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事权利私力救济内涵的认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22:31:07 494 人看过

没有救济没有权利。〔1〕救济不仅是当实体权利发生纠纷时为实体权利提供解决纠纷或冲突的途径,而且使实体权利的合法实现或使实体义务的普遍履行成为可能。私力救济是人类最原始的救济方式,伴随着权利的冲突而出现。国家产生后,公权力机关诞生,基于国家统治管理的需要,基于原始私力救济之血腥、同态复仇的一面,对民事权利私力救济以严格的限制,甚至一度以公力救济取代之。但如今,民事权利私力救济再次兴起,并在现实社会的纠纷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被人形象地喻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结果。

民事实体法中的通说认为:民事权利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相对应,指权利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依自身实力通过实施自卫或自助行为救济被侵害的民事权利。对私力救济的内涵我们应当做出如下认识:

(1)救济的基本内涵

救济意味着权利冲突或纠纷的解决,其核心目的是实现合法权利,并保证法定义务的履行,从而可以使规范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救济在制度形态上体现为救济制度,在行为形态上它是保护权利的救济行为,在权利形态上它是与原权相对应的救济权,在工具形态上它是保障合法权利的手段、方式。救济其实就是形式化与实质化相结合的一个维护权利的动态过程。

(2)私力的含义简析

私力相对于公力而言,是指人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对侵权行为进行制止,可以是依靠直接的暴力对抗行为,例如正当防卫和自助行为,也可以是借助间接的暴力对抗行为,例如紧急避险,因而制止危害行为是通过权利主体自身的暴力对抗行为来完成的,即以恶去恶,救济具有直接性、对抗性、单向性。如果诉诸公力救济,则救济具有间接性、裁决性、双向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0日 11: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权利相关文章
  • 物权私力救济犯罪吗
    物权私立救济不犯罪。物权私力救济是当事人对自己的合法物权被他人侵犯时所实施的一种合法保护权利的方式,既然是合法的就不会违法犯罪的行为,但如果权利人在进行私力救济的过程中侵犯他人的也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一、财产权与物权区别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值的,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二、欠钱不还人跑了怎么办如果说,当事人之间就该债权债务关系有事先约定好的有效争议解决方式,
    2023-03-06
    159人看过
  • 对信托财产的权利救济
    信托终止后,出现受托人违约时,权利归属人即有权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一般地,出现下列情况时,即视为受托人违约:第一,受托人未在信托终止后将信托财产移交给信托财产权利归属人。上面所说的乳品信托计划案即属于此种情形。该事件中,虽然信托计划尚未到期,但已出现了受托人无法按期返还信托财产的情形。第二,受托人移交的信托财产的形态不符合信托文件的约定。如果信托文件约定移交的信托财产应是股权,而受托人实际上移交的却是货币,即使二者价值相等,仍构成受托人违约。第三,受托人移交的信托财产的价值不符合信托文件的约定。关于权利归属人对信托财产的权利的救济,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债权救济和物权救济。信托终止后出现受托人违约时,权利归属人可以向受托人提出请求,要求移交信托财产或赔偿权利归属人因信托财产的灭失或毁损而受到的损失。如果受托人不当处分了信托财产,权利归属人也可行使撤销权,但该撤销权的行使以第三人有恶意或重大
    2023-04-24
    72人看过
  • 认识我国法律中对人身权的涵义解析
    人身权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涉及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安全的自由度。它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身权是指公民在合法范围内所享有的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自由,它与财产权相对应,虽然不具有财产内容,却能引起财产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第37-40条对这四项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们也属于自由权的内容。广义的人身权则是一个囊括涉及公民个人生存和发展空间安全,且带有人身性质的诸法律权利的集合概念。从我国对公民人身权利的立法来看,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监护权、代理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权、知识产权、环境权等。其中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人身权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它有三层含义:(1)主体依法享有其人身性质的权利且对之具有自主决定
    2023-06-05
    200人看过
  • 法人财产权的权利内涵
    法人财产权的概念是在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提出的,目的在于描述和界定企业法人与其拥有的财产之间的法律关系。一般而言,法人财产权即可以视为法人所有。法人所有是由作为投资者的股东通过权能转移方式而产生出来的权利,其作用并不是决定财产在法律上的最终归属,而是为了使法人作为主体能够在交易中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和责任。法人财产权实际是规范投资者、经营者各自权利义务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其概念与制度体系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法人财产权属于产权范畴,从整体讲属于共有性质,即各共有人对共有财产共享权利,共担义务。只要共有关系存续,共有人就不能划分共有财产中各自的份额。只有当共有关系消灭、分割财产时,才能按股份获得各共有人应得的份额。——法人财产权产生的根源是投资者通过向公司法人投资,将原来实际拥有的现金、实物等现实产权,转化为股权,而将投入资产除终极所有权外的占有
    2023-03-29
    63人看过
  • 环境民事侵权的救济
