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小产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4 11:11:06 461 人看过

《劳动法》中虽然没有详细规定,但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有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是照发的。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产假可以请的假

产前假: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如上海市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保胎假: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

晚育假、晚育护理假

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3日 04: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假相关文章
  • 劳动法现行规定产假有哪几种
    产假的具体分类标准:产假:98天+80天奖励假+15天/30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产前假: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其他。劳动法婚假有什么规定婚假在法律层面没有规定,只是在行政法规和各地区规范性文件中。根据1980年2月20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中规定酌情给予婚假1至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可以根据路程给予路程假。婚假天数全国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北京、上海婚假天数是10天,浙江3天,河南21天,江苏为13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
    2023-08-12
    470人看过
  • 没有陪产假违反劳动法吗
    没有陪产假违不违法,需要看该公司所在省份有没有出台关于陪产假的相关法律文件。如果出台了相关法律文件,公司没有给陪产假那就是违法了。如果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文件,那不给陪产假就不存在违法一说。多数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中规定男方陪产假一般是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但是也有长达30天的陪产假。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制度各单位也都不尽相同,奖金福利不变。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2022-02-07
    393人看过
  • 女职工的产假假期劳动法有哪些规定
    女职工的产假假期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产假待遇规定有哪些女职工孕期待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等原因降低工资,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六条,女职工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减少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可以适应的劳动。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并应在工作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孕妇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工作时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
    2023-08-10
    224人看过
  • 产假标准劳动法规定产假最新规定
    产假的具体分类:1、产前检查的假期: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2、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3、基本产假:98天+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4、其他。法律相关规定流产假标准法律相关规定流产假标准:女员工如果怀孕未满四个月流产的,可以依法享受十五天的产假;如果怀孕满四个月流产的,可以享受四十二天的产假。在产假期间正常发放工资和奖金。对于流产所需的医疗费用,可以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假期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3-07-28
    186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产假多少天,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我国的《劳动法》中没有对产假的天数进行规定,只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向职工发放工资。关于女职工产假的规定,规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4-04-30
    74人看过
  • 《劳动法》婚假规定是怎样的?《劳动法》婚假规定变动有哪些?
    一、《劳动法》婚假规定《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新《劳动法》婚假规定是一个指导性的规定,具体适用起来则根据《计划生育条例》中的详细规定。婚假工资: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
    2024-01-24
    317人看过
  • 劳动者休病假多久有规定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一、病假工资的计算1、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
    2023-02-24
    128人看过
  • 产假政策解读:劳动法中的产假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一般有关于产假的四个规定,具体如下:1、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2、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4、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劳动法规定的产假期间的工资《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第三,产假,生育津贴。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2023-07-08
    68人看过
  • 劳动法2017规定陪产假到底有多长
    2022劳动法关于陪产假的规定如下:1、陪产假的时间期限(1)上海陪产假为10天。如上海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生育的夫妻,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10天。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2)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北、江西、广东、海南、重庆、贵州、青海等省份陪产假为15天。如山西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生育的夫妻,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15天。陪产假期间,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待遇。(3)湖南、四川两地陪产假为20天。如四川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生育的夫妻,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20天。陪产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4)内蒙古、广西、宁夏陪产假为25天。如广西规定: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享受产前检查陪护假5天。女方分娩后,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25天。夫妻双方在子女零至三周岁期间,每年分别累计享受育儿假10天。(5)安徽、陕西两地陪产假根据夫妻是否异地
    2023-08-04
    136人看过
  •  劳动法中规定的产假种类有哪些?
    产假可以分为四类,包括产假、产前检查、产前工间休息和授乳时间。其中,产假最长3个月,产前检查和产前工间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5天,授乳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产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产假:98天加上15天的产假(针对难产和多胞胎生育的额外产假),以及15天的产假(针对每多生育一个婴儿的额外产假);2.产前检查:女职工在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3.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4.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产前检查包含哪些产前检查是指在孕妇怀孕期间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检查,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和安全。产前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产前筛查:通过检测孕妇的血液、尿液等样本,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遗传性疾病或异常情况,如唐氏综合征等。2. 产前诊断:通过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方法,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以明确是否存在某些
    2023-10-27
    301人看过
  • 流产请假规定劳动法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女职工可以享受15天产假,对于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其可以享受42天产假。产假是指在职女性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产假时间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应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流产请假扣工资吗流产休假不应当扣基本工资,可以对绩效奖、出勤奖进行酌情扣减,劳动者没有工作不能产生效益,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折扣绩效,如果用人单位要求满勤才发出勤奖,劳动者虽然合法请假,但毕竟不是真正出勤,用人单位可以扣减出勤奖。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属于劳动者的合法收入,用人单位不得非法扣减。《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
    2023-08-08
    287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半年有年假吗
    一、劳动法规定半年有年假吗半年是没有年假的。1、《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2周。"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二、年假计算方法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2023-05-28
    487人看过
  • 劳动法年假中有几天是有规定
    年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一、年休假制度的规定有哪些年休假制度的规定如下:1、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国家法定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3、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4、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5、其他。年休假一般指年假。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二、带薪休假是工资福利么带薪休假是工资福利。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
    2023-06-24
    321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产检假有哪些相关规定?
    《新劳动法》规定:怀孕第1—6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申请生育指标,以及生产培训等。怀孕第6和第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怀孕第8个月,可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产检假的计算我国对于女职工的劳动制定了特别的保护规定:产检假,用于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因此,孕妇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上诉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去医院进行正常的产检。计算方法是:怀孕第1—6个月,每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以及健康培训等;怀孕第6—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怀孕第8个月,每月可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每月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温馨提示您,定期做好产检,能更好地了解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变化和发育情况。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注意饮食和休息,进行适当的活动,为能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做好基础!产检假要开证明吗产检假在法律上没有规定
    2023-05-01
    303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假
    词条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产假
    相关咨询
    • 产假期间没有工资劳动法有没有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10
      产假期间劳动者未参加生育保险,没有工资不合法。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劳动者,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 产假没休完上劳动法有规定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1
      依据劳动法及其法律解释,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劳动者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依法享有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工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故该公司应当按照王女士产假前正常劳动期间应得的工资支付其产假期间的工资。由于绩效工资、房补、交通补助、通信补助列入工资单内,属其产假前正常劳动期间
    • 小产假国家有没有规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5
      关于小产假国家规定,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您的情况不是超生,而是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应当适用计划生育方面的法律法规。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即只要国家有关于计划生育关于假期的规定,您就可以享受。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二款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这里并未区分是否已经生育孩
    • 劳动法法律法规对节假日加班有没有劳动法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8
      《劳动法》中对加班工资的规定如下: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即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日工资基数的150%,休息日是日工资基数的200%,国家法定休假日的日工资基数的300%。 节假日加班工资也
    • 劳动法定的病假有没有按劳动法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事假:我国劳动法规对事假工资无具体规定,事假一般按照假期的天数扣除相应的日工资,即:月工资÷21.75×事假天数=应扣除的事假工资。病假: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任何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期。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