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英烈寻衅滋事罪定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1 17:01:55 240 人看过

侮辱英雄烈士不是以寻衅滋事罪定罪的,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定罪量刑。

《刑法》

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一、哪些行为属于寻衅滋事?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件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三、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审查起诉内容有哪些?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四、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定罪证据需符合哪些要求?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2: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侮辱妇女罪和寻衅滋事罪能判多少
    关于侮辱妇女一类的犯罪行为,我们通常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对于那些在公众场合或聚众犯下上述同样罪行且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罪犯们,则如法炮制于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值得注意的是,在寻衅滋事这一类犯罪中,我们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例如对罪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不同程度的刑罚。如果罪犯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并且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和破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将会面临从五年以上到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需要承担罚金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猥
    2024-08-21
    350人看过
  • 送花圈构成侮辱罪还是寻衅滋事罪
    向受赠对象赠送花圈若带有针对性以及侮辱性的目的,则可能构成刑法中的侮辱罪。所谓“侮辱罪”,这是指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进而损坏对方名誉的违法行为。反之,倘若行为人在公共场所无缘由地挑起争端、扰乱社会秩序,那么他就有可能被判定涉嫌寻衅滋事罪。这两种罪行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犯罪者的主观意图及客观行为表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4-08-09
    317人看过
  • 骂人涉及寻衅滋事和侮辱
    一、骂人涉及寻衅滋事和侮辱一般骂人情节轻微的不构成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骂人是寻衅滋事罪吗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一、辱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辱骂情节恶劣的,如:造
    2023-03-15
    301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与寻衅滋事的区别是什么?
    一、侮辱诽谤罪与寻衅滋事的区别是什么?这两种罪名的法律概念不同,构成要件不同,处罚意见不同。侮辱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侮辱诽谤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如果有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造成他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等行为,就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处拘役、管制、最高三年有期徒刑。寻衅滋事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犯罪类型。根据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
    2023-06-16
    298人看过
  • 大V涉嫌侮辱英烈被刑拘,侮辱英烈触犯哪条法律?
    一、大V涉嫌侮辱英烈被刑拘,侮辱英烈触犯哪条法律?2021年10月8日,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发布通报称,10月7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罗某平在新浪微博发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违法言论,造成恶劣影响。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于当天依法传唤罗某平(男,湖南长沙人,40岁,新浪微博名罗某平)并开展调查。经审查,罗某平对其通过微博发表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言论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已经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罗某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二、侮辱英烈触犯哪条法律?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侮辱英烈的,触犯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
    2023-06-15
    230人看过
  • 辱骂他人造成严重结果涉嫌犯侮辱罪或者寻衅滋事罪吗?
    一、辱骂他人造成严重结果涉嫌犯侮辱罪或者寻衅滋事罪吗?1、辱骂他人造成严重结果涉嫌犯侮辱罪或者寻衅滋事罪。辱骂他人造成严重结果,完全可能既符合侮辱罪或者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也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同样,侮辱罪的成立不要求出于特定动机,故出于流氓动机侮辱他人的,也可以成立侮辱罪。反之,不具有流氓动机而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成立寻衅滋事罪。所以,当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同时触犯寻衅滋事罪与侮辱罪时,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即可。不必在两者之间寻找所谓关键区别。2、一般来讲,侮辱罪与的寻衅滋事罪界限比较明显,不难区分。区分两罪的关键在于侵犯的客体不同。侮辱罪是以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为客体;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或社会秩序。二、寻衅滋事罪怎么认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
    2024-01-28
    155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与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区别是什么
    (1)犯罪动机和目的不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型的寻衅滋事罪中,行为人是通过追逐、拦截、辱骂妇女,来寻求其下流无耻的精神刺激,以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一般并不是因为想满足其性欲。而强制、猥亵妇女罪中,行为人则具有满足性需求的故意。(2)行为方式不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型的寻衅滋事罪中,行为人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追逐、拦截、辱骂妇女。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中,行为人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侮辱妇女。(3)侵害对象的选择不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型的寻衅滋事罪中,行为人侵害的对象不具有确定性,换言之,其不会因人而异。而在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中,行为人侵害对象的选择上具有确定性。(4)侵犯的客体不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型的寻衅滋事罪虽然也会侵犯妇女的人身权利,但其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社会公共秩序。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中,行为人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妇女对性的羞耻心。
