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说明
1、生产企业应按当期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后的所有出口明细填报本表,对单证不齐无法填报的项目暂不填写,在“单证不齐标志”栏内做相应标志,单证齐全后销号;对前期单证不齐,当期收集齐全的,可在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时填报本表一并申报,在“单证不齐标志”栏内填写原申报时的所属期和申报序号;
2、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应在备注栏内填注zB标志。退税部门人工审单时应审核规定的特殊退税凭证;计算机审核时将做特殊处理;
3、对前期申报错误的,当期可进行调整。前期少报出口额或低报征、退税率的,可在当期补报;前期多报出口额或高报征、退税率的,当期可以红字(或负数)数据冲减;也可用红字(或负数)将前期错误数据全额冲减,再重新申报蓝字数据。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值有差额的,也按此规则进行调整。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可在下期用红字(或负数)冲减出口销售收入进行调整(或年终清算时调整):
4、第1栏“序号”由4位流水号构成(如0001、0002…。),序号要与申报退税的资料装订顺序保持一致:
5、第3栏“出口报关单号码”为12位编码,按报关单右上角9位编码+o+两位项号(01、02…。)填报;委托代理出口货物此栏可不填;
6、第4栏“出口日期”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日期;
7、第5栏“代理证明号”按《(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编号+两位项号(0l、02…。)填报;
8、第6栏“核销单号”为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号码,与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已列明的收汇核销单号码相同:
9、第7栏“出口商品代码”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商品代码;
10、第8栏“出口商品名称”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商品名称:
11、第9栏“计量单位”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中的计量单位;
12、第lO栏“出口数量”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商品数量;
13、第11栏“出口销售额(美元)‘’为出口发票上列明的美元离岸价,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按规定扣除运保佣费;若为其他外币成交的折算成美元离岸价填列;若出口发票的离岸价与报关单等凭证的离岸价不一致时,应附有关情况说明;
14、第l2栏”出口销售额(人民币),‘为美元离岸价与在税务机关备案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离岸价;
15、第13栏“征税税率”为出口商品法定征税税率;
16、第14栏“退税税率”为出口商品代码库中对应的退税率;
17、第15栏“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按第12栏×(第l3栏一第14栏)计算填报:
18、第16栏“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按第12栏x第14栏计算填报:
19、第17栏“海关进料加工手册号”若出口货物为进料加工贸易性质,则将对应的进料加工手册号码填入此栏,据此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20、第18栏“单证不齐标志”缺少报关单的填列B,缺少核销单的填列H,缺少代理证明的填列D,缺少两单以上的,同时填列两个以上对应字母。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收入明细表如何填报
439人看过
-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应该怎样申报
247人看过
-
生产性企业出口货物申请免税的程序
199人看过
-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是怎么计算的
304人看过
-
学会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164人看过
-
如何填制房地产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示例
396人看过
保险费是指当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当保险财产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或人身保险中人身发生意外时,保险人均要付给保险金。保险费由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构成。... 更多>
-
免税货物如何填报增值税报表?河南在线咨询 2024-08-281、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填写在纳税申报表中第6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 2、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第9栏“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
免税企业申报表怎样填写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7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应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不填写本栏次。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增值税免税额,应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8栏“小微企业免税额”。
-
-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怎么计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5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税务机关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主席令[200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