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一)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基准
抢劫一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
抢劫二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年。
抢劫取得财物,数额超过20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每增加数额15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
(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量刑基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三)多次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
(四)入户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除上述情形外,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三年。
(五)抢劫取得财物数额巨大,超过1万元以上的,每增加5万元,基准刑增加一年。
(六)抢劫多次,次数超过6次的,基准刑增加一年;次数超过10次的,基准刑增加一年六个月。
具有以下情节的,基准刑为无期徒刑:
1、抢劫致人重伤,且造成被害人6级以上(含6级)严重伤残的;
2、抢劫致二人以上重伤的;
3、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同时具有三种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
5、抢劫数额达20万元以上,且同时具有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其他情形之一(不含多次)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抢劫罪的特征有哪些,法律有哪些规定?
261人看过
-
涉及抢劫致死案件的法律规定
97人看过
-
持刀抢劫3000元怎么判,抢劫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218人看过
-
法律中规定抢劫多少钱死刑?
106人看过
-
如何区分抢劫罪与抢夺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275人看过
-
法律规定抢夺罪致人重伤定抢劫吗
30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抢劫罪有哪些法律规定?怎么认定抢劫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16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
抢劫罪最高可判死刑, 相关法条规定有哪些, 法律是怎么规定抢劫罪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6具体分析:抢劫罪是我国刑法严厉打击的侵犯财产型案件。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最高可判死刑。 相关法条: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
-
抢劫罪判几年抢劫未遂罪量刑标准是什么抢劫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06《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
-
有哪些法律规定抢劫罪能被减刑?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7法律分析 抢劫罪只有在符合减刑条件时才能减刑。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
构成抢劫罪的哪些法律法规规定了抢劫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4抢劫罪犯罪构成及认定: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