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积金逾期还款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
1、主动联系:贷款人可先通过呼叫中心电话委托系统查询到下一还款日至少应偿还的贷款金额,即贷款人若按此金额在下一还款日还款,并连续公积金中心进行情况说明。
2、书面申请:贷款人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到贷款业务部门柜台办理相关手续。先向贷款业务部门提出申请,约定还款日的范围。但贷款人每期只能到柜台办理一次非合同约定还款日逾期个人贷款偿还手续。贷款人填写《偿还逾期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承诺书》。
二、住房公积金提取的条件
1、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提供房屋所有权证或经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凭证;
2、购买二手房的,提供经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协议或房屋所有权证、契税完税凭证;
3、建造、翻建住房的,提供规划部门建房、翻建批准文件、支付费用凭证;
4、大修自住住房的,提供有资质机构出具的房屋安全鉴定证明、房屋权属证明、工程预决算及支付费用凭证;
5、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提供经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借款合同、银行出具的还款证明;
6、租赁自住住房的,提供经房管部门登记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房租发票、家庭收入证明;
7、离休、退休的,提供本人离、退休证明或劳动人事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
8、出境定居的,提供户籍注销证明或出境定居的证明;
9、死亡、被宣告死亡的,由其合法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提供缴存人死亡证明或被宣告死亡证明、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身份证、继承权或受遗赠权证明、公证书;
1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民政部门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
11、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证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或失业证明;
12、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依据相关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和材料。
三、住房公积金的法律规定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在受委托银行设立住房公积金专户。单位应当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每个职工只能有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明细账,记载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等情况。
-
童工有哪些补救措施
290人看过
-
罚款逾期未缴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165人看过
-
逾期交诉讼费的补救措施
431人看过
-
公积金贷款逾期还款该如何处理,公积金补缴的手续有哪些
181人看过
-
医保逾期缴纳是否有补救措施
381人看过
-
债务逾期,债权人有哪些救济措施?
427人看过
受遗赠权是指国家、集体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享有的接受死者生前在遗嘱中所遗赠的财产的权利。简单点说,是受遗赠人接受死者生前所作出的无偿让与财产的权利。此种权利于遗赠人死后发生法律效力。... 更多>
-
房贷逾期了有什么补救措施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13买房人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1)实际履行。买受人所购置的房屋如果地基基础工程及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如果通过加固等能够修复,且确保建筑物安全的,买受人可以请求出卖人依照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内容履行义务。实际履行是我国合同履行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一方违约以后另一方可以采取的一项主要补救措施。但要考虑违约方能否继续履行及其继续履行的合理性,如果违约方确无力继续履行或继续履行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等,均不宜
-
采取合理的施救措施,整理措施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1-08-03保险货物受损后,作为货方的被保险人应该对受损货物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特别是对受损货物,被保险人仍须协助保险人进行转售、修理和改变用途等工作。因为相对于保险人而言,被保险人对于货物的性能、用途更加熟悉,因此,原则上残货应由货方处理。
-
中止诉讼时效的补救措施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1中止中断诉讼时效补救方法有: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应根据法律规定,采用签订债务安排协议、贷款重组等方法恢复时效,或更新债权关系,降低资产的时效风险。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
-
泄露个人信息的补救措施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2首先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看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诉别人。比如,上网评论时不要随意留个人信息。有很多小调查,小接力的活动,会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其次是不要随意丢弃个人信息相关的物品。比如在处理快递单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再次要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保管好。如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仅供某某单位做某某用,他用无效。”此外要关注复印
-
遭遇合同欺诈的补救措施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1-09-07遭遇合同欺诈的补救措施: 1、合同双方协商变更或解除欺诈合同。但是协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2、受欺诈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欺诈合同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