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有多少预备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8 10:30:38 463 人看过

电信诈骗有预备犯。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电信、通信工具等对他人实施欺骗的行为,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电信诈骗数额达到较大的,会构成刑事犯罪,预备犯就是指预谋实犯罪活动,但并未真正实施犯罪活动的人犯,而电信诈骗是属于诈骗罪的一种,电信诈骗是有预备犯的。

一、电信诈骗的钱可以退还吗

电信诈骗的钱可以退还。电信诈骗的钱属于违法犯罪所得,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产,应当追回或者责令退还;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二、电信诈骗属于侵权吗

电信诈骗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并不是属于侵权的行为,电信诈骗数额达到较大的,会构成诈骗罪。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三、涉嫌电信诈骗银行卡解冻具体需要什么手续

涉嫌电信诈骗银行卡解冻需要手续如下:

1、银行工作日时,持卡人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银行卡到银行网点;

2、填写银行卡解冻申请表;

3、柜台工作人员办理相关手续,确认冻结原因;

4、工作人员确认冻结原因是否已经处理完全;

5、确定持卡人解决冻结原因后;

6、解冻完成。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电信诈骗相关文章
  • 诈骗罪到底有没有犯罪预备
    诈骗罪有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从上面的条件来分析,诈骗罪是有犯罪预备的。【案例】2008年7月15日,曲靖市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夏某生以该公司的名义与以昆明某公司名义从事业务的被告人李某强电话约定购买钢材后,夏某生按李某强的要求于同月20日从个人银行卡转账21万余元存入李某强个人银行卡账户,李某强收受货款后逃匿柬埔寨。李某强归案后赔偿全部货款和经济损失费3万元并取得谅解。【判决】鉴于李某强能如实供述罪行、积极赔
    2023-08-02
    61人看过
  • 诈骗罪能不能有犯罪预备
    律师解答:有。诈骗罪有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如下: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犯罪预备主要有两种情况:1、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2、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3
    57人看过
  • 电信诈骗预防方式有哪些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涉及到网银业务的,要格外小心。4、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开展侦查破案。二、网络诈骗的几种表现形式(一)利用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1、冒充即时通讯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聊天好友借钱,如果对方没有识别很容易上当.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需要您特别当
    2023-03-13
    277人看过
  • 电信诈骗多少钱算犯罪,诈骗犯罪数额认定标准
    一、电信诈骗多少钱算犯罪电信诈骗金额达三千元以上即可进行立案。1、目前在我国《刑法》里并没有电信诈骗罪这一项罪名,关于电信诈骗构成犯罪的,一般都是按照诈骗罪量刑规定进行处罚,通过电信诈骗的手段达到一定的犯罪金额时,就可以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2、《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明确了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诈骗犯罪的发案形势,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为3000元。根据《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3、《解释》第二条将电信诈骗行为规定为可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规定了5种情形酌情从严惩处: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
    2024-04-07
    175人看过
  • 电信诈骗的犯罪成本有多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电信诈骗罪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可按照诈骗罪的标准进行处罚。电信诈骗的量刑标准包括:行为人诈骗数额较大的,判处管制、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数额巨大的,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并没有规定电信诈骗罪,但可以按照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进行处罚。诈骗罪即电信诈骗的量刑处罚有:1、行为人诈骗数额较大的,判处犯罪分子管制、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行为人诈骗数额巨大的,判处犯罪分子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行为人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处犯罪分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是没收财产。电信诈骗5万左右要判多少年1、电信诈骗5万元,数额巨大,涉嫌诈骗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
    2023-06-30
    289人看过
  •  国外电信诈骗犯罪被判处多少年?
    该段内容描述了通过电信网络实施诈骗罪行的刑罚规定。根据犯罪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刑罚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逐渐上升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款或没收财产。在三年以下,通过电信网络实施诈骗罪行的,通常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若犯罪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则判处3至10年有期徒刑,并罚款;而若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则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款或没收财产。 【素材】国外电信诈骗犯罪判刑标准是怎样的?素材中提到的国外电信诈骗犯罪判刑标准并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针对电信诈骗犯罪,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罪名: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虚假信用罪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使他人遭受财产损失的行为。在许多国家,电信诈骗属于诈骗罪,具体刑罚取决于涉案金额、欺骗程度以及受害人的损失
    2023-08-26
    123人看过
  • 现在电信诈骗多少万了成立犯罪
    一、现在电信诈骗多少万了成立犯罪1、利用电信网络中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可能涉嫌犯了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2、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二、公安机关追回诈骗案的赃
    2024-01-06
    349人看过
  • 预防电信诈骗的建议
    目前银行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1、制造虚假的中奖信息,以收取“个人所得税”或“手续费”为借口让用户汇款骗走钱财,或骗取客户提供短信验证码转走账户资金。2、以金钱为诱惑进行买卖账户交易,用于在各个网络贷款平台申请信用贷款。3、误点击进入钓鱼网站导致账户余额不翼而飞。4、银行卡盗刷,利用磁条卡可复制的缺陷,盗取卡片信息转走资金等。会计调账的小技巧有哪些1.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忌用记账凭证不仅是登记明细账的根据,也是汇总登记总账的根据。在同一记账根据的基础上,如果总账未记错,只是某一明细科目记错了数字,如果为更正这一明细科目差错,而采用了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势必影响总账发生变动,即将原来的正确数更正为错误数。如果记账凭证正确,只是登记入账时发生误记,导致总账和明细科目金额的不一致,在月末结账前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2.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妙用有些过账笔误如金额误记,借贷双方数额相同
