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的治本之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5 06:43:08 280 人看过

冤假错案极易产生及难以纠正,是多因一果。诸如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执法理念偏差、法治意识薄弱、法律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而所有多因一果的事物中,都必有一个主因,即刑事诉讼制度层面上的原因,本文力求探究一下冤假错案的产生和难以纠正的根源,并探索解决路径。

毋庸置疑,目前制定或强化的约束和限制领导干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干预司法、过问案件的规定、措施,错案追究措施,及非法证据排除等,对预防、减少冤假错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人们意识到国家在强调法治,一切与法治思想和制度相悖的行为应当杜绝。但是,如果不从刑事诉讼制度上找原因,这些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众多的影响刑事诉讼公平正义的因素中,刑事诉讼制度是第一位的,如果制度完善、科学,就能使得刑事诉讼的任何一个环节上,相关机关或个人,没有权力、没有可能去制造或形成冤假错案。

下面,就刑事诉讼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构想谈点看法。

一、侦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整个刑事诉讼中,侦查环节这第一道工序很关键,因为所有的有罪、罪重的证据都形成于这个阶段,当然包括非法证据。非法证据一旦形成,再由于后面的程序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很难被排除。也就形成了冤假错案。

1、侦查环节形成非法证据的主要方式是非法取证,包括刑讯逼供和以暴力、威胁方法获取证人证言和相关物证。之所以侦查人员能够以非法方法取证,除其法治意识、执法理念因素等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在羁押场所以外的所谓办公场所等地方讯问犯罪嫌疑人,而恰恰大多数刑讯逼供行为都发生在这个时候。

要想杜绝或者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非法取证行为,就应该把从第一次开始的合法讯问场所,都严格规定为羁押场所。其他场所所取得的犯罪嫌疑人笔录一律无效。如果异地抓捕,需有一定在途时间返回当地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的期限自到达当地羁押场所时起算。

2、羁押场所对侦查机关的制约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将犯罪嫌疑人提外审、甚至在羁押场所内进行非法取证的情况。形成这种制约不力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羁押场所—看守所,与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是同一机关的不同部门。

因此,如果将看守所从侦查机关的管理中剥离出来,就可以最大限度使看守所把好犯罪嫌疑人入所体检关、杜绝所内违法讯问、提外审,使得侦查人员没有刑讯逼供的机会。

3、同步录音录像没有真正起到防止刑讯逼供的作用。现实中,存在着打了不录,录时不打,打服再录的情形。之所以能够有此现象发生,就是源于刑事诉讼法对于同步录音录像不是全面强制性规定,加之对同步录音录像缺乏合理的、详细的规定。

我认为,要想真正通过同步录音录像来防止刑讯逼供,应该作以下规定:

(1)所有刑事案件的所有讯问都要有同步录音录像。

(2)看守所的每个讯问室安装录音录像设备,负责对每一次讯问进行录音录像,做到讯问必录,然后拷贝给侦查机关。这就避免了侦查人员的场次选录或当次的过程选录。

(3)看守所对每一次的录音录像,按刑事案件卷宗的保管期限进行保管。在刑事诉讼的任何环节、任何阶段,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任何一次的录音录像提出质疑,可以调取比对。

4、“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限制辩护律师会见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有了这个规定,就使得几乎使用贿赂案件都被加大到“特别重大”的行列,有的甚至是为了有合法理由阻止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会见,将国家工作人员涉嫌的其他犯罪,要加上一个涉嫌“特别重大”贿赂,在侦查期间届满前再查否。

我认为,这个限制辩护律师侦查期间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规定,不但对查处贪腐案件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相反有诸多负面作用。譬如:

(1)由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期间没有辩护人通过法律帮助,可能因为法律常识的缺失或误解,违背事实的作出对自己不利的供述。

(2)由于阻断了辩护律师侦查期间对案件的参与,加大了这个环节形成非法证据的可能性。

以上两点是最直接的负面作用,可能会增加冤假错案形成的几率。

(3)这个规定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与我们国家、我们的法律对辩护制度、律师作用的定位严重相悖。

我们设立辩护制度,让律师参与刑事诉讼,主旨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在刑事诉讼中,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得到体现,法律已经确认律师是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力量。

