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收到判缓刑判决书说花了三十万钱,可以报上级吗?
只要是符合缓刑的相关条件,就可以申请缓刑了。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适用条件:(一)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仅指宣告刑和主刑(附加刑仍需执行)而言,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已满75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在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二)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三)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缓刑和实刑对罪犯家庭的影响分析
440人看过
-
公告送达判决对其他被告的影响
461人看过
-
拘留期限对判决结果的影响分析
466人看过
-
工伤报告对单位的影响分析
69人看过
-
离婚对孩子影响:判决结果分析
148人看过
-
被害人过错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影响的必要性分析
407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缓刑对下一代的影响:探讨与分析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2被判处缓刑通常不会对子女带来直接的不良影响。在涉及政治审查的特定机构、部门或学校中,父母的犯罪记录或许会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大部分部门并未对此类问题进行特别的考虑。特别是军队部门以及涉及机密信息处理的部门。依照我国现有的政审规定,直系亲属之中若有人涉足“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重大刑事案件(如重型暴力犯罪、职务犯罪等),才有可能对其子女报考国家公务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
被告缺席判决对原告有影响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2没有的,司法机关自己判案错误会给自己定个罪名吗?如果被告没有接到任何传票,或者公告等通知,则不能进行缺席判决,判决肯定是无效的,不用理他。民事案件可以缺席判决的条件:1.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缺席判决制度缺席判决制度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
-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人员对人生有哪些影响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3缓刑后对人生有影响吗 缓刑是会有犯罪记录的,缓刑后对人生有影响。 什么是缓刑 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第二是该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是否可
-
分期对征信的影响分析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07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你的信用卡分期后能够按时还款,那么这不会影响您的信用报告。但是,这会在您的信用报告中留下申请办理分期的记录。因此,只要您的分期还款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拖欠情况,反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个人还款记录。 不过,这里还有一些小技巧需要分享,就是您每月申请分期的次数不能太多,而且使用的额度也要适中。如果您的信用卡在申请房屋贷款时,发现分期申请记录过多,那么可能会对您的贷款审批通过率产生
-
缓刑对缓刑被缓刑人有何影响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01被宣布缓期执行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缓期执行期满后,原判决不再执行,但个人信息中还留有刑事处罚记录。也就是说,通常的事件真相会对今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公司和企业在录用时也会考虑相关因素。对于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判缓刑的时候,应该同时判缓刑的考验期。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拘留缓期在原判决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两个月的有期徒刑缓期在原判决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得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