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我国异地起诉经济纠纷
被告人在异地该起诉对方的方式如下:
1.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如果被告人在异地,只是暂时性的,异地不是经常居住地时,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2.如果被告在异地属于经常居住地,那么原告应当向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经济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起诉和受理,起诉才可能引起诉讼程序,使诉讼活动开始;
2.审理前的准备,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
3.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审判一般应当公开进行;
4.判决和裁定,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二、经济纠纷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以下资料:
1.起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等;
3.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等。
三、经济纠纷起诉通常耗时有多久
经济纠纷去法院起诉一般是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如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审结完毕;如果是适用普通程序,则需要在六个月内的时间结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四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则 第二十五章 送达、期间 第二百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限制。
-
经济纠纷能不能异地起诉?
491人看过
-
异地经济纠纷在原告还是被告地起诉
361人看过
-
在异地遇到经济纠纷怎样才能起诉?
228人看过
-
我国经济纠纷几年起诉无效
402人看过
-
我国经济纠纷案如何量刑
260人看过
-
异地民事经济纠纷起诉的技巧
425人看过
-
请问在哪可以起诉异地经济纠纷?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211,只要当事人递交起诉状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就应当受理案件。法院对案件的受理只审查是否对案件有管辖权,不管是属于哪省当事人。2,因经济纠纷引起的诉讼,应当到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3,《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
-
到哪里起诉异地经济纠纷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41,只要当事人递交起诉状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就应当受理案件。法院对案件的受理只审查是否对案件有管辖权,不管是属于哪省当事人。2,因经济纠纷引起的诉讼,应当到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3,《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
-
经济纠纷在异地起诉需要什么手续?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4经济纠纷可以在外地起诉,只要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即可,人民法院就会予以受理,而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的范围以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人民法院立案了,则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
-
起诉异地经济纠纷需要去哪里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41,只要当事人递交起诉状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就应当受理案件。法院对案件的受理只审查是否对案件有管辖权,不管是属于哪省当事人。2,因经济纠纷引起的诉讼,应当到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3,《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
-
在我国经济纠纷案件应该如何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3一、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二、经济案件的处理主要有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以解决纠纷的方法。仲裁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2、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组织; 3、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