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社区矫正如何解除限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30 22:51:47 473 人看过

社区矫正解除是指,矫正期届满或在矫正期内被收监执行、被羁押以及死亡的社区服刑人员,按规定办理解除矫正手续。犯罪嫌疑人期满前30天,由司法所指导完成《自我鉴定》,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鉴定表》,并作出解除矫正意见,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召开评议会,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作出评议。并以评议结果为基础作出鉴定,然后报公安分局批准。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向犯罪嫌疑人和社区居民宣告,同时报区人民检察院备案。

社区矫正的原则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具体实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也就是说,目前的社区矫正工作,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局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运作。在国家现行法律框架内,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分工负责;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地税、国税、工青妇等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开展和实施。此外,在具体的社区矫正工作中,要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社会参与、维护稳定”等基本工作原则。改革创新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社会参与是社区矫正的突出特点,维护稳定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这四个原则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

(一)改革创新原则

社区矫正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是对传统的行刑制度的改革创新,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可做参考和借鉴,需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法制思想、法制原则、法制理论的前提下,对符合国际行刑制度发展趋势,符合国情和立法精神的,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按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的原则,建立一整套严密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社区矫正在机构设置、队伍管理、业务开展和设施装备等方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总结经验,促进法律的逐步完善。

(二)以人为本原则

刑罚的最终目的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从罪犯自身的角度看,将罪行轻主观恶性程度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过失犯、职务犯罪等罪犯放到社区中去改造,一方面,不仅可以减少狱内交叉感染,避免“监狱人格”的出现,有助于他们形成“社会人格”,矫正对象在与社会的密切交往中,顺利地融入社会,有效地防止其重新犯罪。另一方面,罪犯在社会上服刑,改造环境更加宽松,有利于维护罪犯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完整,减少了因被关押而产生的来自婚姻、家庭等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改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体现出对罪犯的人权的尊重和保护,符合刑罚人道主义原则。除此之外,社区矫正组织可以针对每一名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思想状况、社会关系,根据其犯罪类型、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制定矫正个案,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对其帮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社会参与原则

矫正对象不必脱离原生活环境,在居住地即社会上服刑,接受矫正组织的监督管理,依托社会对其进行帮教。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相比,在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走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之路。要通过积极的舆论宣传,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整合并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对矫正对象开展工作,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和水平。四、维护稳定原则将非监禁刑罪犯交给专门的社区矫正力量监控,可以防止和减少监禁刑执行中的弊端,有助于矫正对象顺利的融入社会,有效的防止其重新犯罪,实现刑罚惩罚和教育矫正犯罪,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目的。因此,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是对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体现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有利于建立起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进而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宣告事项应当包括:

