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因此,如果个人工资中包含上述部分列项的内容,可申请减免税收。
沈阳五险一金个人工资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个人缴纳1%、公积金个人缴纳7%(生育和工伤保险只有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总计你个人应该缴纳684.00元到手的工资是3116.00元,已经低于3500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养老险个人8%,医保个人2%,失业个人1%,住房个人8%-12%(以下以12%计算)重大意外和生育险是公司出的,三险一金比例=8%+2%+1%+12%=23%允许税前扣除。具体金额应该以当地标准为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
申请工资个人所得税免税:相关流程与要求
129人看过
-
免税个人工资条件
209人看过
-
申请工资免税的新方法
366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免税申请如何写
148人看过
-
纳税人申请减免税的条件资格
337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减免申请两个孩子
95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工资超5000如何申请免税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8免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免除全部应纳税款。免税一般可以分为法定免税、特定免税和临时免税三种:(1)法定免税。是指在税法中列举的免税条款。这类免税一般由有税收立法权的决策机关规定,并列入相应税种的税收法律、税收条例和实施细则之中。这类免税条款,免税期限一般较长或无期限,免税内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特定免税。是根据政治、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和贯彻税收政策的需要,对个别、特殊的情况专案规定的免税条款。这类免税
-
个人所得税免税申请如何写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5下载安装税务APP,安装成功后,单击个人中心注册/注册。进入登录界面,点击登录,点击脸部识别认证登录,输入手机号码、密码,进行登录认证。注册成功后,登录APP,点击首页,继续教育,页面弹出提示框,点击准备完成,进入填写。减持一共6项,这6项都是一样的操作方法。页面弹出对话框,查看手机号码、邮箱、地址,无误后,点击下一步,页面跳转,点击继续教学类型选择框。点击延续教学类型选择框后,选择相应的学历资料
-
纳税人放弃免税权后几个月不得申请免税上海在线咨询 2024-05-17纳税人放弃免税后36个月不能申请免税,具体内容如下:1、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照国家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2、放弃免税权应当从长远利益考虑。纳税人放弃免税权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放弃免税权声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自提交备案资料的次月起按现行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
个体工商去哪申请3万免税广东在线咨询 2023-05-26一、个体工商去哪申请3万免税 在当地税务局去申请。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 其中,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二、法律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包含个体工商户、其他个人、企业和非企业性
-
纳税人如何申请减税、免税?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2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