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事项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1、
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3)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4)劳动报酬;
(5)社会保险;
(6)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7)其他事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只要是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法律会对这一约定予以保护,认定这一约定有效,约定违约金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否则该约定就是无效的。
三、什么是违约金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的货币。违约金既具有赔偿性又具有惩罚性。是否采用违约金这一补救办法,必须是由合同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明承约定,否则,当事人一方无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同时还规定,违约金视为违反合同的损失补偿,是一种补偿性的经济制裁措施。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另一方不得再要求赔偿损失(赔偿需有证据违约金不需举证)。
-
劳动合同应当约定什么,劳动合同约定的事项有哪些
483人看过
-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何约定劳动合同中的其他事项
449人看过
-
劳动合同变更说明在劳动合同中如何约定
373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地点变更中可以吗
385人看过
-
劳动合同休事假规定可以写在合同中吗?
320人看过
-
劳动合同约定事项一方反悔怎么办?
419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是什么,有哪些相关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28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身份信息;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和内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的组成和具体数额;社保待遇;以及劳动保护条件等。
-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事项主要包括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4-09-29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事项主要有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要约定什么事项?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0在《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了劳动合同应约定事项或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
除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双方还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哪些事项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11、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
-
在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约定要注意哪些事项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0在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约定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部分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2、试用期不能单独设定。 3、试用期只能适用一次。 4、试用期不得突破法定上限。 5、试用期工资不能突破法定下限。 6、试用期约定违法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