可以报警处理。对于私闯民宅的行为,一般是认定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自然定罪标准也就是关于此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根据《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全,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经要求或教育仍拒不退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全的;
2、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毁损、污损或搬走他人生活用品,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
3、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停尸闹事,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
4、非法强行侵入并封闭他人住宅,致使他人无法居住的;
5、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
一、非法侵入住宅罪该如何认定?
(一)本罪与非法搜查罪的界限。
非法搜查罪的对象也包括他人的住宅,当行为人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时,和非法侵人住宅罪一样,也侵犯了他人的居住安全权利。但两罪不同的是,非法搜查罪也可以是对人身的搜查,非法侵入住宅则不直接侵犯人身自由;非法搜查罪只能以作为形式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则既可由作为形式构成,也可以以“拒不退出”即不作为的形式构成。实践中应当注意,如果行为未经同意强行进人他人住宅进行非法搜查的,对行为人应以其目的行为即非法搜查罪定罪处罚。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罪数问题。
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往往与其他犯罪行为结合在一起,如人室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对这种情况,应以行为人实施的目的行为定性,而不另定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数罪并罚。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处罚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一般的主体犯本罪的最多就判三年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有可能只判拘役。但第二款还有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也就是说如果是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在拘役到三年有期徒刑这个幅度内从重处罚,根据情节判三年或很接近三年。
-
民宅私闯如何防范和处理?
290人看过
-
如何妥善处理私闯民宅事件
422人看过
-
醉酒私闯民宅打人罪行有哪些
121人看过
-
私闯民宅,后果如何
109人看过
-
何为私闯民宅
413人看过
-
私闯民宅公民如何维权?
39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中国人如何处理私闯民宅北京在线咨询 2021-07-29中国人私闯民宅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进行一个具体的处理,一般情况下是进行罚款,当然如果说情节严重的这种状况的话,会构成刑法当中的非法侵入住宅罪是会进行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的判处的。私闯民宅情节严重,则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根据我国《刑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构成此罪的从重处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15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 1
-
私闯民宅可以打他? 如何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12如果是私闯民宅是为了寻衅滋事,当事人可以打他,但需要在必要限度内。当对方丧失攻击能力时后,不要再继续伤害私闯民宅的人。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私闯民宅是否违法,保安私闯民宅怎么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1-07-27只要没有经过住宅所有人的允许情况下进入室内的都算私闯民宅,所以赖在别人家还钱算私闯民宅的。 1、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 3、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
-
如何认定私闯民宅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08私闯民宅是一个法律中规定的非法行为,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即他人未经住宅主人许可或有权机关未依法定程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私闯民宅会承担法律责任。
-
醉酒私闯民宅打我要承担责任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8要看是什么情况: 1、如果事出有因,还要哪方有过错,事端是由哪一方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打伤他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如果彼此不熟悉,可以报警解决,打伤他人属于处理方式不当,要适当承担责任。 3、如果闯入者对家人造成人身、财产危害,打伤闯入者,属于正当防止且不过当的,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