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吞材料款算诈骗罪么?
私吞材料款不一定会被认定为是诈骗,如果私吞材料款的行为,同时满足了以下构成要件,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涉嫌犯罪了: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人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包括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两者发生的场合不同、两者侵害的直接对象有所不同等。
1、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
尽管两者侵犯的都是复杂客体,且都包括侵犯了财产所有权,但侧重点不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合同监管制
度;而贷款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则主要是金融管理秩序。
2、两者发生的场合不同
合同诈骗罪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而贷款诈骗罪发生在行为人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过程中。
3、两者侵害的直接对象有所不同
合同诈骗罪直接侵害的对象是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贷款;而贷款诈骗罪侵害的对象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合同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在法条的规定内容中有包容交叉之处,即法条竞合的现象。
4、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完全相同
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贷款诈骗罪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围绕骗取贷款进行的,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都是与贷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关,如虚构引进资金、项目;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等等就是如此;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更多样化,有时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公民若是怀疑他人实施的私吞材料款的行为涉嫌犯了诈骗罪,那么首先可以采取合法的方式,收集相关证明罪名确实成立的证据,在证据收集齐全之后,是可以带着这些证据,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的。在报案的时候,提交的相关证据需要具有真实性。
-
催收员私吞还款算什么罪
73人看过
-
中间人吞了货款算不算诈骗?
458人看过
-
合伙人私吞货款算不算犯罪?
467人看过
-
男子私吞朋友赃款冤枉民警,私吞赃款是什么罪行
183人看过
-
合伙人私吞公款什么罪
300人看过
-
业务员私吞货款是职务侵占还是诈骗?
183人看过
-
催收员私吞还款算什么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5催收员是该公司的员工,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产性利益非法占为己有的,并且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则成立职务侵占罪。而如果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职务侵占的行为的,则另外成立贪污罪。
-
-
员工私吞公款多少算犯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1-09-28进行营利活动的,一万以上可以判刑。进行非法活动的,五千元以上可以判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
合伙人独吞钱,算不算犯诈骗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对于如何界定诈骗罪这样的问题人们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一般诈骗罪 一
-
明知是诈骗所得的脏物而私吞,算诈骗还是掩饰隐瞒犯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2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之规定,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