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发票罪的量刑标准是:
1、虚开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以罚款。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违反有关规范,使国家造成损失的行为。
虚开发票罪既遂判几年
本罪只规定对犯罪的自然人和单位应并处罚金,但对罚金的数额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与虚开发票罪一同规定于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虚开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规定了罚金刑的具体数额,虚开发票罪在适用罚金刑时可根据相应档次自由刑并罚的罚金数额参照适用,即情节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
量刑与虚开发票罪
202人看过
-
虚开发票会犯罪吗,虚开发票罪量刑又是什么
366人看过
-
女大学生虚开发票被判2年开除学籍,虚开发票罪如何判刑
50人看过
-
主动开虚开发票的责任法院会如何量刑
275人看过
-
如何认定虚开发票,虚开发票怎么处罚
59人看过
-
虚开发票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
459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如何量刑虚开发票罪既遂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31虚开发票罪构成既遂的处罚: 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二、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本罪的,应当处以相应的罚款,并对有关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
-
虚开发票罪最新判刑标准虚开发票罪怎么量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0最新虚开发票罪判刑标准是:自然人虚开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
开虚发票罪怎样量刑?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08虚开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发票罪。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
-
什么是虚开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如何构成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5虚开发票罪是指违反发票管理规定,虚开各种不能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客观上,虚开行为应包括四种表现形式:①别人虚开发票②为自己虚开发票③让别人为自己虚开发票④介绍别人虚开发票。而"虚开"也可以分为①在没有实际贸易内容的前提下虚开发票②虽然发生了实际贸易内容,但发票与实际贸易数量或金额不符。虚开发票罪是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罪名,在刑法第205条之后,作为第205条之一增加。本罪的行为虚开刑法第二
-
虚开发票会犯罪吗,虚开发票罪量刑又是什么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3-03-23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应当依法定罪处罚;虚开税款数额10万元以上,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与“有其他严重情节”适用相同的量刑档次;虚开税款数额50万元以上,属于“虚开的数额巨大”,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适用相同的量刑档次。 由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与虚开发票罪是在同一条中规定的,故在新的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