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妻争夺孩子抚养权的可行的离婚方式
离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当夫妻双方已经就子女抚养权、子女抚养费、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达成协议,持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而当无法达成协议,就需要诉讼离婚。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就婚姻关系解除、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配问题、债权债务问题等由法院做出判决。一般是在被告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诉讼离婚中需要关注几点:
1、判决前法院要调解,能不离的法院不会判离
2、一般起诉离婚要起诉两次,第一次撤诉/判决不离的文书生效后,六个月才能再次起诉。
3、以下情况的可以一次性判离: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二、前妻争夺孩子抚养权问题
如果有两个孩子,一般一人一个。孩子不足两周岁,一般会交由母亲抚养,十周岁以上要考虑子女个人意愿。
抚养费按照支付方每月收入20%到30%支付,抚养两个孩子的抚养费不低于非抚养方工资的50%,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抚养费一般按月给,较少一次性给;抚养费一般给至18岁,之后读大学费用也可以主张,一般能得到支持。
非抚养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方式和时间可以约定,不得对子女生活学习造成不便。给子女换姓需要双方同意。
三、前妻争夺孩子抚养权有关的财产分割问题
1.彩礼一般不退还,除非是以下几种情况:没有领结婚证、没有共同生活、因为给彩礼对男方经济造成困难。
2.婚前财产始终是个人财产,除非愿意赠与给对方;婚后财产一般都是共同的,除非来自于婚前财产;父母购置的财产,一般给谁就是谁的。
3.双方有财产协议的,以财产协议为准
4.债务除了毒债、赌债一般都是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是一个家庭经营不下去的最终结果,但是对于离婚的父母要考虑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对于前妻争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去面对,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考虑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最终得出一个对孩子伤害最小的方案才是正确的道路。
-
分析:夫妻为争夺孩子抚养权展开的法律争夺
304人看过
-
如何处理与前妻争夺孩子抚养权的争论
412人看过
-
抚养孩子与抚养权争夺的法律问题
184人看过
-
离婚怎么样去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技巧有没有
326人看过
-
依法律规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461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争夺的相关法律要求
427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如何处理与前妻争夺孩子抚养权的争论河南在线咨询 2021-06-22如果有两个孩子,一般一人一个。孩子不足两周岁,一般会交由母亲抚养,十周岁以上要考虑子女个人意愿。抚养费按照支付方每月收入20%到30%支付,抚养两个孩子的抚养费不低于非抚养方工资的50%,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抚养费一般按月给,较少一次性给;抚养费一般给至18岁,之后读大学费用也可以主张,一般能得到支持。非抚养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方式和时间可以约定,不得对子女生活学习造成不便。给子女换姓需
-
有哪些法律规定不能争夺孩子抚养权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0法官在审理子女抚养权的问题时,首先,需要看子女的年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是由母亲抚养,除非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或者女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可以判决男方抚养。对于2到8周岁的子女,法官主要考虑平时谁对孩子照顾更多,目前跟随哪方生活,双方的经济条件、教育背景,一方是否有不良嗜好等因素综合考虑。8周岁以上的子女,主要看孩子的意愿。 需
-
如何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抚养权被法律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31夫妻双方都想要孩子抚养权的,可以去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公平判决。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按照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进行判决。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没有满两周岁,法院会判给母亲抚养。
-
子女抚养离婚前规则之孩子抚养权争夺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17除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 4、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 5、考虑法官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的因素。
-
离婚如何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技巧有没有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13除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取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因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