    2023-07-18
    224人看过
  • 电信诈骗的预防措施
    电信诈骗的预防如下:1.接到电话,不管对方是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断电话。2.接到电话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断电话。3.接到电话一谈到是公检法等人员一律挂断电话。4.所有短信,只要让点链接的,一律删掉。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冒充商家公司厂家等各种形式进行诈骗。《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06
    167人看过
  • 诈骗电话预警系统上线,预防电信诈骗全民参与
    9月7日,内蒙古首个诈骗电话预警系统开始面向内蒙古范围内的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提供预警服务。用户开通使用后,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任何手机终端均可无门槛使用。当手机用户接听或拨打被诈骗电话预警系统录入的涉骗号码时,用户的手机屏幕就会同步显示这样的信息:内蒙古公安提醒您,该号码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请谨慎接听!据介绍,该系统依托大数据技术,将公安机关接报的涉骗电话号码录入系统,并进行技术拦截和标记。同时,该系统还可以针对一定时段诈骗分子使用的“170”“171”虚拟运营商号段,以及使用“400”号码冒充金融保险等公共服务号进行诈骗的情况,设置拦截预警。目前,该系统中已标记诈骗电话4亿多个,日均活跃诈骗电话230万个。电信诈骗不仅需要国家机关的打击,同时,大家也要做好以下几点,全民参与。1、“一不”: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
    2023-11-19
    373人看过
  •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1、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2、特别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冒充航空公司进行退改签机票、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冒充淘宝、商家客服进行退款,此类电话基本为诈骗;3、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4、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钓鱼拦截,木马程序。一、个人信息权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是什么个人信息权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是在网络世界或者是其他的情况之下,经常会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具体措施1、公共场合WiFi不要随意链接,更不要使用这样的无线网进行网购等活动。如果确实有必要,最好使用自己手机的3G或者4G网络。2、手机、电脑等都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对木马程序的扫描,尤其在使用重要账号密码前。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病毒查杀,并及时更新安全软件。3、来路不明的
    2023-03-14
    356人看过
  • 预防电信诈骗怎么办
    法律综合知识
    要防止遭受电信诈骗的侵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遇到与银行卡相关联的电话时,务必果断切断联系;对于那些通过电话、互联网以及短信等媒介提出转账汇款请求的陌生人,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拒绝听取他们的声音,轻信他们的承诺,更不能向其提供任何存款或汇款信息;当接到电话谈到有可能获取奖项的情况时,应立即切断通话;一旦收到的短信内容涉及需要点击链接,应立即删除此条短信;对于任何以170为开头号码的来电,也应坚决不予接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3
    91人看过
  •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及电信诈骗
    预防网络诈骗的方式有:1、接到诈骗电话后,向有关部门咨询再作定夺,切勿听信他人的指示随意汇款;2、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以汇款或转账的方式购买网上的商品;3、遇到以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招聘的,一定要通过正规进行咨询。一、qq诈骗报警有用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规定的关于诈骗的罪名很多,除了普通的诈骗罪外,还有金融方面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诈骗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诈骗的手段也是形形色色,不断升级。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犯罪的越来越多,qq诈骗就是其中之一。这类犯罪一般都是普通的诈骗罪,如果在使用qq时遇到财物被骗取的情况发生,一定要及时报警。同时保存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等。公安机关会通过相关线索利用专业的技术进行侦查活动。最后,我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随意相信
    2023-03-04
    197人看过
  • 诈骗罪存在犯罪预备吗
    诈骗罪有犯罪预备。为了犯诈骗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构成诈骗罪的犯罪预备。诈骗罪属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有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的不同形态。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律规定诈骗罪犯罪预备怎么量刑属于犯罪预备的也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8-14
    310人看过
换一批
#网络侵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电信诈骗,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话和信息的方式,捏造虚假的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非接触式诈骗,从而诱导受害人转账或者打款的犯罪行为,属于诈骗罪的一种。 电信诈骗量刑标准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可依法判处诈骗人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 更多>

    #电信诈骗
    相关咨询
    • 电信诈骗中犯罪预备的特征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7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
    • 给别人电信诈骗犯罪预备处罚怎么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5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此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 络漫宝电信诈骗电话多少电信诈骗电话多少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9
      电信诈骗将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诈骗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涉案金额特别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电信诈骗犯罪预备处罚怎样的,会被判刑的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5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此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 保险诈骗公司有犯罪预备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1
      保险诈骗有犯罪预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保险诈骗罪的,为了实施保险诈骗行为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则是保险诈骗罪的预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