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机械费是属于劳动纠纷。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一般是属于劳动争议,不是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但如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节严重的,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拖欠工资后补发可以告公司么
可以起诉,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的25%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补发工资没有发补偿金是可以起诉的。遭遇拖欠工资,可以涌过以下方法维权:1、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2、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中裁或者向法院起诉,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一裁终局的裁决,单位不能起诉的外,其它裁决任何—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3、通过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手段维权。用人单位如果有能力支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并且达到一定的金额,劳动者可以积极的向劳动行政部举报并诸求协助报案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工程机械欠款可以怎么办
工程机械欠款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举报。
无故拖欠工资是违法的,且拖欠机械费是属于劳动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一般是属于劳动争议,不是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但如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节严重的,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注意,没合同找工资条、工卡、打卡记录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相关要求规定:
1、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各地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2、制定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用人单位不得以实行计件工资为由拒绝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得利用提高劳动定额变相降低工资水平。
3、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农民工和其他职工要实行同工同酬。
-
劳动纠纷:应聘过程中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297人看过
-
工资纠纷:离职工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86人看过
-
拖欠劳务报酬属于合同纠纷
104人看过
-
农民工欠薪是不是属于劳动纠纷
287人看过
-
劳动纠纷是否属于聘用合同争议
288人看过
-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有没有法律规定
206人看过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 更多>
-
-
合同纠纷劳动争议是属于拖欠工资还是胜诉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劳动力派遣合同涉及两个法律关系,即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与劳动合同关系。对内而言,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有劳动合同关系。对外而言,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有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劳动力派遣合同的履行把三方形成的劳动关系
-
变型拖拉机货是否属于机动车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5属于,变形拖拉机是企业非法生产和销售的机动车,部分地方以拖拉机的名义登记。这类车辆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安全风险大,交通事故多,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知要求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登记变形拖拉机,有效遏制增量,找出现有基础,建立查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堵塞安全监督漏洞,建立公安、农业机械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重点对变形拖拉机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变形拖拉机及其驾驶员的各种违法行为
-
劳动争议:工资拖欠是否属于该范畴?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01劳动纠纷包括拖欠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 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 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 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
-
工资要领是否属于劳动合同纠纷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021、要工资属于劳动合同纠纷。 2、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本法的立法宗旨,包括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那么对于支付劳动报酬就属于用人单位的义务,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并且该法第一条特别强调了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要工资可能发生在劳动关系的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中,也属于劳动合同的内容。 用人单位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索要工资: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