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人逃逸是什么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5 20:02:19 284 人看过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二、造成交通事故需要负什么责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0: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肇事车逃逸中撞死两人
    交通肇事逃逸
    据惠东县公安局昨日通报称,24日凌晨4时17分至4时20分,惠东县大岭镇前进街发生一起面包车与摩托车相撞,最终导致摩托车上两人身亡的交通事故。通报:面包车司机曾朝警车开枪据惠东县公安局介绍,这是一起犯罪嫌疑人逃匿时引发交通肇事逃逸案。根据公布的相关材料,事故发生前约8分钟,即凌晨4时12分许,惠东县巡警大队民警在惠东县平山街道五十米大道路段巡逻时,发现停在华侨城芝加哥酒吧门前的一辆面包车(经查证挂假车牌)内前排的一男一女形迹可疑。民警想走近观察车上情况时,面包车立即往怡景湾方向逃跑。见此情况,巡警大队民警迅速驾车靠近面包车示意司机停车接受检查,面包车司机不但不听停车检查指令,反而不顾一切驾车逃跑。面包车逃跑至江南大道往324国道方向接近金光居委办公楼处时,面包车司机突然减速并从车窗探出身来拿出手枪对警车开枪。看到这种情况,巡逻民警立即减速拿出手枪对天鸣枪,并用对讲机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4时
    2023-06-08
    495人看过
  • 2021年酒驾撞死人逃逸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他只撞死了一个,最多做三年牢,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所以最少也要被关一个月.不过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是可以判缓刑的,就不用被关了,主动认罪,积极赔偿,在加上上下多走动走动,机会会较大。在肇事后逃逸,就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被害人是因为他驾车逃逸而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就要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酒后驾驶能判多少年刑法危险驾驶罪是指,行为人在道路上出现醉酒驾驶机动车,或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酒驾涉嫌危险驾驶罪,犯罪分子如果在道路上驾驶时,出现以下情况的。那么不仅会被判处拘役,还会被判处罚金: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2、醉酒驾驶的;3、行为人进行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时,严重超载,或严重
    2023-07-15
    454人看过
  • 肇事逃逸撞人赔偿是什么
    肇事逃逸撞人赔偿是根据对方的实际损失来进行赔偿。交通肇事逃逸,应当受行政处罚,赔偿经济损失,如果造成重伤或者死亡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
    2023-02-18
    320人看过
  • 把人撞伤后逃逸构成什么罪
    一、撞人后逃逸会构成什么罪开车撞人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1、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撞车后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拘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4、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吊销驾照一般是两年,如果
    2023-04-06
    138人看过
  • 因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定什么罪?
    一、因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认定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这包括三方面:(1)必须以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2)行为人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积极实施逃逸。(3)行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观动机。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个规定是明确的,不能将其与其他情形混作一谈。比如有这样的案例,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这显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却是因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
    2023-02-10
    88人看过
  • 撞死了狗逃逸构成犯罪吗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交通肇事犯罪怎么量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后未报警逃逸怎么处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三、酒驾撞人处罚标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2023-04-02
    110人看过
  • 撞死人逃逸到法院怎么调解
    撞死人逃逸已构成刑事犯罪,法院通常会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条第(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2023-06-13
    138人看过
  • 酒驾撞死人逃逸肇事者逃逸能陪钱吗
    酒驾撞死人逃逸赔钱。肇事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医疗费用,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多少?交通事故导致被侵权人死亡的,需要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费损失等。经救治后死亡的,还可以主张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二、挖机撞到人怎么处理1、如果肇事车辆有购买保险,可以将肇事车辆车主、司机和购买保
    2023-06-27
    64人看过
  • 撞死交警肇事逃逸的处罚是什么?
    撞死交警肇事逃逸的处罚,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条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
    2023-04-10
    357人看过
  • 撞死人逃逸两人被刑事拘留
    青海新闻网讯10月8日,西宁市城东区东出口处峡口中石油加油站内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加油站员工被撞抢救无效死亡,肇事车辆逃逸。交警部门历时4个小时迅速破获此起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案,日前,公安机关对涉及此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两名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据了解,10月8日晚11时30分许,市交警支队事故大队城东中队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东出口处的峡口中石油加油站,在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察的同时,调阅查看兰青公路国道109线入口收费站和兰青高速公路入口的监控资料,经过详细查看监控资料,最后锁定青G·12210号灰色越野车有肇事嫌疑。10月9日凌晨3时35分,民警在城东区杨沟湾峡口路将肇事车辆查获,同时将驾车肇事逃逸嫌疑人马某、吾某抓获归案,马某、吾某对其肇事逃逸的违法行为和事实供认不讳。经交警部门调查,驾驶人马某于当晚和朋友吾某在大十字一家网吧玩游戏后,由吾某无证驾驶青G·12210号车辆与其在市
    2023-04-22
    421人看过
  • 撞死7人肇事逃逸判多久?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2014年12月15日,公安部下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从即日起至2015年1月20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调整了伤人事故调查、鉴定意见审核等程序,将道路交通事故分为财产损失事故、伤人事故和死亡事故,处理不同事故的交警需具备不同的资质。意见稿还明确3种伤人事故可以快速处理。一、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
    2023-03-22
    296人看过
  • 酒驾撞死人逃逸司法程序
    一、酒驾撞死人逃逸司法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酒驾怎么认定饮酒驾车饮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当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三、酒驾的危害(一)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二)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三)
    2023-06-16
    134人看过
  • 酒驾撞死人逃逸,肇事逃逸,要承担责任吗?
    1、酒驾撞伤人肇事逃逸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肇事逃逸认定的8种情形:(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
    2023-02-28
    470人看过
  • 人逃逸撞车后寻死可以找什么赔偿
    撞车寻死没有赔偿,当事人想自杀而故意撞向车辆的,是不能获得赔偿的,反而要对另一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一、解除劳务关系有无经济补偿没有。劳务合同可以约定解除,也可以由于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而解除,还可以单方解除。一般情况下,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都是没有赔偿金的,不过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劳务合同中约定适用赔偿金的情形。劳务者在工作时会和用工者签订劳务合同或协议,这些协议是受法律保护的。用人者单方面解除劳务协议是不合理的,需要对劳务者进行赔偿,当然劳务者单方解除合同给用工者造成了损失的也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合同约定和单方解除劳务合同时才会有赔偿金。二、无接触交通事故可以构成逃逸吗只要明知自己发生肇事行为而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现场,不管接触不接触都是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2023-03-21
    26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司机撞车逃逸撞死一人叫什么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6
      撞车之后驾车逃跑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追究刑事责任。逃逸行为导致受害者重伤的,是可以判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如果逃逸行为导致受害者死亡,需要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还要吊销司机的驾驶证。
    • 撞死人,逃逸后又撞死一人,怎么定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3
      交通肇事撞死人逃逸中又撞死一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数)。
    • 驾车把人撞死后逃逸和逃逸致死的区别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24
      驾车把人撞死后逃逸和逃逸致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量刑上,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撞人后逃逸,后车将人撞死,逃逸者构成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7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但人不是你撞死的,处罚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 撞死人人已走是不是肇事逃逸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26
      撞了人,人走了,不算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