而这类案件限制辩护律师会见,就会使人误解为律师的参与,会妨碍案件的侦查,与上述立法原意想违背。如果立法者没有此意,就应取消这个限制性规定。

二、对检察机关的性质和权力的规定存在问题,这是形成冤假错案最主要因素。

1、检察机关决定批捕,一旦决定批捕,为了证明其没有错捕,就一定要起诉,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解决。对于国外的由法院批捕,在我们国家也不适合。这些国家的法院即使决定了批捕,但其无权决定是否有罪,这个权力在评审团。而我国,如果法院批捕,也会出现凡是批捕的,就都要判有罪。因此,这个制度的问题很容易导致的冤假错案发生,目前,只能借助于其他制度和手段来最大限度的遏制。

2、检察机关的权力地位高于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使得相互制约成为单向制约。

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一规定,使得第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规定失去了意义。虽然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但由于其审判权也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使其碍于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更重要的是检察机关的两项自侦权,难以作出违背起诉书的判决。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控、辩、审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不平等,权利不均衡,当然就难以有客观、公正的博弈结果。我总是习惯将刑事诉讼比作是一场竞技比赛,控方为参赛选手之一,提出被告人有罪、罪重,另一参赛选手的辩方提出被告人无罪或罪轻,法院作为裁判。而在竞技比赛中,一方选手的权利地位高于对方选手,更重要的是,这方选手还能对裁判的行为进行监督甚至是形使侦查权,那么,裁判怎么敢不吹黑哨呢?

要想使刑事诉讼法第七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真正得以实现,就必须使三机关的权力和地位平等。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取消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力。其对案件提出起诉后,对于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只享有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上诉权等同的抗诉权。

检察机关被取消的法律监督权,通过强化人大、舆论、群众等途径的监督来替代。

(2)将贪污贿赂及渎职犯罪的侦查权从检察机关剥离出来,使得三机关地位平等,真正只是刑事诉讼的三个环节,各司其职。

三、人民法院在审判环节存在的问题,也是冤假错案形成的因素之一。

即使刑事诉讼的侦查、审查起诉环节在取证、证据采信、定性中存在问题或错误,但如果在审判环节,人民法院能够严格的按照法律规定的定罪量刑标准去裁判案件,冤假错案当然也就不会产生。

导致人民法院没能把住防止冤假错案形成的最后一关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的干预、命令,人民法院不敢违抗。

这个问题目前已有出台的有关制度约束和限制,相信会有所遏制。

2、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行使“监督”权,甚至主诉检察官及主管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这个列-席之所以加了引号,因为“列-席”者有发言权直至决定权。这就等于诉审合一,诉者定案,人民法院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案件结果。

所以,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如果前面提到的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取消,这个问题也就能彻底解决了。

3、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负面效应,是审判环节冤假错案形成的内部原因。

纵观近些年披露的这些重大的冤假错案,哪一起不是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后决定的?立法时确定,“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这是为了对这类案件严格、谨慎把关和决定,以期使案件结果最大限度达到客观公正。这个初衷当然是好的,无可非议。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这种初衷没有实现呢?

(1)审判委员会的成员为院领导及各个业务庭室负责人,这些成员不都熟悉刑事业务,意见和见解未必准确。

(2)审判委员会的成员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等情况不可能全面掌握,他们发表意见,是基于主办法官的案情介绍。而主办法官的介绍,难免掺杂着其主观因素,因而,由于意见没有建立在完全客观的事实和证据基础上,就很难正确。

(3)这个制度最严重的消极后果是,所有人都不会有较强的责任心,这就放任了冤假错案的形成。

如果案件结果由主办法官个人负责任,就是为了使自己不被追责,也会坚决坚持自己的意见。但这种集体讨论后的决定,就有理由大家都不负责任了。主办法官在审判委员会上,只需将自己的意见讲清楚并记录在案就行了,你们集体决定的,错了我个人也没有责任。而众多的审判委员会成员,少数服从多数,错了谁都没有责任。这就使得审判委员会起不到设立之初预期的作用,甚至更易于冤假错案的顺利形成。

既然如此,我认为应该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使案件的责任范围具体化到法官个人,以利于提高案件质量。

四、不重视律师制度,忽视甚至是排斥律师的意见,也是冤假错案没有被阻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冤假错案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

我们已经看到,近些年媒体披露的一些“死者”生还,真凶出现的冤假错案,纠正起来都何其艰难,其他的冤假错案要想得以纠正,就更难,难到了几乎不可能的程度。为什么冤假错案一旦形成,就这么难以纠正,其中的也是有诸多因素。

