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程序法立法模式和调整范围之抉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22 17:24:10 71 人看过

法治国家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行政主体行使职权在程序上有法可依,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遵循和符合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正当法律程序。

我国已经通过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非常艰巨的任务即是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怎样完成这一任务,我们首先面临的是立法模式选择:是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还是分别制定单行法?如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调整范围如何确定:是否包括抽象行政行为程序,是否包括内部行政行为程序,是否包括行政救济程序,是否包括行政法的有关实体原则和规则?此外,如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其性质如何确定,是欲使之成为一部"基本法"(其他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律与本法不一致的,均以本法为准),还是欲使之成为一部"普通法"(本法之前或之后制定的有关行政程序的单行法律可作为"特别法"而在效力上优于本法),是欲使之成为一部"纲要式"或"通则式"的法律(需依靠其他具体法律实施),还是欲使之成为一部具有"可直接操作性"的"规则式"法律?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已经争论了好几年,现在是必须作出抉择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将耽误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统一立法还是分别立法。笔者一直主张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笔者认为,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至少在下述方面优于分别制定单行法:其一,有利于行政程序法制的统一,以避免分别立法可能导致的法律间的相互不一致、相互矛盾、相互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行政相对人的不公正:相同情况不同对待,或不同情况相同对待;其二,有利于行政程序法制的系统化,以避免分别制定单行法必然导致的法制在一定时期内的残缺、漏洞(在某些领域、某些事项上有法可依,在其他相关领域、相关事项上却无法可循),以及由这种法制残缺、法制漏洞引起的执法主体的滥用权力和腐败;其三,有利于立法成本的节约,以避免单独分别立法(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立法,因为大量行政行为的程序是相同,或者说是应该相同的,如告知、听取相对人陈述、申辩、回避、授权、委托等)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其四,有利于国人,特别是公职人员程序法意识的提高。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不仅可为政府,为所有行政主体实施公法行为提供统一的、规范化的、标准的"操作规则",以防止滥权和腐败,同时也将为全体国人提供一部系统的行政法治教材,全体国人可从中受到较系统、较深入的现代行政法治教育,显然,这种教育功能是个别的单行法难以企及的。

当然,行政程序的统一立法并不完全排除有关行政事项的单独专门立法,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程序法、行政复议法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只规定各种不同行政行为的共同的和一般的行政程序,对于特定行政行为的特别程序,还需要通过专门的单行行政程序法或集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为一体的行政管理法规定。

