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避免法律制裁
1.出于逃避法律责任,但履行救助义务。
2.出于逃避救治伤者,逃逸后主动投案。
自首的成立,对自首情节按照刑法减轻处罚也是应当的。
3.既逃避法律责任又逃避救治伤者。
那么就会认定行为人同时构成了交通肇事罪,而其中的逃逸行为则属于加重处罚的情节,按照《刑法》中的规定,此时对行为人是在3-7年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
二、交通事故起诉程序有哪些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有几年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吗?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53人看过
-
17年肇事逃逸是否还能逃避法律制裁?
181人看过
-
肇事后如何处理车祸并避免逃逸
158人看过
-
酒驾逃逸交通肇事,法律制裁如何定?
125人看过
-
面对法律制裁,如何避免逃脱责任?
157人看过
-
司机肇事逃逸算肇事逃逸还是逃逸自首
440人看过
-
肇事逃逸后如何自首,逃逸逃逸的自首原则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9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肇事的车主一时过于害怕,就逃离了现场。后来经不住个人良心的谴责,也害怕逃亡生活,就积极的去公安机关自首了。那么这类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情况如何处罚 《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中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
-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认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8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的认定: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
-
肇事逃逸如何能判缓刑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判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6暂缓量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所犯罪行属非恶性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过失犯罪的; ②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的; ③从犯、协从犯,犯罪情节轻微的; ④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碍的; ⑤赔偿被害者的损失或者被害人请求免予处分的; ⑥属初犯、偶犯,因判刑失业,家属无人抚养,陷于失学,受馁状态的; (三)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
-
自首后如何逃逸?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04看具体情况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在上述量刑幅度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应当在上述量罚幅度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
-
肇事逃逸后回去自首,轻微肇事逃逸后重自首会怎样处罚?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28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