(1)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

(2)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3)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2日 00: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社区矫正解除的情形包含
    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其解除的情形或者说理由是不同的。对于管制、缓刑的人员,解除社区矫正是由于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对于假释人员,假释考验期满则解除社区矫正。需要注意的是,社区矫正的终止和解除是不同的。如果社区矫正对象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社区矫正终止。《社区矫正法》第四十四条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2024-04-16
    165人看过
  • 社矫人员在矫正法下的自由受到何种限制?
    新矫正法对社会矫正人员的限制: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加强监督管理:1、无正当理由,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拒不按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并给予警告的;3、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4、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5、拟撤销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前款规定的使用电子定位装置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及时解除;期限届满后,经评估仍需继续使用的,经批准,期限可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对通过电子定位装置获得的信息严格保密,相关信息只能用于社区矫正,不能用于其他用途。社区矫正法共有多少章多少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共有九章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2023-07-04
    248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应遵守的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人员应遵守的矫正制度大致如下: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2.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3.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4.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社区矫正的概念是什么社区矫正(Commnitycorrection)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中国的“社区矫正”,
    2023-08-18
    83人看过
  • 社区矫正解除的条件与程序
    社区矫正解除和终止的情形是不同的。对于管制、缓刑的人员,解除社区矫正是由于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对于假释人员,假释考验期满则解除社区矫正。终止则是:如果社区矫正对象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社区矫正终止。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有什么区别合同(或合约),是双方当事人基于意思表示合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为私法自治的主要表现。一般而言,合同是指私法上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债权合同(例如买卖)、物权合同(例如所有权移转登记)及身分合同(例如结婚)等,不过在公法上也可能存在合同关系(例如行政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民法上,狭义的合同(即债权合同)为债之发生的原因之一,而一般仅称合同时所指称者也多属债权合同。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合同行为并不等于“合同书”,一份
    2023-07-19
    239人看过
  • 社区矫正解除后的注意事项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后,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的活动。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后,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的活动。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2、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社 区 矫 正 宣 告 后 需 注 意 的 问 题社区矫正宣告后需注意的问题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监督和教育,促进其改过自新。然而,社区矫正宣告后,犯罪分子仍需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刑罚的有效执行和社会的安宁。首先,犯罪分子应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按时完成指定
    2023-09-13
    91人看过
  • 社区矫正的概念是什么,社区矫正时间如何计算?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是什么社区矫正(Commnitycorrection)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中国的“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二、社区矫正时间如何计算(1)管制的矫正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矫正期至管制期满为止。(2)缓刑的矫正期限与缓刑考验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至缓刑考验期满为止
    2024-01-18
    159人看过
  • 盗窃罪社区矫正期限是多久
    一、盗窃罪社区矫正期限是多久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明文规定,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限长度完全依据原判处罚的刑期而定。对于被处以拘役的罪犯,其缓刑考验期需在原判刑期基础上往上再加上一年时间的限度内,并且不得短于两个月;而对于被宣告有期徒刑的罪犯,其缓刑考验期需在原判刑期的基础上向上推延不超过五年的时间范围内,且同样不得短于一年。至于针对盗窃罪行的社区矫治期限,则需根据具体的审判结果进行明确,然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社区矫治期限通常不会超出五年的期限。因此,社区矫治期限的确切时长必须要结合到每一起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法院所作出的判决才能予以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盗窃罪社区矫正期限是多少矫正期限应当
    2024-07-27
    384人看过
  • 缓刑社区矫正解除后自由了吗
    缓刑社区矫正结束之后就自由了,但还是会作为公安机关的重点观察对象。依据刑法的规定,缓刑结束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所以,缓刑结束后就相对自由了,但之后也是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一、缓刑结束还是否需要被监管缓刑结束是不需要被监管的。如果缓刑期间没有再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缓刑,全称刑罚的暂停执行,是指违反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刑罚的行为人,先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判处的刑罚。缓刑由具体检查机构在一定的检查期限内对犯罪分子进行检查,并根据犯罪分子在检查期间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的刑罚制度。二、缓刑能在异地执行吗?缓刑可以异地执行,但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
    2023-02-28
    88人看过
  • 2021年社区矫正办法:社区矫正概述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社区矫正范围有哪些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非监禁刑和行刑制度的有关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四)被裁定假释的罪犯;(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
    2023-07-07
    205人看过
  • 社区矫正如何执行刑罚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一、监外执行的种类有哪些暂予监外执行有两种:一种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另一种是由罪犯服刑地的监狱局决定的。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二、监外执行处理程序是什么第一,由罪犯所在监狱监区或分监区区务会讨论通过,报狱政科讨论并邀请驻监狱的检察院(组)人员列席参加,初审同意后,进行病残鉴定。第二,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证明文件应由医院业务院长签字,加盖
    2023-03-31
    400人看过
  •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享有哪些权利
    社区矫正对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社区矫正对象符合刑法规定的减刑条件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执行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并将减刑建议书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的减刑建议书后三十日内作出裁定,并将裁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制度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严格遵守矫正对象请销假制度。1、凡因工作、治病或其他正当理由需暂离本市的矫正对象,需于行前一周内到司法所提出请假申请,填写审批表,回宁后需及时到司法所销假。2、经研究批准后,司法所应对申请外出的矫正对象进行外出期间须遵纪守法的告知教育。3、矫正对象外出后,活动范围必须在批准范围内进行,不得越界。4、凡因特殊情况需延长请假期限的,应事先报告司法所矫正办,经同意后方可延续,回宁后应按
    2023-07-31
    297人看过
  • 社区矫正对象多久到执行地矫正机构报到
    依据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一、缓刑执行地变更要哪些东西缓刑执行地变更要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居住地变更的证明材料,如房产证、购房合同或房屋租赁合同等,司法所将材料上交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审批,社区矫正机构将同变更地的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进行衔接。然后将迁居审批情况反馈到司法所,最后司法所就会通知缓刑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到迁居地的司法局社区矫正报到、接受监管。二、缓刑期间居住地司法所不接收怎么办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应在裁定生效或离开监所的十天内向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其居住地管辖区内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接收,将法院生效判决等法律文书交给司法行政机关办理相关手续。若司法所拒绝接收的,可以与上一级的司法局沟通,或直接由法院与司法所进行流程对接,敦促司法所接收。三、判缓刑看守所释放程序
    2023-02-18
    176人看过
  • 社区矫正是否可以限制人身自由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有被依法决定拘留、强制隔离戒毒、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限制人身自由情形的,有关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社区矫正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条社区矫正对象有被依法决定拘留、强制隔离戒毒、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限制人身自由情形的,有关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有哪些特点和好处1、刑法谦抑思想和刑罚经济原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刑法理论的进化,人们日渐认识到刑罚尤其是监禁刑固有之弊病,对刑罚的启动持更为审慎的立场,将其作为保护法益的最后手段和补充性措施。另一方面,以社区处遇替代监禁手段改造罪犯,更容易达到促使促使罪犯改悔向上、重新融于社会的目标,同时减轻了国家在刑罚运作上的投入和负担,更符合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2、犯罪学上的标签理论。“标签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并迅速成为犯罪学领域的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运用互动观
    2023-06-11
    98人看过
  • 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有证明书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四条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社区矫正执行1、县(市、区)司法局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决定或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的决定后,在3日内将矫正对象相关材料移送实际执行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并指导、帮助乡镇(街道)司法所针对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矫正方案。2、乡镇(街道)司法所为矫正对象办理登记手续的同时应与其谈话,告知其权利、义务,宣布社区矫正执行中的学习、教育、管理、劳动、奖惩等各项规定,并发放《社区矫正对象须知》。3、乡镇(街道)司法所为矫正对象建立档案,与有监管能力的矫正对象近亲属或其原工作单位、村
    2023-06-11
    14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如何理解社区矫正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9
      1、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
    • 社区矫正到期怎么解除,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11
      社区矫正到期解除,需要当事人在矫正期满前三十日作出书面总结,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鉴定表,由司法所、派出所作出解除矫正意见,召开评议会,根据评议作出鉴定,并报区司法局和区公安分局批准解除社区矫正。
    • 社区矫正人员被判管制后,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的,如何办理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第三十条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
    •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缓刑期满后怎么办,缓刑考验期的期限如何确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10
      依照《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第二十九条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第三十条社区矫
    • 社区矫正评估期限是多久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1-27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提前掌握拟社区矫正被告人、罪犯的基本情况(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和后果、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与其本人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提出相关建议。时间应该是15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