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合同无效借款利息如何办
借款合同无效利息不予返还。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如何认定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应以平等主体身份,协商约定,其合同中约定的每一条款,都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一方以欺诈的方式,在对方当事人不明其具体情况下和受一方当事人胁迫,在无奈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其合法权益肯定会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是无效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达到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而事先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而订立的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违法合同,是无效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的形式、内容、格式都是合法的,但其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非法的,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如以合法的买卖合同掩盖其非法占有的目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这种合同的当事人,其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其危害性是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侵害国家、集体和公众利益,以损害公众利益为目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所谓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是指违反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和违反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不是指地方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2、折价补偿。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3、赔偿损失。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贪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借款合同被判定为无效,合同中所有的条款都不能生效,其中的利息也是不能返还的,借款合同是保障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凭证,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借款金额、借款利息等调控款,判定无效合同不仅承担法律后果,还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
个人无利息借款合同
485人看过
-
述说无效借款合同的表现形式,借款合同无效要返还利息吗
300人看过
-
无效的借款合同,本金和利息应该如何处理?
107人看过
-
如何确定民间借款合同的利息,民间借款合同利息的原则
436人看过
-
公司之间借款合同无效借款人主张利息不支持
406人看过
-
借款合同无效后的利息要返还吗
486人看过
-
借款合同无效了利息要返还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02《民法典》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如果合同无效自然也就没有利息一说。以下五种情形借贷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流动仍旧提供借款的; 4、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背法律,行政
-
借款合同无效能主张利息吗?利息怎么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0借款合同无效的,一般不能主张利息。合同无效的,当事人需要互相返还因借款合同所获得的财产,不能返还的,要折价赔偿;并且过错方要根据本人的过错程度,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
-
普通的借款合同无效利息归谁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7对于普通的借款合同无效利息归谁,合同无效后,取得的借款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利息,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
借款合同无效利息应该怎样计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041、借款合同无效利息一般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进行计算,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36%,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法院不予支持。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
-
拖欠利息如何解除借款合同?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3借款人拖欠利息时出借人能解除借款合同。借款人拖欠利息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行为,如果借款人经追讨后仍然不支付利息的,出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求借款人赔偿损失。 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