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诉权的处罚依据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5 05:50:25 490 人看过

此举可能涉及到虚假诉讼罪行,须承受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若恶意捏造真相发起民事诉讼,给司法审判程序带来阻碍或严重损害了他人的正当权益,此人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接受罚金刑罚;若是情节严重者,惩罚则将更为严厉,可判处三年以上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附加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04: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处罚证据确认都有哪些依据
    一、行政处罚证据的概念:所称行政处罚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文字、符号、标记、图象、声音及其载体、实物和其他材料。这里讲的证据是指经过查证属实的文字、符号、标记等等能定案的证据,凡未经过查证属实的各种证据形式应该称为证据资料或者证据材料,这些材料在未查证属实之前可能是虚假的,当然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根据。二、证据的特征:证据有三大基本特征即: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关联性和证据的合法性(一)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事实是必须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实胜于雄辩。正确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对于我们实践办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就是我们办案人员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或想象、假设、推理、臆断、虚构等等作为定案的证据适用。二是按照客观性的要求,证据必须要有正确的来源,对于那些马路消息、小道新闻、道听途说等等,我们不能作为证据使
    2023-06-02
    426人看过
  • 确权之诉提起有哪些依据
    确权之诉提起的依据:权利提起的诉讼就为确权之诉,确认当事人的物权的权利归属与内容。确认之诉是指诉的目的仅在于消除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查明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确认之诉的主要目的在于确权。已拆迁房屋能否提起确权之诉民法典规定,房屋已经被拆迁后,利害关系人对房屋权属有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纠纷解决方式】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第二百三十四条【物权确认请求权】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四条,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2023-08-12
    265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滥用诉权的类型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法滥用诉权的类型有哪些?滥用诉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恶意诉讼和不正当行使诉权。(1)恶意诉讼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诉讼主张缺乏事实或法律依据,但为了实现自己不正当的利益或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目的,而提起的诉讼行为。恶意诉讼一般包括假意诉讼、欺诈诉讼、骚扰诉讼等形式。(2)不正当行使诉权是当事人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缺乏合理的根据,违反诉讼目的而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诉讼权利,纠缠法院和相对方当事人,拖延诉讼,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浪费的行为。二、具体的认定条件是什么?(1)恶意诉讼。恶意诉讼是指诉讼的当事人滥用诉权,恶意提起诉讼,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的行为。恶意诉讼作为一种针对应诉人的行为,它不仅会给应诉人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有时还带来精神上的极大伤害。此外,在现有法律还无法对恶意诉讼形成强有力制约的情况下,希图通过“打官司”破他人之财、扬自己之名的事例越来越多。(2)
    2023-06-02
    287人看过
  • 刑罚的执行依据有哪些
    一、刑罚的执行依据有哪些1、刑罚的执行依据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九条,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终审的判决和裁定。二、如何执行缓刑刑罚1、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缓刑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同刑事犯罪作斗争中行之有效的基本刑事政策,也是多年来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目的是为了改造罪犯,减少和预防犯罪,实现社会稳定。因此,要确实建立健全基层帮教组织,把监督考察工作落到实处;2、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由于缓刑是把犯罪分子放在社会上考察改造,不予关押执行,犯罪分子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权,并且这种权利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的,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算。因此,
    2023-04-20
    155人看过
  • 左转撞行人处罚依据有哪些
    一、左转撞行人处罚依据有哪些在交通事故中,尤其是发生在左转弯及直行车辆之间的碰撞事件上,其责任认定机制遵循着严格且具体的操作规程。首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会根据事故现场的详细勘察,收集相关证据并最终形成一份明确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裁决书,该书将作为判定责任归属的关键性依据。其次,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机动车事故责任赔偿问题提供了具体详尽的指引。最后,若左转车辆在违反常规交通规则的情况下受直行车撞击,一般而言,左转车辆应当承担更大比例的责任。然而,对于具体的责任划分,仍然需要依据事故现场的具体状况来综合评估,这其中包括评估是否存在违章驾驶行为、违章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关联程度,以及各个方面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所占比重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八条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二、左转撞直行直行车
    2024-07-14
    59人看过
  • 未成年酒驾处罚依据有哪些
    一、未成年酒驾处罚依据有哪些对于未成年人酒后驾车以及无驾驶执照行为的处理方式,通常主要以罚款为手段进行惩罚。依照相关法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者将面临监禁6个月并处以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若酒精含量超过标准而被判定为饮酒后驾驶,则将受到再次惩罚,即处以10天以内的监禁,同时还需缴纳1000元至2000元左右的罚款,机动车驾驶证则会被吊销。若其被认定为醉酒驾驶,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制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对其实施强制性措施,使其清醒过来,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在今后的5年时间内,其将无法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
    2024-07-08
    205人看过
  • 对行贿罪的处罚力度有哪些依据
    一、对行贿罪的处罚力度有哪些依据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国内法律行贿罪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贿
    2023-06-03
    83人看过
  • 减轻行政处罚的申请有哪些依据?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有哪些一、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这种情况是指违法当事人对实施违法行为主动补救,是从主观积极的角度来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2、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这种情况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实施违法行为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这些人从主观上看是不完全愿意实施违法行为的,客观上在违法行为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较小。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这种情况是指当事人以