这里我谈一谈我认为的最主要的因素,即“错案追究制度”严重阻碍了冤假错案的纠正。

这个制度设立的初衷,简言之就是为了以此惩戒措施,增强司法人员的责任心,提供案件质量,防止产生冤假错案。但在其他刑事诉讼制度不能有效防止而使冤假错案产生的情形下,这个制度就成了纠正冤假错案的巨大障碍和阻力。

一个初衷良好的制度,能产生违背初衷的效果,就不应从制度的存废上去探讨和纠结,而应在肯定制度的前提下,从制度本身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去改进,以最大限度的使制度的效果与初衷一致。

如果对于所有错案,不分情形,不分类别的一律追究相关办案机关及办案人的责任,这就势必会使得在冤假错案发生后,所有相关办案机关及办案人,无需任何主观联络,就形成为一个坚强的利益共同体,一致抵制对冤假错案的纠正,直至万般无奈为止。

要消除错案追究制度的上述消极作用,就应该对所发生的冤假错案是否追究相关办案机关及办案人的责任,进行区别对待。对于由办案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冤假错案,一律严格依法追究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属于但不限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冤假错案纠正后,不宜追究任何机关或个人的责任:

(1)无非法取证、违反程序等违法行为,只是因为认识误差导致对案件错误认定和判决的。

(2)非因故意隐匿或销毁无罪证据,而是由于未达到重大过失程度的疏忽而未能全面搜集证据,导致作出有罪判决的。

(3)虽因相关办案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形成冤假错案,但由于相关办案人主动提出并配合,使得案件得以纠正的。