统一行政程序法典是否应规定行政行为实体规则。目前学界和实务界的大多数人对于我国应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已基本达成共识,并已开始拟制法典试拟稿。但对于该法调整的范围和应包括的内容却仍存在着较大,甚至是很大的争议,其中之一即是统一行政程序法典是否应规定行政行为的有关实体规则。笔者属主张应规定实体规则之列。之所以如此主张,理由有三:其一,行政法由于调整范围广泛,各类行政法律关系差别很大,故在实体规范上很难制定或编篡成统一法典。但是行政法的有关基本原则,如依法行政原则、比例原则、诚信和信赖保护原则等,有关一般规则,如行政行为的效力、成立、生效、合法的条件、撤销、无效、废止的条件和法律后果等,均普遍适用于各领域的各类行政行为。为使这些原则、规则在所有行政领域和所有行政行为中得到遵循,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中加以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其二,行政法的上述实体基本原则与程序基本原则,如公开原则、参与原则、回避原则、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原则、不单方接触原则、职能分离原则等,是紧密联系的,行政行为的一般实体规则,如效力、生效、失效的条件、法律后果等,与行政行为的开始、进行、终止等程序规则是紧密联系的,将此二者规定在一起显然有利于对行政行为的统一规范。如将二者分割,将那些具有实体性的基本原则、规则分散规定于各种不同的单行法中,其对行政行为规范的效果肯定要差很多;其三,现代行政程序立法,在程序法典中规定有关实体规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日本、韩国、我国的台湾、台湾进行一定限制,以及开除公职等,对这类内部行政行为,行政程序法典应规定最低限度的程序制约,如要求遵守正当程序原则等;其三,内外行政程序有时很难区分,如审批许可程序,在同一个行政行为中,可能内外程序交织,行政程序法对之规范,自然应统一规范,而不应(实际也不可能)对二者加以区分,只规定纯外部程序而不规定内部程序。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内外行政行为还是可以区分和应该区分的,行政程序法主要应规范外部行政行为的程序,内部行政行为程序则主要应由专门的内部行政法律文件规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5日 1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主体相关文章
  •  中国死刑的抉择:实行或废除
    中国死刑的执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枪决,另一种是注射。枪决需要行刑人员使用步枪,在死刑犯的脑后射出一枪,直到犯人死亡。确认犯人已经死亡后,尸体会被就近火化,家属不会被通知领回尸体。而注射则需要法医向犯人的手臂静脉注射药剂,经法医确认后,通知家属领回尸体,自行火化。中国死刑的执行方式有以下两种:1.枪决:在行刑时,死刑犯要采取跪姿,行刑人员使用步枪,从死刑犯的脑后射出一枪,直到犯人死亡。经过法医的确认,确认犯人已经死亡,然后尸体会被就近火化,家属不会被通知领回尸体。2、注射,行刑时犯人被绑在椅子上,由法医向犯人的手臂静脉注射药剂,经法医确认,通知家属领回尸体,自行火化。 死 刑 犯 执 行 方 式 : 生 与 死 的 选 择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而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
    2023-10-06
    461人看过
  • 《建筑法》的调整范围
    建设工程的法律适用实务问题浅析——《建筑法》的调整范围建设工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划分,其所调整的建设工程分为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划分,其所规范的建设工程包括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矿山工程;根据工程行业惯例的划分,工程实务中,一般习惯性把建设工程笼统地分为建筑工程和专业工程。本文结合律师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和有关的建设工程法律性规定,简单谈谈建设工程实务中《建筑法》的调整范围问题。一、《建筑法》的一般调整范围及现行建设工程法律调整体系现行《建筑法》于1997年11月1日颁布,1998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第2条第1款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
    2023-06-10
    215人看过
  • 什么是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是什么?
    一、什么是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不特定的一般人依法负有不作为义务的事项,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解除禁令,允许他作为的行政活动。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立法界定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由此可见,行政审批是按审批主体所作的界定,即由行政机关做出的审批行为,面比较宽。而行政许可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对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内容是准予申请人从事特定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之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二、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是什么?行政许可这一措施在行政管理中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力图用比较抽象的语言,对其调整范围作出准确的概括,是非常困难的,法学界也有许多争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主要是依据第二条和第三条:
    2023-04-24
    402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的调整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或许在你的世界观里,你可能认为行政处罚法,这部法律怎么听起来这么的“高大上”呢,“行政处罚”!可是,实则不然,这部法律也是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法律。每部法律都有其特定的调整范围,那么,行政处罚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呢?一、行政处罚法的调整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条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也就是说《行政处罚法》的调整范围包括两个方面:行政处罚的设定和行政处罚的实施。1、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权力设定行为规范的国家机关首次独立自主地规定何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并规定给予该种违法行为以何种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设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哪一级国家机关,哪一类性质的国家机关有设定何种行政处罚的权利。行政处罚的设定一般有三种情况:(1)由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直接授予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2)由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行政处罚的内容;(3)
    2023-06-03
    254人看过
  • 中国行政程序立法:主义与问题
    摘要: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应该坚持法治主义、程序主义、人本主义和现实主义:关注程序立法的现实背景和立法方案选择问题,正视现有行政程序制度存在的缺陷,探索产生缺陷的原因,采取行政程序统一立法的方案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必须首先提供旨在保障最低限度公平”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根抓不同的行政过程及其不同的阶段对程序公平和程序效率进行适当偏重.关键词:行政程序:主义:问题:公平:效率制定行政程序已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行政程序法》(试拟稿)在经过实证调查、比较研究,以及多次国内外专家研讨和反复修改之后也已初步完成但是有关问题的讨论乃至争论远没有结束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应该坚持何种主义和关注哪此问题‘仍然是信得研讨的重要问题。一、坚持何种主义?行政程序立法应坚持何种“主义”这涉及行政程序法的基本立场涉及我们到底要制定子下么样的行政程序法从法治国家对行政过程的基本要求、域外行政法治比较、发达国家
    2023-05-22
    126人看过
  • 海事法和海商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
    根据“海事法”的这一概念,我们把属于“海商法”调整范围中的船舶碰撞、海难救助、船舶残骸清除、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共同海损、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海事索赔责任限制界定为“海事法”的范围。同时,国家海事主管机关对海损事故的行政调查和处理,与这些海损事故产生的民事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必要纳入海事法范畴加以分析和研究。海商法是指某一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它是划分不同的法律部门得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至于海商法的调整对象,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是特定的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一、海事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海事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我国除规定当事人协商解决、第三方调解、海事仲裁、海事诉讼四种途径外,还赋予专门行政机构(港务监督)一定的争议处理权。1、当事人协商解决由当事人自主通过友好磋商化解纠纷一般仅适用于一些标的较小、争议不大
    2023-03-31
    201人看过
  • 民法调整范围的规定
    法律综合知识
    民法调整范围的规定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一、民法调整范围的规定民法调整范围的规定:公民等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且前述的人身关系是指平等主体间基于人格或身份而发生的,与人身不可分离,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二、民法典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7.绿色原则。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反映民事生活的根本属性,尤其是市民社会的一般条件、趋势和要求。三、民法典的意义和价值民法典的意义和价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等,国家出
    2023-07-20
    227人看过
  • 行政立法的范围,行政立法的法律效力
    一、行政立法的范围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它的范围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②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亦称“准立法”。行政立法的内容包括: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法律规范;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的法律规范;对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不同等级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不同。行政立法的程序依立法机关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立法主要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省会市人民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活动。全国性行政法律草案,多数都由国务院提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地方性行政法规草案多由同级人民政府提出
