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民间借贷行为: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的,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
6、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一、民间借贷风险有哪些?
要承担下列风险:1.借款人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民间借贷,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仍然提供借款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涉嫌犯罪的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2.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3.受欺诈、胁迫签订的民间借款合同可依法撤销。受欺诈、胁迫一方应及时行使撤销权,超过法定期限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受胁迫、欺诈一方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法院对高利贷应该怎么样解决
虽然法律不允许民间借贷中出现高利贷,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民间借贷演变为高利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而很多时候当事人也会因此而产生纠纷,此时就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对高利贷进行解决,那一般法院对高利贷怎么解决呢?借款合同约定年利率在24%以内的,受法律保护,出借人有权让借款人按约支付利息;约定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当事人依据合同诉请法院保护这个区间利息,法院不予保护,但如果当事人自愿给付后又请求返还,法院亦将驳回诉请;年利率在36%以上的,约定无效,如果当事人自愿给付,也可以请求返还。所以,法院最高只支持年利率24%的利息,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
-
民间借贷中哪些行为被认为是部分无效或无效的?
461人看过
-
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是否全部无效?
467人看过
-
民事行为部分无效全部都会无效吗
486人看过
-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无效行为
184人看过
-
无效的借贷情况有哪些,民间借贷无效怎么处理
129人看过
-
什么是部分行为无效,部分行为无效的情形
166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有哪些无效借贷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10无效借贷的行为有: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3、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什么是无效借贷行为,哪些属于民间借贷行为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1私人贷款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资本融资行为。行为人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得的金融机构贷款转让和资金转让是无效的贷款行为。
-
条款无效的有哪些,民间借贷中哪些条款无效?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9一、民间借贷条款无效的有哪些1、民间借款合同违反《合同法》关于利率的有关规定,约定利息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利率上限的4倍,这样的利息是高利贷,利息条款是无效条款,超过的部分不受合同法的保护。借款合同的利息条款以法定贷款利率的上限为标准加以确定。2、民间借款合同中规定有复利条款。根据前述有关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的司法解释,民间借款合同中贷款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的,属于复利条款,该条款是无效的。
-
民事行为是否部分无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19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
-
劳动合同的哪些内容可以被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0在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时,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劳动合同就是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 1. 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利用对方处于弱势地位,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如果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可以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