(4)相关办案机关自身发现并承认其相关办案人的错案,并积极进行纠正的,对该办案机关免责,不影响单位评优等,也不影响单位领导的政绩。

上述建议尽管未必全面,相信也会对促进冤假错案的纠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之

要想真正能够使冤假错案得到最大限度的防止,并使已有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终极手段必须是修正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这才是真正治本之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9: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直接言词”是防范冤假错案有效举措
    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院长周强主持的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日前召开,最高法院就《关于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其中,该征求意见首次提出了直接言词原则。根据著名刑法学者陈光中教授介绍,直接言词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其实,对于直接言词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早就开始实行。2002年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就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第五十九条规定,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而且,第六十九条第五款规定,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之所以规定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需要亲自出庭,实是缘于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需要。这是因为,不在当事人面前,没有当事人亲自对质的情况下,证人出具的书面证言和录音等
    2023-06-11
    103人看过
  • 预防: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极端表现之一,其形成一般要经历由违纪违法到犯罪的过程。在犯罪构成之前会有许多外在表现,即腐败行为征兆。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征兆,是实施预防工作的基础。从理论上讲,预防工作需要从“小事”抓起,通过教育、监督、惩罚等手段形成我们的干部不想犯,不能犯,不敢犯的思想道德、管理制度和法律惩戒防线。在预防方法体系中,刑罚是教育、监督等预防措施失效后的救济手段,教育、监督才是第一道防线。加强教育、监督,严格执行党纪、政纪是实现“预防在先”目标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执法机关重打轻防,以打代防,用查办大要案的成绩来掩盖预防不力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表现是:强调查处大要案和追究犯罪者刑事责任,淡化预防工作;认为案件办好了,职务犯罪发案率就会自然下降;党纪、政纪、法律三个层次的监督防线梯次关系模糊,“越位”与“缺失”问题同时存在。笔者认为,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目标,应该努力建立以预
    2023-06-11
    289人看过
  • 安徽检察机关支招如何防范冤假错案
    侦查监督部门是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第一关的把关人,也是防范冤假错案第一道防线的坚守人。在近日结束的安徽省检察机关普通刑事犯罪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安徽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对侦查监督部门在防范冤假错案中的职责着重进行了强调,并安排部署五招来把好这第一道关口。安徽省检察院首先要求侦查监督部门要坚持正确的司法理念,坚守法律底线,增强人权意识、程序意识、时效意识、铁案意识,正确处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协调配合与监督制约的关系。安徽省检察院放出的第二招是,准确把握修改后刑诉法要求的逮捕条件,既重视对案件事实证据的审查,又注重对社会危险性条件的审查;既严格把关,坚持逮捕法定标准,防止带病批捕,又不纠缠细枝末节,人为拔高批捕条件,真正做到不错不漏。第三招是强调坚持证据裁判规则,坚持证据裁判、无罪推定、疑罪从无,正确认识逮捕的事实证据条件,更加突出客观证据的审查、运用,进一步强化证据合法性审查
    2023-06-11
    93人看过
  • 基本犯的防范和治理
    基本犯不同于加重犯和减轻犯。基本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中规定的不具有法定加重或者减轻情节的犯罪。基本犯是一种单纯符合普通犯罪构成的犯罪,以犯罪构成为标准所划分的犯罪类型。基本犯与加重犯和减轻犯的区别在于,它们所构成的内容不同。减轻犯指的是犯罪分子符合减轻犯罪情形所构成的犯罪;加重犯是指犯罪分子符合加重犯罪情形所构成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分子违反法律相关规定,作出犯罪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法责任,一般情况下按照基本犯追究责任;若犯罪构成严重后果或者被误判等特殊情况时,可以按照加重犯或减轻犯量刑。盗窃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一)盗窃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
    2023-06-30
    379人看过
  • 河南出台十项措施防冤假错案
    一件冤假错案对社会的伤害,超过十件依法办案对法治建设的贡献。近日,河南省公安厅出台措施,严禁下达刑事拘留数、发案数、破案率、退查率等不科学、不合理考评指标,共计十项,防止冤假错案发生。政策《十项措施》撑起司法公正10月29日,省公安厅印发《河南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刑事执法工作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十项措施》要求,所有刑事案件均要进行现场勘查,对刑事案件讯(询)问同步录音录像,准确固定言辞证据,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前,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证明力进行严格审查,依法排除非法证据,补强合法证据。公安系统也要重视网络,要求各地强力推行网上执法办案,所有案件一律在省市一体化警综平台执法办案与监督系统中办理。措施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强化执法质量考评结果运用,严禁下达刑事拘留数、发案数、破案率、退查率等不科学、不合理考评指标,不得以破案率、批捕数、起诉数、退查率等指
    2023-06-11
    224人看过
  • 江苏苏州排除非法证据纠防冤假错案诀窍
    近三年来,提起公诉的36674起案件中,无一因非法证据被判无罪,以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为由提起上诉的案件逐年下降至0.32%这份骄人的成绩单,是江苏省苏州市检察机关全程排除非法证据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取得的成效。问及诀窍,苏州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邓根保说:制度刚性、审查精细、责任担当是摘除毒树之果的精准路径。防错于前,构筑侦查取证防火墙对苏州市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林钰明来说,紧盯电脑屏幕,认真审查公安机关对涉案毒品称重和封存的视频,是必须的工作程序。非法证据排除,侦查取证环节正是检察机关预防和纠正的重点。根据2012年年底苏州市检察院与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会签的《讯(询)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工作规定(试行)》,重要物证提取、隐蔽性证据指认和毒品案件称重、封存过程一般应进行录像,录音录像与讯问笔录存在实质性差异的,该讯问笔录不作为证据使用。非法证据排除从纸面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制定刚性的配套
    2023-06-11
    144人看过
  • 一旦确立冤假错案的事实,死刑冤假错案如何赔偿
    死刑均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核准后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死刑冤假错案如何赔偿的程序为,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有利于控制死刑的适用,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还是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的关键程序。冤假错案可以申诉到哪里冤假错案可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申诉。冤假错案的申诉问题,实际上是指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判决予以纠正。
