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间借贷不会坐牢,借钱不还只要没有违反刑法,不会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返还。但是有些时候,借钱不还就有可能会坐牢哦!
一、拒不执行要坐牢
刑法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罪,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判刑前提是借钱不还,你首先要到法院去起诉,由人民法院判决后,如果当事人拒还钱,你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在执行期间,你需要提供被执行人有财产而不还钱的证据。欠钱人有钱最好及时还给债主,别把债主惹急了,想让你去坐牢那就麻烦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二、借钱不还型诈骗
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
例:张某以投资项目为理由骗取李某50万元,实则张某用这笔钱包养小三和赌博。期间张某隐藏自身本已欠债和无力还款状况。张某因此被法院定诈骗罪入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66条规定: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信用卡逾期不还
法律依据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哪些情况欠钱不还的老赖要坐牢
444人看过
-
怎么样的借钱不还情况就会坐牢
116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借钱不还可能坐牢?
309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借钱不还有可能坐牢,法律依据是什么
321人看过
-
在法律上这些情况下借款不还会坐牢的
271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欠款是要坐牢的
30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怎么样的借钱不还情况需要坐牢台湾在线咨询 2023-05-31自然人对自己所借的钱负有法定偿还义务,在该笔债务经依法裁判明确限期偿还的情况下; 逾期拒不偿还的,不但会面临被强制的风险,还将会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严重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借钱还不了会判刑几年的,哪些情况下借钱不还可能会坐牢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4“借钱不还”型诈骗《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
-
民间借贷纠纷哪些情况需要坐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7民事借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不会涉及坐牢的问题,但如果民间借贷经人民法院判决确定的,当事人有能力履行但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判决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有可能涉嫌拒绝履行判决、裁定刑事犯罪,一经定罪,有可能会坐牢。
-
贷款还不上,哪些情况下会坐牢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26信用卡还不上一般情况下的逾期属于民事经济纠纷,不会坐牢,但是如果触犯了刑法,就可能会导致坐牢。《刑法》第266条规定: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这就是诈骗。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
-
对方欠钱不还,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会坐牢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04借钱不还可能坐牢的情况: 1、债务人借钱时无偿还目的,涉嫌构成诈骗罪; 二、法院裁判文件生效,债务人有偿还能力拒不履行,涉嫌构成拒不履行有效判决、裁定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罚款,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