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宽限之日或者催还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2、可以重新打借条或者更改还款期限,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3、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担保,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1、诉讼时效的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通过上述方式向业主发出请求,诉讼时效中断,那么物业管理费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3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追偿诉讼时效多长时间,追偿权什么情况可以行使
389人看过
-
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的情况,延长诉讼时效的方法有哪些?
194人看过
-
诉讼时效什么情况下中断以及诉讼时效中断后使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吗
229人看过
-
最长诉讼时效特殊情况
431人看过
-
最长诉讼时效可以中断中止延长吗
165人看过
-
哪些条件可以使诉讼时效得以延迟
56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最长诉讼时效20年,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延长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5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
-
什么情况下能延长民间借贷诉讼时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2首先,可以要求写出还款计划。与债务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或协议。这样诉讼时效从还款计划的履行期限届满时,重新开始计算,就可以延长诉讼时效。其次,与债务人进行对账并签章确认。对账单要双方签字或盖章,既便于诉讼又能延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对账之日起再开始计算。第三,起草与债务人清欠会谈纪要。对于一时还不上债的债务人,采用这种方法,既不伤和气,又能掌握清欠的主动权,也能引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第四,要求债务
-
工程欠款诉讼时效延长有几种情况浙江在线咨询 2023-12-09延长诉讼时效所依据的正当理由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确认的,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不可能将阻碍诉讼时效进行的情况全部地加以规定。当出现中止和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之外的事实即特殊情况,造成权利人逾期行使请求权时,有必要授权人民法院审查是否作为延长时效的事由,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
-
哪些方法可以延长债务诉讼时效,延长债务诉讼时效的方法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5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各种事情需要处理,有时明明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但是由于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脱不开身,因此只能暂时搁置维权的事宜,这往往就会导致超过诉讼时效,那么哪些方法可以延长债务诉讼时效,延长债务诉讼时效的方法是什么?
-
开发商拖延交房诉讼时效什么情况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61、诉讼时效为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