    2023-08-09
    272人看过
  • 防刑事冤假错案死刑命案必看现场
    12月1日,省法院公布消息,省法院近日印发了《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强调从源头上防范冤假错案,并明确了冤假错案责任查究的主体和程序。省法院在《实施意见》中明确,冤假错案以预防为主,要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冤假错案,主要从非法证据排除、死刑命案必看现场、加强审判管理三个方面预防刑事冤假错案。要有错必纠,做好冤假错案的审查处理,分别规定对冤假错案的及时复查、及时赔偿,以及相关的救济帮扶措施。要明确责任,落实冤假错案责任追究机制,规定冤假错案的认定主体、责任追究的启动程序及时限、责任追究的主体及程序、责任追究的备案制度,以及刑事冤假错案的概念及范围。《实施意见》在强调以合法性为第一要求,坚持务实审慎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了适度探索原则。冤假错案的概念和范围、追究责任的主体和程序,都没有现成的规定和可借鉴的做法。《实施意见》按适应工作需要、尽量谨慎、
    2023-04-25
    495人看过
  •  根除冤假错案的方法
    冤假错案的申诉问题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或者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的情形。如果经过审理确实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撤销原判决、裁定,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即推翻了冤假错案。冤假错案的申诉问题实际上是指审判监督程序,也称为“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裁判予以纠正。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如果案件中存在: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
    2023-11-13
    465人看过
  • 冤假错案到哪里申诉?冤假错案申诉时限怎么规定的?
    冤假错案到哪里申诉?可以向上级法院直至最高院,也可能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第二百零一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
    2023-05-06
    499人看过
  • 河南废除“破案率”等指标防止冤假错案
    严禁下达刑事拘留数、发案数、破案率、退查率等不科学、不合理考评指标,不得以破案率、批捕数、起诉数、退查率等指标搞排名通报日前,河南省公安厅出台规范调查取证、落实执法责任终身制等十项措施,加强、改进刑事执法工作,防止冤假错案发生。据了解,为防止民警因办案指标和限时破案压力而刑讯逼供、办错案、办假案,废除了破案率等指标后,执法质量的考评结果将在今后考核、排名中得到强化,一旦考评年度内发生冤假错案,该单位将直接被评定为执法质量不达标。措施中还要求,规范调查取证工作,对所有刑事案件的现场均要进行现场勘查,对刑事案件讯(询)问同步录音录像,准确固定言辞证据,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前,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证明力进行严格审查,依法排除非法证据,补强合法证据。根据措施,下一步将强力推行网上执法办案,所有案件一律实行网上流转,确保每个环节都能进行实时、全面监督和考核。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议案,对命案、重大
    2023-06-11
    398人看过
  • 冤假错案赔偿制度
    赔偿义务机关在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情形下,应给与申请赔偿的请求人国家赔偿,两月内决定,十日内通知。上一级机关处理复议,逾期不决定则同级法院赔偿委员会书面审查并决定。以支付赔偿金为主,可恢复原状则复原,每日赔偿金以全国上一年度的日均收入计。精神损害需道歉恢复名誉,后果严重的,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恶意冤假错案与国家赔偿的规定是什么?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如下: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5月31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258.89元。据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嗯,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国家统计局2017年5月27日公布,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统计数据及人社部提供的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对属于侵犯公民
    2023-06-30
    136人看过
  • 怎么鉴定冤假错案
    1.卷宗是否粗糙或反常整齐。纵观已发现和披露的案件,冤假错案的形成主要与责任心不强以及片面追求破案率、批捕率等有很大关系。冤假错案的案卷也相应地表现为粗制滥造,或因急切破案、结案过度追求供证一致,而形成形式上的整洁美观。2.物证等客观性证据是否奇缺。侦查阶段基本上没有搜集和固定物证,而是过于倚重人证来证明犯罪。3.强制措施是否反常。冤假错案往往程序卷宗繁杂,捕后多次延长,或多次取保、监视居住,当事人一般都曾被超期羁押。4.是否仓促移送或在到期日紧急移送。冤假错案一般会因受到某种压力而仓促移送,或推诿扯皮至案件到期截止日突然移送,有的甚至在最后一日的临下班前移送。5.辩护权是否受到不当制约。辩护律师提出的一些合理辩护意见是否被置之不理,甚至故意刁难。从各地曝光的冤假错案来看,其形成无不与漠视辩护权相关。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疑似冤假错案的受案处置方略;一是建立重点案件移送前报备制度。对
    2023-06-11
    337人看过
  • 冤假错案的现状及成因
    (一)冤假错案的现状一段时间以来,相继出现的刑事冤假错案给人民法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不妥为应对,将严重制约刑事审判工作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下决心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说。何家弘教授则在文章中提到,维恩州立大学刑事司法系的马文扎尔曼(MarvinZalman)教授通过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评估以及对执法官员的问卷调查,认为把美国刑事司法系统的错判率设定在0.5%到1%之间是合适的。而陈永生教授在文章中提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主导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从1973年到1995年美国死刑案件有68%被推翻。从我国及西方国家的冤假错案发生情况来看,正如法国前司法部长罗伯特巴丹戴尔所言:人的审判是有限的,是一定会犯错的。结合目前冤假错案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被告人被冤杀、被判处刑罚后真凶出现。如云南的杜培武杀人案、河北李久明杀人案等;二是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或判处刑罚后被
    2023-08-18
    19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依法治国的具体时间开始,能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30
      能。只要找到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者有新证据即可。
    • 真正错假冤案案子用挪用公款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31
      要是是错案,可以申诉,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刑事案件,建议与律师沟通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 有没有冤假错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0
      如果当事人被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审,之后发现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没有国家赔偿。
    • 冤假错案有没有?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9
      如果当事人被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审,之后发现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没有国家赔偿。
    • 怎么申诉冤假错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26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但不能停止执行判决或者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