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鉴定分类是怎样的
医患事故案件中的鉴定,一般可分为医疗事故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和损害程度鉴定等,是否需要进行鉴定、需要进行哪种性质的鉴定,一般要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具体案情来决定。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般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认定是否医疗事故及损害后果。医疗事故鉴定报告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可以在庭审中进行质证,当事人可以申请鉴定组成员出庭,由法庭决定是否采信鉴定报告。
而医疗过错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般应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和损害程度鉴定。该类案件争议的焦点往往是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及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这也是认定案件事实和当事人责任的难点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了,案件的实体处理也就基本上有了定论。
由于舆论的广泛宣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及其在诉讼中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普遍了解。
二、哪些情形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非医疗事故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医疗机构私自生产、配制未经国家专门检验批准的药物,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2)医用产品质量缺陷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3)因患者无钱医院不予收治抢救,造成急症患者死亡、残废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4)使患者多付出医疗费和承受本可避免或更大的医疗痛苦。
(5)输血异常反应与感染。
-
什么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过程是怎样的
321人看过
-
医疗事故分几个等级怎样鉴定
316人看过
-
医疗事故分为几类,鉴定医疗事故所需材料有哪些
109人看过
-
医疗纠纷中怎样鉴定医疗事故?
81人看过
-
医疗事故申请再次鉴定的时间,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194人看过
-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什么,医疗事故种类有哪几种
276人看过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申请,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的活动。 鉴定结论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之一,具有法律效力。... 更多>
-
医疗责任事故分类与鉴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患者死亡,严重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引起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引起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结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患者人身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患者死亡,严重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引起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
-
医疗事故怎样分为几类?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7【法律意见】 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误诊采取治疗措施不当导致病员智力、身体不同程度损害或漏诊延误时机造成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2、医疗事故一般分四级。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内容与分类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8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七)医疗事故等级; (八)对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责任鉴定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7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如下: 一、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1、甲等:死亡。 2、乙等:人体中重要器官的缺失或者是器官的功能的完全丧失且是不能用其他器官的功能代替的,导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重度智障、植物人。 二、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1、甲等:与一级乙等的情形一样,生活自理程度属于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小肠缺失90%以上、摘除双眼球等。 2、乙
-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怎样确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29《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医疗事故分为三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1)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