    2023-02-19
    455人看过
  • 侮辱英烈是什么意思
    侮辱英烈主要表现为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一、名誉权侵权是怎么认定的呢?名誉权侵权的认定: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二、侵占肖像权该怎么办侵占肖像权的处理方式如下:1、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赔偿损失;2、如果侵权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侵犯肖像权构成要件如下:1、有损害事实的发生。如被摄者肖像权受到侵害后,受害人的名誉、地位、身份受到打击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体现为肖像
    2023-03-14
    493人看过
  • 怎么才算寻衅滋事污辱罪
    一、怎么才算寻衅滋事污辱罪寻衅滋事与侮辱,乃两种性质相异之罪名。寻衅滋事着重于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例如挑衅他人、殴打或骚扰,甚至在公共场合捣乱,使秩序混乱。其犯罪程度需恶劣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方可构成。至于侮辱罪,主要针对公然侮辱他人,损害其名誉的行为。此种侮辱须公开进行,即当众或利用可让多人听见、看见的方式进行。只有情节严重时,方能构成侮辱罪。两罪的具体构成及判定标准,均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案情综合分析。《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寻衅滋事的行为不仅
    2024-07-25
    341人看过
  • 英烈保护法草案:侮辱诽谤英烈构成犯罪追究刑责
    侮辱诽谤英烈构成犯罪追究刑责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22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对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和名誉荣誉保护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侮辱诽谤英雄烈士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草案提出,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促进世界和平、人类进步而英勇献身、毕生奋斗的英雄烈士,功勋彪炳史册,精神永垂不朽。草案明确,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国家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草案禁止歪曲、丑化、诋毁、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明确规定“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合或者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互联网等,以侮辱、诽谤或者
    2023-06-03
    474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为什么是耻辱
    因为要判刑,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023-04-14
    301人看过
  • 虚言辱骂与滋事:寻衅行为罪如何定罪?
    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情节恶劣”:(一)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二)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
    2023-12-08
    94人看过
  • 辱骂领导算不算寻衅滋事罪
    在通常情况下,恶意辱骂领导者并不足以满足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要求。因为寻衅滋事罪是一项严谨的法律规定,其成立通常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度和严重程度,比如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或者引起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等等。仅仅在职场上对领导者进行恶意辱骂,最有可能被视为违反劳动纪律甚至是涉及到民事侵权问题,而不能轻易归类为寻衅滋事罪。但是,倘若这样的辱骂行为跨越了工作场所的边界,且在公众场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秩序混乱等不良后果,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
    2024-08-21
    434人看过
  • 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属于什么罪行
    在我国,对英雄烈士进行任何形式的污蔑或贬低都是违法行为,最高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甚至是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本)第二百四十六条的严格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恶劣手段公开侮辱他人尊严,以及捏造不实消息并广泛传播、恶意中伤他人名誉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8
    10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侮辱烈士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怎样量刑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27
      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毁坏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2,寻衅滋事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
    • 那个寻衅滋事罪侮辱罪区别的问题!!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8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格权。侵犯的对象是特定的自然人。人格权包括人格尊严以及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以侮辱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漫骂、羞辱他人的姓名,对他人的姓名进行有损人格的恶意解释,以使他人的人格、名誉受到损害。肖像权是公民对自己的肖像利用和保护的权利。肖像与人的人格不可分离,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形象的社会评价和人格尊严。侮辱肖像的行为也一定会侵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是公民
    • 侮辱英雄烈士罪罚是怎么定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7
      1、侮辱英雄烈士的,一般是对行为人定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2、行为人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
    • 寻衅滋事罪中的辱骂与侮辱罪的关系探讨
      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12
      寻衅滋事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如果这些行为同时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并损害了他人的名誉,那么就构成了寻衅滋事罪和侮辱罪,但是由于侮辱罪的最高刑罚只有三年有期徒刑,而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则更高,因此应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
    • 寻衅滋事罪盗窃侮辱尸体罪怎么量刑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27
      刑法规定盗窃、侮辱尸体罪的目的在于保护一定的社会秩序,维护我国公民思想意识中久以形成的伦理观念与道德准则。而行为人实施盗窃、侮辱尸体的行为损害了尸体的附着主载死者的尊严,并且伤害了与死者具有一定婚姻家庭关系及其它社会关系的有关人员的感情,导致利害关系人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或引起社会对此的非难与谴责,从而危害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规范。在该罪中,行为人对死者尸体的不法侵害实质上是对一定的社会秩序及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