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人涉嫌诈骗能减刑吗?
诈骗罪判刑满足如下条件的可以减刑:
1、诈骗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2、在执行期间表现良好,且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3、如果存在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等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用欺骗方法骗取财物以外的其他非法利益的,也不成立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10条的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诈骗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行为人设法使被害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以致“自愿地”将自己所有或者持有的财物交付给行为人或者放弃自己的所有权,或者免除行为人交还财物的义务。诈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以欺骗的方法骗回他人久借不还的欠款的,不构成本罪。无论所骗财物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他人所有,或者转归集体非法占有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界限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当犯罪分子冒
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
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
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
涉嫌诈骗罪能辩为无罪吗
142人看过
-
涉嫌诈骗自首会减刑多少
121人看过
-
违约债务能否涉嫌诈骗罪行为
306人看过
-
2024哪些行为涉嫌诈骗罪
442人看过
-
是否涉嫌诈骗即为诈骗?
81人看过
-
行为人涉嫌诈骗1万元判多久
119人看过
-
个人行为涉嫌诈骗700万能判几年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9个人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
-
涉嫌以感情为基础诈骗能判刑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30以感情为基础的诈骗可以立案。 一般而言我国诈骗罪的立案一般以3000元为起点。只要个人诈骗财物到达3000元以上的便可立案。个人诈骗公司财物达到3万元以上时就属于数额巨大,如果个人诈骗财物达到20万元以上的就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
涉嫌诈骗罪能辩为无罪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21可以做无罪辩护,在法院还没有定罪量刑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判定犯罪嫌疑人已经构成诈骗罪,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辩护人做无罪辩护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提出无罪辩护是一定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
-
个人能对对方涉嫌诈骗行为提起诉讼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被害人不能自行提起诉讼,而应满足两个基本前提: 1. 公安机关出具的不予立案或检察院出具的不起诉的书面通知; 2. 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诈骗行为的相关证据。 只有当以上两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时,才能向法院直接提起刑事诉讼。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的证据只需对证实犯罪嫌疑人确有关联且有犯案可能起到作用即可,通常无需追求是否充分、完备。 若法院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