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十级伤残右挠骨骨折的赔偿项目有哪些?
交通事故十级伤残右挠骨骨折的赔偿项目有:
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住宿费、停工期间的工资、停工期间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伤残鉴定等级是由鉴定部门鉴定出来的,赔偿标准是以鉴定出来的等级来进行的。
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
二、具体赔偿内容
(一)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二)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三)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四)交通费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五)住宿费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六)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七)营养费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八)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按照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九)残疾辅助器具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交通事故造成十级伤残的情况下,应当由具备伤残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对右挠骨骨折的的情况进行伤残鉴定,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应的伤残鉴定报告,根据确定的伤残等级进行赔偿。
-
交通事故致脚裸骨折十级伤残鉴定有哪些赔偿项目?
76人看过
-
尺挠骨远端骨折工伤十级伤残要理赔多少钱
110人看过
-
右挠骨远端骨折够鉴定伤残标准吗?
427人看过
-
股骨骨折术后交通事故有伤残等级吗?
433人看过
-
骶骨骨折伤残鉴定几级交通事故
36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肱骨骨折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
367人看过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不仅影响了其以后的生活能力,而且影响了其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对其进行生活补助,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项生活补助费用进行的赔偿。 残疾赔偿金是维持受害人生活的保障,是道路交通... 更多>
-
-
交通事故骨折赔偿标准,骨折赔偿项目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1交通事故后发生骨折情况,首先需确定能否构成伤残等级,即委托专鉴定机构鉴定。如经鉴定构成伤残等级,赔偿项目及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此处伤残赔偿金分农村和城镇居民标准。 如构不成伤残等级只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和住宿费等。
-
交通事故赔偿表挠骨骨折九级要怎么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
-
交通事故右前跟三脚趾骨折算几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具体包括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28根据《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粉碎性骨折为九级伤残;6、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为八级伤残,因此具体伤残等级需要患者在医疗终结后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目前看来最少九级(十级最轻,一级最重)。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有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二次手术费、伤残检查鉴定费、财产损失费等,建议当面咨询律师,会详细讲解各项赔偿
-
交通事故肩胛骨骨折算几级伤残交通事故肩肩骨骨折能鉴定十级伤残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4交通事故肩胛骨骨折不算十级伤残。依据《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十级伤残(一)、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1、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2、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3、轻度失语或构音障碍;4、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5、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6、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觉障碍;7、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分离性缺失8、一肢体完全性感觉缺失9、节段性完全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