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取他人财物是否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13:50:26 483 人看过

打架后拿走别人财物是否犯罪,需要根据围绕打架伤害程度、涉事当事人年龄、财物价值、受害人意识状态等具体案件情况分析。如果涉事人员均已满16周岁,为完全行为能力人。依据《刑法》第234、263、264条规定,如果犯罪分子一开始打架只是故意伤害的意图,后来又临时起意抢走东西,而且造成轻伤及以上的伤害结果,则数罪并罚。有关故意伤害的意图应判定为故意伤害罪。有关临时起意的拿走财物,需要判断被害人当时是否失去意识。若失去意识,且财产价值为1000元以上的则构成盗窃罪。如果犯罪分子只有拿走财物的主观意图,打架只是为了压制被害人的反抗,则属于以暴力方式抢劫公私财物,应定为抢劫罪一罪。但是,若涉事人员均不满14周岁,则不予刑事处罚。

与别人打架将对方眼睛打瞎是犯罪吗

与别人打架将对方眼睛打瞎构成犯罪,涉嫌故意伤害罪。

一、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此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犯此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15: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他人私人物品非法搜查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非法搜查他人的私人物品将会构成犯罪,构成非法搜查罪。非法搜查罪是指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或者私人住所的行为。如果犯此罪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构成本罪的,会从重处罚。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搜查罪与搜查工作中的错误行为界限是什么呢非法搜查罪与搜查工作中的错误行为界限为非法搜查罪一般是以目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为前提,如果行为人出于其他犯罪目的而对他人人身或住宅进行搜查的,按目的行为定罪;当行为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非法搜查时定非法搜查罪,如果前一行为情节恶劣而后一行为情节一般定非法侵入住宅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
    2023-07-01
    407人看过
  •  私自与他人犯罪是否违法?
    强行亲吻行为可能构成猥亵儿童罪或侮辱罪等,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因此,强行亲吻行为不违法也不犯罪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如果情节严重比如亲吻行为是属于一系列猥亵行为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必然是构成犯罪的,一般来说只是单纯的亲吻不构成犯罪,也不违法。虽然强行亲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低,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强行亲吻行为可能构成猥亵儿童罪或侮辱罪等,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因此,强行亲吻行为不违法也不犯罪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如果情节严重比如亲吻行为是属于一系列猥亵行为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必然是构成犯罪的,一般来说只是单纯的亲吻不构成犯罪,也不违法。 未经允许亲吻是否犯法?未经允许亲吻是否犯法,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但一般来说,在公共场合或者非亲密关系的情况下,未经允许亲
    2023-08-31
    468人看过
  • 破坏公私财物罪是否经济犯罪
    破坏公私财物罪是属于侵犯财产权利的刑事犯罪,而不是属于经济类的犯罪,由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负责侦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新破坏公私财物罪立案标准破坏公私财物罪,刑法没有这个罪名,应该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7
    334人看过
  • 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
    一、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如下分析:1.如果偷东西数额比较小,就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如果盗窃涉案数额达到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如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则属于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
    2023-08-24
    413人看过
  • 财物是否属于他人之物
    财物即使是有体物并且有一定的价值,如果不属于任何人所有,那也不能成为财产罪的侵害对象。如捕获野生动物的行为,即便违反了狩猎法,也不可能构成盗窃等财产罪。同样道理,所有者放弃了所有权的抛弃物或无主物,一般也不能成为财产罪的侵害对象。不过,原来的所有者放弃了所有权的物,并不一定就是无主物。日本最高法院有判例认为,掉在高尔夫球场周围水池中的高尔夫球,原所有者(打球者)虽然放弃了所有权,但高尔夫球场对其享有所有权,因此,第三者将水池中的高尔夫球捞起来拿走,构成盗窃罪(注:日本最高裁判所1987年4月10日刑事判例集,第41卷第3号,第211页。)。财物如果属于自己所有,原则上也不能构成财产罪。各国刑法对盗窃等财产罪,大多规定侵害对象必须是他人之物,也就是要求财物是他人所有、占有的即具有他人性的物。关于财物的他人性,既有主张完全从民法上来解释,即他人有民法上的所有权的民法从属说;也有主张从刑法自身的
    2023-08-16
    83人看过
  • 故意破坏他人私人财产是犯罪吗
    破坏他人私人财产可能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23-06-13
    433人看过
  • 未成年人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
    强拿硬要就是违背财产所有人的意愿,非法改变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强拿硬要行为符合下列条件就不是普通的财产纠纷,而是抢劫罪。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强拿硬要不构成抢劫罪。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被未成年人进行了强拿硬要,关键看实施强拿硬要的未成年人年龄、是否多次
    2023-05-01
    480人看过
  • 伪造证据骗取法院裁判占有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伪造证据通过法院民事裁判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主要侵害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不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作伪证,情节严重,构成妨害作证罪。帮助他人伪造证据,情节严重,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2023-06-12
    269人看过
  • 犯人私人物品,家属可否领取?
    犯人的私人物品家属可以领,但要接受检查。持本人身份证,到办案单位,找办案民警,在扣押物品清单或者返还物品清单上签字。犯人能有私人物品,但是必须接受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于犯人的信件,监狱如果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但是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犯人被判刑会通知家属吗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人民法院判处有罪的,才称为罪犯或犯人,在此之前统称为犯罪嫌疑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根据该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决后,并不会主动通知家属。但《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采取拘留措施后,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2023-07-10