    2023-03-29
    99人看过
  • 中国劳动立法不应效法德国模式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小企业属于弱势群体劳动立法和其他立法的一个共同目的,是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包括众多个体户在内的中小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并不属于强势群体。他们多数属于弱势群体,其中不少人甚至接近社会生活的最底层。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统计数字,仅2006年,就有83.8万下岗失业人员在国家的引导和帮助下,申办了个体工商企业,4.5万人投资兴办了私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主们,因为就业和生活所迫,不得不白手起家办企业。有些人靠的是有限的下岗补偿金,冒着巨大的风险,拼死一搏。《劳动合同法》意在帮助和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就业条件,但会导致中小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经营管理的灵活性下降,结果不但会损害广大中小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会损害劳动者,导致立法的实际效果与初衷背道而驰。从综合统计数字来看,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它们创造了这些国家60
    2023-06-05
    387人看过
  • 确立行政诉讼“集中管辖”模式之思考
    2013年4月初,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山东省近期将选择一两个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试点。试点的中级法院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确定2至3个基层法院作为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法院。作为司法制度的创新,集中管辖制度在试行之前必须得到充分有力的的理论论证,以便这一创新在试行之后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一、行政诉讼集中管辖的概念及种类集中管辖是根据审判实践的需要,将一些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或者分布比较分散的案件集中到某一法院进行统一管辖的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集中管辖案件比较多,却大都集中在涉外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等案件中,行政诉讼案件在集中管辖方面尚属新的领域。行政诉讼集中管辖作为集中管辖的一种,是指对特定辖区内的行政诉讼案件交由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法院进行集中管辖的制度。行政诉讼集中管辖制度既是一种改革创新的方法,又是一种新的司法管辖模式,它可以解决当前行政司
    2023-06-06
    116人看过
  • 如何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一、如何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当事人可以有三种选择:1.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2.只选择行政复议;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二、如何计算行政复议期限复议申请期限60日内为一般规则,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一定要有法律特别规定,即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三、行政复议程序的回避的情况有哪些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申
    2023-08-15
    192人看过
  • 司法考试行政法复习之行政复议中的和解和调解
    1.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但是,申请人依法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除外。2.《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在行政复议期间,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件,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可以进行和解,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进行调解。具体而言,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进行和解的要求有:(1)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对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事项,也应属于可以和解的事项。(2)和解应当出于双方自愿,并签订书面和解协议。(3)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应当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达成和解。(4)和解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5)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并获得行政复议机构准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
    2023-06-06
    60人看过
  •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指劳动法效力,即劳动法适用于哪些人。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的规定,劳动法调整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其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劳动者以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关系。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劳动者,不是通过订立劳动合同而是通过其他形式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就不由劳动法调整,而由其他法律(如公务员法)调整。我国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劳动关系也是都由国家直接调整,无论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企业工人,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其就业、工资、福利和退休待遇等等,基本上都由国家包起来,企业没有劳动用工自主权,劳动关系直接表现为工人与国家的
    2023-06-05
    338人看过
  • 法院行政立案工作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多达12类,主要是: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确认自认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行政征收、征用、行政不作为、侵犯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行政给付、行政合同、对其他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海事法院行政立案程序海事诉讼管辖具有专门性;海事诉讼管辖具有涉外性;海事诉讼管辖不以行政区划分为依据。海事法院的级别管辖:海事诉讼级别管辖,是指海事法院与上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海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它解决的是法院内部受理第一审海事案件的纵向分工。与一般民事案件的四级两审终审制不同,海事案件的审级则为三级两审终审制,即各海事法院、海事法院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海事案件的性质、标的以及社会影响程度等方面的不同,海事法院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第一审海事案件
    2023-07-28
    104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更多>

    #行政主体
    相关咨询
    • 行政许可属于民法调整范围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依申请许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属于行政法调整的范畴,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 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6
      行政法是调整一定范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规定行政机关组织管理活动,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 (1)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关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体的
    • 行政处罚的调整范围是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0
      行政处罚的实施,是指依法实施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或者他组织,依照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关于行政处罚的实施,《行政处罚法》解决了两个问题: (1)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和程序,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有效进行行政管理; (2)在有效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处罚的滥用。
    • 公司法的调整范围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0
      以下内容就是关于公司法调整范围,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律师。公司法是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在调整公司组织关系的同时,也对与公司组织活动有关的行为加以调整,如公司股份的发行和转让等。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法律地位,调整公司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规范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活动,规范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公司与其他企业间的控制关系等。《公司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
    • 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2
      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的产品,用户、消费者发现有质量问题,有权向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各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或者专职人员,负责处理产品质量申诉。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