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是怎样的,监护需要公证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6 11:35:15 424 人看过

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三、监护公证不是必经程序。

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谁?

孩子法定监护人一般指的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2: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监护人的义务有哪些,监护权需要公证吗
    监护人的义务有哪些首先,监护人的职责就是要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抚养、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教育;在被监护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因此,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是监护人的法定义务和职责。其次,监护人有义务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对其民事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有义务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有义务配合学校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有义务教育子女不单独外出,不做有危险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等;有义务将子女的身体异常情况和不正常情绪通报学校,避免发生意外;有义务做好子女在脱离学校和家庭期间,如上学、放学路上和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有义务检查子女是否带有可能造成他人危险或生命安全的物品;有义务教育子女遵守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他们从小养成遵守
    2023-04-26
    497人看过
  • 第一监护人是法定监护人吗?第二监护人又是法定监护人吗?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法律上没有区别于第一监护人和第二监护人。《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依次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弟姐妹;(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第一监护人是法定监护人吗第一监护人一般是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是其父母;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属于第二监护人;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担任监护人的属于第三监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
    2023-08-07
    407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兄姐可以放弃监护权吗,法定监护人的范围
    一、民法典中兄姐可以放弃监护权吗兄姐不可以放弃监护权,除了在法定事由的情况丧失监护权外,在其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监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八条【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二、法定监护人的范围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
    2023-04-18
    464人看过
  • 监护人范围是如何规定的呢
    1、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3、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2024-04-12
    152人看过
  • “意定监护”是什么?意定监护人有哪些范围
    根据《民法典》第33条的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该法条是对成年人进行意定监护的一个规定,也是我国民法典对于监护制度的一个重要突破,有利于缓解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法律问题。那么具体来讲,什么是“意定监护”?意定监护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01什么是意定监护?生老病死乃人生常事,当自己年老了走不动路或者意志不清晰的时候,当然希望能有一个自己信任,与自己关系足够好的人的来照顾自己。因此不同于法定监护制度,意定监护就是指,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时候,选择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可以是家属,也可以是亲友,书面指定对方做自己失能之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并依约定处置自己的财产和权利。在进行意定监护时,为保证法律效力,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意定监
    2024-01-28
    459人看过
  • 监护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一、监护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意定监护的适用条件是:(一)确定监护人时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二)监护人的范围包括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三)应通过书面形式确定监护人;(四)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始于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条件成就。应当强调的是,在确立监护人时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意定监护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二、监护人是指什么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对于处于父母保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讲,法律已详细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这些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人就是他的父母。无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亲权以及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他人保护的权利也是监护权。(一)对未成年人确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023-05-06
    80人看过
  • 监护人的规定哪些人需要监护人
    因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都是需要人监护的,所以在问哪些人可以作为法定监护人的时候,就既要说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也要说出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一、监护人的标准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
    2023-04-12
    251人看过
  • 法律规定18岁的年龄需要监护人监护吗
    法律规定18岁一般不需要监护人。但如果成年人(即已满18周岁的人)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以由其配偶、父母或子女、其他近亲属等人按照顺序担任其监护人。未成年的监护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被监护人的年龄限制是怎样的被监护人如果没有智力缺陷等特殊情况的,被监护年龄是到18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三十九条【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
    2023-08-09
    433人看过
  • 成年监护人需要担任法定监护人吗
    成年以后法定监护人通常是没有职责的,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不能独立生活的人,监护人则还要履行一定的职责。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担任未成年监护人的主体是什么?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没有上述几种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未成年人的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在生活当中离婚之后是可以对孩子的行使探望的权利的,并且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监护权就一直是属于对方,还是可以申请变更监护权的,比如说对方已经丧失了这种监护的能力,或者是存在着一些其他的不利于孩子
    2023-08-11
    492人看过
  • 怎样做监护人的公证?
    当事人应当亲自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时,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一)本人的身份证件;(二)与被监护人关系的证明;(三)被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三)其他材料。如监护协议,有关单位同意的证明等。一、被继承人已经去世时如何公证遗嘱办理公证当事人须向公证处提交申请材料,经公证处审核审批通过后,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一、申请(1)本人申请:提交身份证及相关材料,填写公证申请表;(2)代理申请:除提交本人身份证和相关材料外,还需提交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3)特殊规定:下列公证须本人亲自申办: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赠与、认领亲子、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生存状况、委托、声明及其他与自然人人身有密切关系的公证事项。二、受理1、受理条件(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事项之间有利害关系;(2)申请人之间对申请的公证事项无争议;(3)符合公证业务范围;(
    2023-03-14
    135人看过
  • 法定监护人设立顺序及其监护范围的最新发展
    <&abs>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和监护范围是:1、配偶;2、父母、子女;3、别的近亲属;4、别的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上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有哪些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
    2023-07-06
    324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监护人范围的规定
    民法典在监护人的范围作出了如下规定: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2、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3、指定监护是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监护人。民法典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民法典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有:1.保护被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根据《民法典》第23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
    2023-07-28
    453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作为监护人监护人的范围是什么?
    一、哪些人可以作为监护人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
    2023-05-22
    468人看过
  • 监护人的范围及监护权的变更如何办理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对于处于父母保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讲,法律已详细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这些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人就是他的父母。无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亲权以及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他人保护的权利也是监护权。监护人的范围监护人是指对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依法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即《儿童权利公约》中所指的儿童(18岁以下的任何人)。监护权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地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监护权的变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监护
    2023-05-03
    21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和监护范围是什么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29
      1、监护的范围为被监护人的权利和利益,监督被监护人的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 2、《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
    • 监护人的法定范围怎么确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3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
    • 怎么确定监护人的范围?
      陕西在线咨询 2021-09-30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
    • 关于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加强监护的意义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07
      法定监护人的范围为近亲属。孩子的监护权责任由孩子的父母来进行承担。如果孩子的父母因客观原因死亡的或者无监护能力,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长、姐姐、其他经相关组织或者部门同意的,可以担任孩子的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
    • 法律中的监护人范围怎么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11
      法律上监护人的范围: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