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方出轨是不是能净身出户
对方出轨是不可以净身出户的。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
离婚时,对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男方出轨会净身出户吗
男方出轨一般不会净身出户,只有男方自愿同意放弃所有财产净身出户,将自己的财产都给另一方的才可以。否则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三、掌握出轨证据能让对方净身出户吗
掌握出轨证据并不能然对方净身出户。
我国现行法律认为,出轨与离婚时候的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并无因果关系。就是说,即使取得对方婚外情证据,对于离婚财产分割的影响不大。
通常情形下,夫妻离婚时候,法院进行财产分割的总原则是按照均等分割原则、按照照顾妇女、儿童的原则,照顾无过错方和生活困难的一方的原则。所以,即便取得对方出轨证据,也只能是作为法官离婚考量的一个元素,但是并不必然对夫妻财产分割产生重大影响。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n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男方出轨离婚是不是可以净身出户,男方出轨如何让他净身出户
367人看过
-
"出轨方是否实行净身出户?"
197人看过
-
净身出户出轨对方也要赔偿吗
228人看过
-
对方出轨,可以让他净身出户吗?需要什么证据能让他净身出户?
460人看过
-
对方出轨离婚财产如何分割,能不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
323人看过
-
净身出户:对方出轨后的必要步骤
166人看过
-
什么是出轨净身出户?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6出轨净身出户是无具体的法律规定的,但我国法律有规定,在双方当事人离婚时,财产一般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法院判决分割,且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可能会对于男方在分割夫妻共同财时产少分。
-
如果对方净身出户可以出轨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5对方出轨是不可以净身出户的。 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 离婚时,对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离婚时,出轨者能否要求对方净身出户?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20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一方出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被视为违反法律法规,因此不能强制要求该方净身出户。考虑到夫妻共同财产是双方依照法律规定固有的权利,任何人均不得擅自剥夺或分割,因此夫妻应平等分配共同财产,即使该方有出轨或其他法定过错行为。 然而,如果双方能够就净身出户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则可以考虑此例外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事先约定婚姻关系持续期间所得的财产
-
出轨方是否净身出户的情况下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3夫妻一方出轨不会净身出户,除非出轨方自愿放弃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一方出轨就不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但如果一方的出轨行为构成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则离婚时法院判决财产分割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
-
不赔一方净身出户算出轨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05对方出轨是不可以净身出户的。 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 离婚时,对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