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犯罪客体是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是行为人以盗窃、收购等方式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上是故意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其他条目定罪从重处罚。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后怎么判刑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后判刑如下:
1、下列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信息、通讯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
(4)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讯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500多条可能影响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
2、下列情形,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3)数量或者数额达到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4)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泄露公民信息的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374人看过
-
非法获取他人通讯录构成哪个罪?
223人看过
-
获取个人信息多少条构成犯罪
186人看过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情形有哪些?
214人看过
-
非法获得居民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意思
260人看过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有哪些构成要件
21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义是什么,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取保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0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是否能取保候审,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构成要件的规定是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3侵犯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一是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国家安全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与安全。当今世界仍存在许多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因此,保证国家秘密的安全,不仅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而且有可能影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此外,国家秘密还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全球"技术战"、"贸易战"日趋激烈的今天,获取他国秘密已成为国际科技竞争、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二是国家保密制度。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符合哪些基本广东在线咨询 2023-05-30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1、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是故意; 3、客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和公民的身份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是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
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08《刑法》中没有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个罪名,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情形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1-06-1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