    1、侵害范围的广泛性。环境,属于人类所共有。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其中某一要素遭到破坏或污染有可能使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因此,环境民事侵权的对象往往是相当地区范围内不特定的多数人或物,而且还有可能涉及到人类的后代。2、侵害时间的长期性。环境民事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侵害结果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而且还不容易被发现。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财产所造成的损害一般要经过数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被发现。有些污染物甚至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对周围人群的人身或财产造成侵害。一般的侵权行为一旦侵害人停止实施,其侵害就停止了。但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是持续不断的,不会因侵害行为的停止而立即停止,而要在环境中持续作用一定的时间。总之,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地危害后果的潜伏期相当长,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3、加害行为的利益性。环境民事侵权始终与经济发展相伴随,污染环境的行为往往是
    2023-04-16
    106人看过
  • 民事诉讼权利救济方式有几种?
    (一)、法律救济所谓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方式或者类法律方式对当事者受到损害的权利进行救济。笔者以为,法律救济方法主要包括司法救济、仲裁救济和行政司法救济。(二)、司法救济司法救济,又被称为司法机关的救济或者诉讼救济,指的是人民法院在权利人权利受到侵害而依法提起诉讼后依其职权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补救。司法救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救济范围具有广泛性;第二,救济方式具有受动性;第三,程序具有法定性;第四,结果具有强制性;第五,效力具有终局性。正是因为司法救济具有以上特点,所以我们将司法救济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最正式的权利救济方式,发挥着社会减压阀与平衡器的作用。司法机关依靠一系列公正且严谨的程序以及法官的人格魅力和职业专长,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其中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这是包括行政机关在内的其他机关所难以比拟的。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司法救济被称为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构成现
    2023-06-03
    137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民事权利
    相关咨询
    • 民事权利的救济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20
      1、公力救济(适用民事诉讼法)。公力救济是权利人通过行使诉权,诉请法院依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程序保护自己权利的措施。 2、自力救济。自力救济是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制他人扞卫自己权利的行为,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自卫行为又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 自力救济只有在来不及援用公力救济而权利正有侵犯的现实危险时才允许被破例使用,以弥补公力救济的不足。
    • 专利侵权的认定与救济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3
      专利侵权的认定: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其中,形式要件主要有: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其情节轻重的依据。 构成专利侵权的实质要件,也就是技术要件,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 主要有以下几
    •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内涵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6
      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国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过去仅分散见于《商标法》、《专利法》以及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依据:《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中,并没有将其认定为独立的犯罪类别。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 民法总论常识1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3
      民事权利能力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义务责任的资格,凡欠缺民事权利能力者,以其名义所从事的民事活动肯定归于无效。 (1)胎儿:在自然人出生之前即胎儿状态的,以胎儿名义从事的行为无效。唯一例外:遗腹子的继承特留份。特留份:区分出生时为活体、出生时为死体及活着出生旋即死去三种情形(2)出生时间的认定:依次为户籍→医院出生证明→其他证明。 (3)死者:保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及折射到死者近亲属的
    • 【】面对逃跑如何救济权利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0
      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不讲信用的合作伙伴,携款潜逃,严重损害我们的利益,并且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一、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人保或物保),在债务人逃跑时可以依据担保向担保人主张权利或者执行担保财产,以此保障自身利益。二、值得注意的是,债权是有一定的时效,债权人须在时效内主张自己的债权,否则将会失去胜诉权。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