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发生时的自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7:50:49 393 人看过

▲当传染病发生时,应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防控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接触过传染病的用品及居室要严格消毒。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应该做到: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平时加强锻炼,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提高免疫水平;

○搞好食品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

○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搞好耕畜、家禽的防病治病工作,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7: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食品卫生相关文章
  • 传染病爆发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律师补充: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
    2023-05-06
    137人看过
  • 发现传染病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现传染病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等。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一)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二)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三)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四)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传染病病人及其亲属和有关单位以及居民或者村民组
    2023-12-12
    457人看过
  • 预防传染病:传染病防治罪的刑事惩罚
    触犯本罪,最高可判7年。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本罪的成立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有造成传染病流行危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同级政府采取强制措施:(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
    2023-07-07
    146人看过
  • 施工现场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
    由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较多,如若控制不当,容易造成集体感染传染病。因此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大面积人员感染传染病。(1)如发现员工有集体发烧、咳嗽等不良症状,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和有关主管部门,对患者进行隔离加以控制,同时启动应急救援方案。(2)立即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诊治,陪同人员必须做好防护隔离措施。(3)对可能出现病因的场所进行隔离、消毒,严格控制疾病的再次传播。(4)加强现场员工的教育和管理,落实各级责任制,严格履行员工进出现场登记手续,做好病情的监测工作。
    2023-06-06
    298人看过
  • 发生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的是针对什么情况
    发生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的是针对的情况是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一、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二、如何量刑传染病防治罪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需要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确定。分别是:1、引起甲类传染病及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
    2023-03-29
    434人看过
  • 传染病暴发时当地政府需要采取的措施
    在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有关紧急措施的规定。暴发,指在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流行,指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紧急措施,指当地人民政府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是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的授权,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措施。对传染病疫区采取封锁措施的具体法律依据是什么?谁有权决定采取这些措施?0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45、50、51条的规定,不同主体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的,可能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隐瞒、缓报、谎报疫情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2023-07-05
    74人看过
  • 发生传染病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发生甲类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方法由国务院规定。一、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减刑期多少年?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是指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判刑标准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有关人员违反检疫规定而引起了疫情的,是可以按照上述标准处罚的,单位犯罪的,可以对单位的主管人员按照上述标准来进行处罚。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50条的规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五)其
    2023-04-07
    431人看过
  • 生产抗传染病药物犯罪
    生产用于防治传染病的劣药是会构成犯罪的,可能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明知是劣药而进行生产、销售,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一、怎么区别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1、犯罪对象不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对象只能是劣药,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对象只能是假药。假药和劣药的范围由《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2、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生产、销售劣药行为只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才构成犯罪,在犯罪形态上属结果犯。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只要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就构成犯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3、两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同,处罚也不同。劣药的实质是药品质量和使用效能达不到标准规定和预期治疗效果,而假药多数情况下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假药”往往比“劣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大,因而生产、销售假乡罪的法定刑要重于生产、销售劣药罪,前者法定最高
    2023-03-10
    270人看过
  • 什么是生产传染病的假药罪?
    生产、销售假药构成犯罪的认定方法如下:1、对象:侵犯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对象,不仅侵犯了国家药品管理制度,而且侵犯了大多数不特定人员的健康权利;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生产者和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3、主体: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生产者和销售者;4、生产者是药品的制造、加工、收集、收集者,销售者是药品的有偿提供者;5、主观方面: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为营利目的。仿制生产假药罪的犯罪构成1、犯罪的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药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销售者即药品的有偿提供者。2、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当然,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出于营利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假药,即认识到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对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态
    2023-07-11
    93人看过
  •  传染病传播的道德负担
    该段内容讲述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民事责任是指违反相关法规、实施侵权行为导致他人损害时,侵权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则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刑死刑。民事责任:若人员故意或过失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实施侵权行为,导致其他人员被感染患病需要接受隔离治疗或被采取隔离措施而受到损害,则侵权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2、刑事责任:人员违反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的应当承担对应的刑事责任。如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刑死刑。 疫 情 防 控 : 如 何 避 免 ?疫情防控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对疫
    2023-09-04
    126人看过
  • 政府如何应对传染病暴发?
    传染病暴发时政府可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上述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在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有关紧急措施的规定。暴发,指在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流行,指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紧急措施,指当地人民政府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是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的授权,为保护人民的
    2023-07-03
    202人看过
  • 故意传染艾滋病的人,也感染了艾滋病,还会被传染吗?
    艾滋病患者故意传播他人构成犯罪,根据《艾滋病预防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故意传播艾滋病,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患有艾滋病的患者故意传播,就涉嫌故意杀人。艾滋病患者故意传播不涉嫌故意杀人。理由:一、刑法意义上的故意杀人行为,要求对生命法利有现实和紧迫的威胁。另一方面,艾滋病从感染到死亡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在患者及时就诊的情况下,病情可以控制,很多患者的生命可以维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种威胁并不紧迫。另一方面,如果上述行为被认定为故意杀人,从疾病到疾病法的死亡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还很长,死亡结果不会马上出现。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组织、强制、诱惑、容忍、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几个问题的说明》第12条明确了自己患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毒而卖淫、卖淫的,根据刑法第360条的规定,以传播性病罪定罪,受到重大处罚。
    2023-08-05
    298人看过
  • 传染病疫情信息怎样发布?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3.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
    2023-06-01
    310人看过
  • 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法律综合知识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甲类传染病:2小时上报;乙类
    2024-05-09
    361人看过
换一批
#公共卫生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食品卫生是指在食品的培育、生产、制造直至被人摄食为止的各个阶段中,为保证其安全性、有益性和完好性而采取的全部措施。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的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科学的内容之一。... 更多>

    #食品卫生
    相关咨询
    • 传染病流行应采取什么措施传染病急救措施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26
      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 发生传染病病毒疫情诈骗的怎么判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碍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等灾害期间,以开发、生产、销售突发传染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怎么办?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第20条规定,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应对,防止疫情扩散。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幼儿园管理条例》
    • 对方生病是传染病能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6
      可以离婚,提交证据就可以,法院有可能一次就判离的
    • 通过传染病的方式传染他人传染病算是犯罪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5
      故意向他人传染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犯罪,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