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后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索赔
交通事故的索赔有这些途径:
1.当事人可以请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
2.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3.当事人可以向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处理。
二、交通事故赔偿多少
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3.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4.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抚慰金。
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车辆交通事故索赔的渠道有哪些
180人看过
-
受伤后需要如何进行交通事故索赔
212人看过
-
交通事故索赔协商不一致如何进行法律仲裁
198人看过
-
想要知道如何索赔交通事故吗?
454人看过
-
如何进行诉讼赔偿非道路交通事故
311人看过
-
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离婚问题
161人看过
-
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如何进行索赔, 交通事故发生损害索赔的技巧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6你好根据你提出的问题遇到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应从下面几方面进行索赔:1、保持冷静,记录肇事车辆信息。发生事故后,受害人应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确认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车辆,并记录肇事车辆号牌、车型、颜色等,防止肇事车辆逃逸。为了防止出现套牌事件,最好让当事人能够留在事发现场。2、不得擅自扣留造成事故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受伤者亲属、朋友或案发地附近的群众,切莫私自扣留车辆、人质,或哄抢车上物品
-
什么叫交通事故保险的条件,如何进行交通事故索赔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9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应首先弄清保险索赔的条件。事故车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属于投保车辆的损失; (2)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3)不属于除外责任; (4)属于必要的合理费用。 保险事故发生后,除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外,还应按《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派人报案,则应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按要求填写"出险通知书";如来不及
-
交通事故后索赔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该如何进行索赔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17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应首先弄清保险索赔的条件。事故车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属于投保车辆的损失; (2)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3)不属于除外责任; (4)属于必要的合理费用。 保险事故发生后,除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外,还应按《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派人报案,则应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按要求填写"出险通知书";如来不及
-
出现交通事故后,平安保险如何进行索赔维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4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应首先弄清保险索赔的条件。事故车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属于投保车辆的损失; (2)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3)不属于除外责任; (4)属于必要的合理费用。 保险事故发生后,除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外,还应按《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派人报案,则应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按要求填写"出险通知书";如来不及
-
交通事故经过鉴定判刑后如何索赔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7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指因交通事故造成损失,肇事者向受害者、保险公司对承保车辆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所依据的标准。第1种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造成了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信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对超过责任信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安全交通法规时,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