    2023-06-23
    123人看过
  • 诈骗罪从轻处罚有哪些依据
    诈骗罪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有: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4、被害人谅解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一、敲诈勒索怎么处理?敲诈勒索且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涉嫌敲诈勒索罪,可能会被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是,如果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三)被害人谅解的;(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二、盗窃一万多有谅解书判多久盗窃一万多有谅解书会判多久,还要综合其
    2023-03-25
    237人看过
  • 电打鱼治安处罚依据有哪些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明文规定,向水中实施电击鱼类的操作行为实质上已经构成非法使用电力的违法行为。倘若此类活动直接导致了他人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发生,那么这个法律责任就不能忽视,必须按照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严厉惩处,予以赔偿和惩罚。另外,这种所谓的"电鱼"行为实际上对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构成了巨大威胁。在尚未酿成重大事故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人将会遭到当地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给予拘留以及相应罚款的行政处罚;而对于那些严重触犯法律并因此引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的行为,依照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予以公诉和判刑。《渔业法》第三十条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的渔具。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捕捞的渔获物中幼鱼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在禁渔区或者禁渔
    2024-05-12
    141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依据有哪些法律种类?
    一、在正常情况下,按照行政处罚的规定法律依据包括以下的种类:1、宪法。由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是我们国家一切法律,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制定的依据,当然也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任何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如果违背了宪法,就失去了其法定依据的作用。但一般来说,宪法只是规定一般原则,在适用时一般不直接引用。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行政法律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4、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由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常委会依据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5、行政规章。由国务院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直
    2023-04-07
    127人看过
  • 初犯从轻处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初次违法者可依法予以适当宽大处理。实际案例中,若犯罪行为人符合法律规定的从重或从轻处罚条件,应该在法定刑的范围之内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具体到我国《刑法》,该法典第六十三条明确指出,犯罪分子如具备法定减轻惩罚情节,应在法定刑程度之下进行处罚;如果现行法律规定了多个量刑幅度,则应对犯罪分子适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档次来进行判刑。此外,即便犯罪分子并不适用法律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基于案件的特殊性,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审核批准后,依然可以在法定刑以下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第六十二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刑法》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
    2024-05-11
    134人看过
  • 了解公告处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行政处罚前告知公开告知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国家却仍然规定行政处罚必须要提前告知当事人的。对非法采矿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有《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非法采矿罪】违反矿
    2023-07-06
    265人看过
  • 执行判决滥用职权罪的法律依据
    一、执行判决滥用职权罪的法律依据执行判决滥用职权罪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1.行为人须是司法工作人员。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其他人员不能构成本罪。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主观心态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滥用执行判决、裁定职权的行为而有意实
    2024-04-09
    14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滥用职权的认定标准是哪些,有没有法律依据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0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滥用职权罪: 1.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滥用职权数罪并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05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
    • 绑架罪的处罚有哪些依据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14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滥伐林木罪的处罚依据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04
      一、认定 区分本罪与盗伐林木罪的界限。两者都侵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在认定犯罪时应当参照有关保护森林的法规,而且两种犯罪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是,这两种犯罪的性质不同。过去理论上一般认为,区分滥伐和盗伐的界限,以是否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并取得采伐证为标准。滥伐是指经主管部门同意,但未按采伐证规定任意采伐的行为;盗伐是未经主管部门同意,秘密采伐的行为。 但是,由于森林法施行之后,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全
    • 处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处罚有哪些相关规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18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附带诉讼民事诉讼 (一)聚众斗殴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的参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产生伤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为伤害的后果,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二)参加聚众斗殴受重伤或者死亡的,受重伤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