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7日,刘某进入江苏A公司处工作。当年12月20日刘某与江苏A公司签订了期限为三年的劳动合同,12月22日刘某按照江苏A公司的要求缴纳了1000元就业安置费。其后,江苏A公司分别于1995年、2000年与刘某续签了期限分别为五年和十年的劳动合同。另外,江苏A公司与刘某签订了社会保险由刘某自行办理并交纳的协议。2006年9月份,刘某以双方之间签订的关于社会保险费由刘某自己交纳的协议无效、江苏A公司欠缴2006年1月份到8月份的社会保险费为由,书面催告江苏A公司予以缴纳,但江苏A公司却拒不缴纳。无奈之下,刘某于2006年10月8日向江苏A公司发出书面通知,解除了与江苏A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并要求江苏A公司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并办理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江苏A公司未有答复。2006年10月12日,刘某向徐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被诉人江苏A公司为其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额外经济补偿金、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并办理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赔偿失业金损失。我所律师谢厚学、高新春接受申诉人刘某的委托,作为其代理人出庭参加了仲裁审理。
【争议焦点】
仲裁庭总结的争议焦点
1、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的关于社会保险费由申诉人自己缴纳的协议是否合法有效;
2、被诉人是否应当支付申诉人解除劳动劳动经济补偿金。
【律师代理观点】
一、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的关于社会保险费由申诉人自己缴纳的协议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协议。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企业和员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说明,为申诉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是被诉人的法定义务。因此,由申诉人个人承担应由被俗人承担的社会保险义务的约定违反了上述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㈠项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故此,被诉人为申诉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仍不可免。
二、在被诉人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申诉人有权随时通知被诉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被诉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首先,被诉人存在拒不为申诉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形。2006年9月份,申诉人以双方之间签订的关于社会保险费由刘某自己交纳的协议无效、江苏A公司欠缴2006年1月份到8月份的社会保险费为由,书面催告江苏A公司予以缴纳。在被诉人收到申诉人发出的催缴社会保险的通知后,被诉人依然不履行其法定义务,也没有积极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综合以上被诉人的表现可认定被诉人拒不履行为申诉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定义务。
其次、在被诉人拒不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申诉人有权随时通知被诉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被诉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根据《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第㈤项的规定,在用人单位拒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形下,劳动者有权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本案中,申诉人于2006年10月8日向被诉人发出书面通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合同的行为符合《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第㈤项的规定。同时,根据《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㈢项的规定,劳动者根据《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第㈤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故被诉人应该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申诉人经济补偿金。
综上,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的关于社会保险费由申诉人自己缴纳的协议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协议,被诉人仍应履行为申诉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在被诉人拒不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申诉人有权随时通知被诉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被诉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因此,申诉人的申诉请求有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依法予以支持。
【仲裁结果】
一、被诉人与申诉人均应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期限和标准补缴社会保险费。
二、被诉人自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向申诉人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并于申诉人履行完必要手续后十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申诉人的档案转移和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手续。
三、被诉人支付申诉人经济补偿金7700元。
四、被诉人向申诉人返还收取的就业安置费1000元。
五、驳回申诉人的其他申诉请求。
【建议】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企业和员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说明,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因此,由劳动者个人承担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义务的约定不合法。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仍不可免,应依法为员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并按照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标准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
刘某诉某服装公司特许合同纠纷
449人看过
-
某设备公司诉吴某某劳动合同争议纠纷
407人看过
-
刘某诉某广告有限公司委托代理合同纠纷上诉案
362人看过
-
宋某与江苏某工程公司、合肥某建设集团买卖合同纠纷
330人看过
-
A公司诉甲劳动合同纠纷的代理词
330人看过
-
须某某诉某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
373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不设某岗位,公司提出解除。公司是合法还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6如果确实因为经营的需要全用人单位内都撤销了该岗位,那么可以为劳动者协商调动到相近岗位,双方协商不一致的,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合法解除,应该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直接以岗位撤销为由解除,未与劳动者协商,应该认定为违法解除。
-
食品公司可否与某个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7按照《》,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江苏公司解除合同赔偿标准2023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09公司解除合同赔偿标准是,劳动者只要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一年的,那么就会按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而对于没有满一年但满了半年以上的,那么也会按一个月的工资来进行支付,不满半年的就会按半个月工资来进行给予。
-
员工与公司合同纠纷如何解除劳动者合法?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24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适当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这是中国法律所规定的重要原则。只是在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情况下,合同继续存在已失去积极意义,将造成不适当的结果,才允许解除合同。这不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依据,也表明合同解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便是违约,不发生解除的法律效果,而产生违约责任。中国法律对合同解除的条件作了比较详尽的
-
如何解决劳动合同解除纠纷?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2一、劳动合同纠纷处理方式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