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猥亵、侮辱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5 06:24:26 460 人看过

一、强制猥亵、侮辱罪立案标准如下: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强制猥亵他人、侮辱他人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侦查。

二、强制猥亵、侮辱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三、强制猥亵、侮辱罪量刑标准: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7: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强制猥亵、侮辱罪与一般猥亵、侮辱妇女行为的界限
    首先,要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与非强制性猥亵、侮辱妇女行为区分开来,本法只惩罚以强制方法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对于非强制性的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不能视作犯罪。其次,并非任何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本条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构成虽然未规定“情节严重”之要件,但不能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亦视作为犯罪。一、强制猥亵女友会被判刑么?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女友的,构成强制猥亵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强制猥亵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首先,要将强制猥亵、侮辱行为与非强制性猥亵、侮辱行为区分开来,本法只惩罚以强制方法猥亵、侮辱的行为,对于非强制性的猥亵、侮辱行为不能视作犯罪。其次,并非任何强制猥亵、侮辱的行为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对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构成虽然未规定“情节
    2023-03-05
    326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罪和侮辱罪区别是哪些
    一、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的主要区别是哪些?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妇女的人身权利、人格尊严和社会秩序,后者的家庭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后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后者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当着被害人的面公然进行贬低其人格、毁坏其名誉的行为。(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男性,女性可以成为本罪的共犯,但不能单独成为本罪的实行犯;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犯罪故意的内容是满足变态性要求或者使妇女当场出丑难堪,后者犯罪故意的内容是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1、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寻求性满足性刺激的动机使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对方法对妇女实施的性侵犯,具体的标准由法官自由裁量。本罪,对象:14以上女性;犯罪动机:满足性目的;手
    2023-06-16
    397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法律依据
    《刑法修正案(九)》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做了修改,猥亵的对象从妇女扩大到他人,男性的性自由权也得到法律保护。司法解释将其更名为强制猥亵、侮辱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强制猥亵判刑多久强制猥亵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制猥亵他人的行为。猥亵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刑法修正案(九)》修改了刑法第237条强制猥亵妇女、儿童罪的条款,将猥亵妇女改为猥亵他人,“他人”当然既包括妇女,也包括男性。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性骚扰男性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构成犯罪。就猥亵妇女而言,并非所有猥亵妇女的行为均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因为猥亵妇女的行为构成本罪必须违背妇女的意志、
    2023-03-08
    92人看过
  • 对于强制猥亵、侮辱罪的解释
    强制猥亵、侮辱罪是指犯罪分子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强制猥亵他人的行为,或者性交以外的性侵行为,此罪强调的是暴力手段,猥亵对象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猥亵儿童罪不要求通过暴力手段,无论对方是否同意,只要实施该行为,就构成猥亵儿童罪。构成本罪的,将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标准是什么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强制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此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3-07-01
    311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什么?
    一、强制猥亵侮辱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什么?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妇女的人身权利、人格尊严和社会秩序,后者的家庭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后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后者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当着被害人的面公然进行贬低其人格、毁坏其名誉的行为。(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男性,女性可以成为本罪的共犯,但不能单独成为本罪的实行犯;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犯罪故意的内容是满足变态性要求或者使妇女当场出丑难堪,后者犯罪故意的内容是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的含义是什么?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寻求性满足性刺激的动机使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对方法对妇女实施的性侵犯,具体的标准由法官自由裁量。本罪,对象:14以上女性;犯罪动机:满足性目的;
    2023-06-16
    60人看过
  • 刑法对强制猥亵和侮辱罪的定罪标准有哪些要求?
    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强制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应当立案侦查。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此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从重处罚。刑法对伪造股票债券罪的定罪标准?刑法对伪造股票债券罪的定罪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扰乱、破坏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3-07-06
    181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应该怎样认定的?
    1、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寻求性满足对妇女实施的性侵犯,具体的标准由法官自由裁量。本罪,对象:14以上女性;犯罪动机:满足性目的;手段: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强制实施的侮辱行为;客体:妇女的性尊严。注:公然不是本罪的构成要件,是加重情节。2、侮辱罪:主观上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尊严为目的,客观上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且情节严重。此罪中的公然是构成要件,但不以实际上被多人所闻所见为必要。本罪客体:人格尊严。3、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妇女的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所谓隐私权,是指妇女所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其私有领域的不可侵犯(包括其身体不能偷看、猥亵等)是其重要权能所谓名誉权,是妇女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特点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
    2024-01-18
    417人看过
  • 量刑标准:打击强制猥亵和侮辱妇女罪
    如果违背妇女的意愿,采用暴力、胁迫的方式实施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就有可能涉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一般处拘役或者最高五年有期徒刑。如果在公共场所犯此罪,处最低五年有期徒刑。如果猥亵儿童,根据上述的规定从重处罚。最新刑法强制猥亵罪量刑标准犯强制猥亵罪的犯罪分子,依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此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应当从重处罚。猥亵行为不构成犯罪时,可以依据治安处罚法第四十四条处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2023-07-01
    176人看过
  • 量刑标准适用于哪些强制猥亵侮辱罪?