    418人看过
  • 员工私自收取他人财物,如何处理?
    要看收取客户的钱财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本来属于公司的钱财,员工收取后未交回且金额达到1万元以上的,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了,如达不到1万元以上,公司仍然可以要求员工返还,系不当得利,可以民事起诉。如果是收取客户私自给的回扣,就看是否为客户谋取利益了以及金额的大小了,可能会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如果金额小也没有客户谋取利益,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方面有没有规定。员工私自收钱是什么罪公司员工私自收取他人财物的,有可能构成《刑法》中所规定的职务侵占罪或者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人民法院对其进行处罚的具体依据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
    2023-07-17
    130人看过
  • 盗取他人非法财物是盗窃罪吗
    未经许可擅自占有他人财产者,有可能触犯盗窃罪。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其所取得的财物系合法抑或非法途径获取,均应受到相关法律保护。然而,若行为方充分利用自身职务之便,将原本受托管理的他人财产据为己有,则涉嫌构成侵占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5-08
    72人看过
  •  未经允许私自拆借他人财物是否违法?
    搜查他人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出示搜查证、搜查时必须有被搜查人或其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只能由女工作人员搜查妇女的身体、搜查情况应当写成笔录,并由侦查人员、被搜查人员或其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共同签名或盖章。如果拒绝签名盖章,应在笔录上注明。符合规定搜查的是合法搜查,否则构成非法搜查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本罪将从重处罚。私自拆别人的东西是违法行为,而搜查他人则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出示搜查证。二是要求被搜查人或其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三是只能由女工作人员搜查妇女的身体;四是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笔录应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员或他的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共同签名或者盖章。如果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符合上述规定的搜查,即为合法搜查。反之,是属违法或者构成非法搜查罪非法搜查罪,是指非法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搜查的行为。触
    2023-12-22
    394人看过
  •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定罪数额
    一、什么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二、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生活中经常发生毁坏他人或公共财物的行为,小到砸门砸窗,大到焚车烧房,并且很多情况下会给他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刑法规定了故意毁坏财物罪对这种行为进行定罪处罚。我国《刑法》第275条明确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2-22
    193人看过
  • 是否犯罪私自使用他人信用卡?
    如果是盗窃使用、涉嫌盗窃,数额一般应达到1000元以上,有的地方则应达到1500元至2000元以上,才能达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如果是伪造信用卡,或者使用他人信用卡,涉嫌信用卡诈骗,数额5000元,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有更严重情节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用虚假身份证明骗取的信用卡;使用无效信用卡;使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夫妻双方互刷信用卡违法吗夫妻双方互刷信用卡一般不违法。但是盗刷银行卡是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数额。如果是盗窃并使用的,涉嫌是盗窃罪。如果是伪造信用卡的
    2023-07-01
    36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私分罚没财物罪可否从犯?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08
      私分罚没财物罪会判得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学生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构成犯罪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0-06
      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实施强拿硬要行为时,并不构成我国刑法上规定的抢劫罪。这是因为,所谓“强拿硬要是指在未经财产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以非法方式改变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当这种行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它便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财产纠纷,而应被认定为抢劫罪。首先,行为人必须年满十四周岁;其次,其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并且通过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来强行夺取他人的公私财物。
    • 通过计算机窃取他人隐私是否犯法?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2
      首先隐私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禁止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同时,通过对计算机的控制,窃取他人计算机上的隐私及其他私人信息是触犯我国《刑法》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
    • 偷开他人私家车是否属于犯罪?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1
      偷开他人私家车是否构成犯罪要分情况:首先如果是以练习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他人私家车,但没有导致车辆丢失和损坏的不构成犯罪,反之如果将车辆丢失和毁损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其次,如果是为了实施犯罪而偷开他人私家车当犯罪工具的,本身已经构成犯罪,即使将车辆送还原处,仍然要按其所犯的罪从重处罚。相关法律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侵占他人财物是民事犯罪还是刑事犯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7
      属个人对个人的情况是民事侵权,如有合同关系,属经济纠纷强拿走他人财物是治安案件如有过激行为和严重后果可追溯至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