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到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触犯相关法律的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受理后经领导批准,立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处的行为。
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
相关法律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犯罪事实存在。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通常公安机关对案件立案之后,需要先做出审查,看是否有侦查的必要,所以并不是立案了就要侦查,不符合立案侦查的不会立案侦查。对于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控告、举报,要是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一、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要判刑吗?
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负担的刑事责任,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条件为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要件是指侵犯的客体是自然人的身体健康权。主体要件为,凡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客观要件是指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主观要件是自然人在实施伤害罪的时候,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
-
故意伤害罪轻伤案件的立案侦查需要多久?
258人看过
-
有哪些部门有权立案侦查?
474人看过
-
立案侦查一般是什么部门
248人看过
-
受贿罪立案侦查由哪个部门执行?
487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案件立案后几天可以开始侦查?
54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侦查主体是谁
186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故意杀人罪立案侦查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2若有公民死亡,公安局都会立案侦查,调查是自杀还是他杀。只不过在确认公民死亡是出于自杀时,以公民自杀为死亡缘由结案。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到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受理后经领导批准,立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处的行为
-
通过非法搜查的行为是哪个部门立案侦查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4非法搜查罪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立案侦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公安机关都可以管辖。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的公安机关也可以管辖。
-
枉法裁判由哪个部门立案侦查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14枉法裁判罪通常是由监察委进行立案调查的。因为能够触犯此罪的主要对象通常都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司法工作人员如果是在判案的过程中枉顾法律进行裁判那么通常都是属于滥用职权的犯罪,因此是需要由监察委进行调查的。
-
经侦部门立案与调查的区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81. 通常情况下,刑事案件在立案后才会展开调查。若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且满足法定立案条件,人民检察院或公诉案件立案侦查将变得必要。 2. 对于一般的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
-
扫黑除恶公安部门立案侦查是什么意思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13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其作用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准确评价社会治安形势和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材料来源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