    《刑法》中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强制猥亵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男性,但侮辱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女性。强制猥亵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根据《刑法修正案十》规定,猥亵罪的对象从妇女扩大到他人,男人的性自由也将得到法律保护。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刑法第237条第1款,第2款),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
    2023-07-06
    222人看过
  • 我国刑法有强制猥亵侮辱罪吗
    我国刑法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构成要件有:1、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他人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通常表现出刺激或者满足行为人或第二者的性欲的倾向。强制猥亵侮辱罪立案标准强制猥亵、侮辱罪立案标准: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强制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侦查。强制猥亵、侮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侮辱、猥亵他人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26
    168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罪是一个罪吗?
    一、强制猥亵侮辱罪是一个罪吗?并不是同一个犯罪。本罪名已经由《刑法修正案(九)》改为:强制猥亵罪、强制侮辱妇女罪。一般认为,侮辱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而强制侮辱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性的自主权,行为人需要具有寻求性刺激或者满足欲的内心倾向。但在具体的案件中,特别是在采用强行脱扒妇女衣服,使他人隐私部位暴露;强行抓捏他人生殖的器官等手段,以败坏他人名誉、侮辱他人人格等所谓故意羞辱“第三者”的案件中,定侮辱罪还是强制侮辱罪往往存在争议。侮辱妇女的行为与猥亵妇女的行为很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猥亵妇女,一般是以刺激或满足欲为目的,而侮辱妇女,一般是以追求精神刺激为目的,损害妇女声誉;猥亵妇女,必须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才构成犯罪,而侮辱妇女无此限制。《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
    2023-06-16
    78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罪及猥亵儿童罪如何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强制猥亵、侮辱罪和猥亵儿童罪将具体规定为,任何人实施暴力、威胁或其他任何方式对他人进行强制猥亵或对妇女进行侮辱行为,都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若在公众场合或群体中犯下上述罪行,或存在其他恶劣情节,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猥亵儿童的行为,法律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应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对多名或多次儿童进行猥亵;(2)在公众场合或群体中对儿童进行猥亵,且情节恶劣;(3)导致儿童身体受到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4)使用恶劣手段或存在其他恶劣情节。《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
    2024-08-18
    382人看过
  • 同性强制猥亵入刑,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男性或者妇女)的性自由权,具体包括忍受性权利的自愿选择,对性的厌恶感、羞耻感以及正常的性感情。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侮辱、猥亵他人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即年满14周岁的人。本罪在犯罪方法上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三、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且具备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行为人既可以对异性实施猥亵行为,也可以对同性实施猥亵行为。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侮辱、猥亵的行为会产生伤害妇女性感情的结果和危害他人性自由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本罪中,行为人往往具有刺激性欲、发泄情感、报复她人的目的,但主观目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
    2023-12-10
    354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罪的主体与客体
    一、强制猥亵、侮辱罪的主体与客体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他人的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所谓隐私权,是指他人所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其私有领域的不可侵犯(包括其身体不能偷看、猥亵等)是其重要权能所谓名誉权,是他人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特点表现出来的礼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强制猥亵他人,即使他人身体的动静举止受到非法干预,同时使其私有领域受到侵犯,侵犯了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侮辱他人,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的客体区别是什么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寻求性满足性刺激的动机使用以外的方
    2023-04-20
    17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强制猥亵侮辱罪以的标准立案,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4
      强制猥亵侮辱罪的立案标准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强制猥亵他人、侮辱妇女的行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侦查。
    • 猥亵儿童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处罚标准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1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量刑标准(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强制猥亵、侮辱妇女情节一般的,为拘役六个月; (二)采用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1人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 (三)采用暴力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1人的,为有期徒刑一年; (四)对同一妇女强制猥亵或者侮辱,每增加1次,刑期增加三个月; (五)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每增加1人,刑期增加六个月。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
    • 强制侮辱罪和猥亵罪的犯罪量刑标准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9
      1、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处罚:犯此罪,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
    • 强制猥亵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强制猥亵和侮辱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5-31
      强制猥亵、侮辱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强制猥亵他人,即使他人身体的动静举止受到非法干预,同时使其私有领域受到侵犯,侵犯了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侮辱妇女,损害了妇女的名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首先,行为人猥亵、侮辱
    • 强制侮辱猥亵妇女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7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妇女的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所谓隐私权,是指妇女所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其私有领域的不可侵犯(包括其身体不能偷看、猥亵等)是其重要权能所谓名誉权,是妇女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特点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