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机动车如何过户手续
民法典对机动车怎样过户没有规定,而《机动车登记规定》要求,车辆过户登记的,需要向车辆管理部门申请,要提交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等材料。
二、相关法律规定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八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移登记。
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移登记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第十九条申请转移登记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
(三)机动车登记证书;
(四)机动车行驶证;
(五)属于海关监管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解除监管证明书》或者海关批准的转让证明;
(六)属于超过检验有效期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现机动车所有人住所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号牌号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移事项,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现机动车所有人住所不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民法典对机动车怎样过户没有规定,而《机动车登记规定》规定,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要在30天内申请转移登记,申请时要提交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等材料。
-
民法典中孩子过世离婚夫妻如何继承民,相关法律规定
38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电动车挂牌后如何过户
441人看过
-
民法典孩子没户口可以办离婚手续吗,相关法律规定
381人看过
-
民法典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相关法律规定
219人看过
-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债务纠纷中的担保人,相关法律规定
361人看过
-
民法典中非营利法人的债务如何清偿,相关法律规定
434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有关汽车过户的手续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2转让汽车,需要车辆的登记人事先处理完毕车辆违章事故,车辆手续证件齐全有效,有车辆合格证,行驶证,车辆登记证书,车检合格标识在有效期以内。 由双方当事人持有身份证,和车辆一起到车辆登记的车管所申请办理过户手续,如果当事人是异地户籍,还需要出具在本地区居住证。 《机动车登记规定》: 第十八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移登记。
-
出租车过户相关手续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11、买方:本人到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房屋买卖合同。 2、卖方:持有效身份证件及房屋所有权证到场办理,该房产为夫妻共有时,则夫妻双方都应该同时到场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房屋共有权证及结婚证等其它相关证件。 3、如果该房产处于出租状态,卖方除提供上述证件外,还须提供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的书面材料。 4、买方本人或卖方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到场办理过户手续时,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受托的人必须带上公证委托书、
-
民法法典中交通事故的相关法律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28交通事故可以适用侵权责任规定,我国《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没有办理车辆登记手续取得机动车能否办理过户手续,如何过户机动车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28没有办理车辆登记手续取得登记证书的机动车,不能办理过户手续。双方当事人应当一起到车辆登记车牌城市所属车管所申请办理车辆过户手续之后,再由受让方到落户城市车管所申请办理车辆落户上牌手续。办理机动车过户手续时,需要车辆到场,车辆手续证件齐全,车辆违章和事故处理完毕,车检合格。需要双方当事人出示身份证,如果是异地户籍,还需要当事人出示在本地的居住证。《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八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
-
民法典中相关规定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06双方签订的合同,一般都是有法律效力的,除非双方签订的是无效合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除此之外,合同非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是无权代理,都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