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一、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符合以下构成要件的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指一下行为:
1、以伪造的信用卡或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了他人信用卡的;
4、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亦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的规定定罪处罚。
-
信用卡诈骗如何定罪 信用卡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132人看过
-
如何定罪追究信用卡诈骗数额
187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有什么构成要件,该如何认定信用卡诈骗罪
473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的判定,信用卡诈骗罪怎么认定
102人看过
-
信用卡卡分期诈骗如何定性
413人看过
-
什么是信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如何定罪?
383人看过
-
如何定性信用卡诈骗 怎么认定信用卡诈骗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6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分子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政府间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认定信用卡诈骗罪如何进行,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的区别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7《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信用卡诈骗罪如何量刑,信用卡诈骗多少钱,信用卡诈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22我国规定信用卡诈骗的罚款金额为: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
信用卡诈骗罪是什么, 信用卡诈骗罪量刑标准, 信用卡诈骗罪如何处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3答:信用卡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96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
信用卡诈骗罪如何立案,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云南在线咨询 2021-04-19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