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几个,分别是:1、犯罪主体年龄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有正确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2、犯罪主观方面存在过失;3、犯罪人客观方面实施了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4、犯罪人的行为侵犯了社会保护的法益。过失犯罪有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有哪些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研究构成犯罪方法罪的基本要素
227人看过
-
研究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构成因素
208人看过
-
研究脱逃罪的成因和组成要素
284人看过
-
共同过失犯罪研究
169人看过
-
研究间谍犯罪的组成要素
462人看过
-
研究单位行贿罪的构成要素
313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假想不犯罪究竟是否构成过失?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01、对于假想不犯罪的不构成过失。假想犯罪属于意识行为阶段,行为人并未真正实行犯罪行为,因此不构成过失,更不构成犯罪。法律规定,过失犯罪是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后,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造成医疗机构过错的因素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4医疗机构的过错有以下这些: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
-
法律规定哪些因素构成过失爆炸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11过失爆炸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表现为过失; 3、客体是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因过失引起爆炸,危害了公共安全。
-
单位罪行意识因素是构成犯罪的原因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0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单位犯罪的概念是: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集体研究决定或者主要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刑法分则中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而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
-
构成过失损坏军事通信罪的因素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09(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但出于贪利图财、泄愤报复或者敌意,仍然进行破坏,对其危害国防建设的后果持希望或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