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权是有绝对性和支配性的民事权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8:04:06 194 人看过

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妨害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民事主体在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可依法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机关予以保护。

人身权是一种支配权,其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自主行使该权利,而无须他人的协助。如自然人对自己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可直接进行支配,并且在支配这些权利时不需要特定的义务人予以协助。

人身权作为一个法学概念,既可指人身权利,又可指人身权法律制度。就其人身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作为人身权法律关系,它是指民法因调整人身关系而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人身关系在民法上的体现。而作为人身权法律制度,它规定有关人身权问题,调整人身权法律关系,为人身权关系的产生、实现和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行为标准。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妨害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民事主体在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可依法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机关予以保护。

人身权是一种支配权,其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自主行使该权利,而无须他人的协助。如自然人对自己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可直接进行支配,并且在支配这些权利时不需要特定的义务人予以协助。

人身权作为一个法学概念,既可指人身权利,又可指人身权法律制度。就其人身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作为人身权法律关系,它是指民法因调整人身关系而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人身关系在民法上的体现。而作为人身权法律制度,它规定有关人身权问题,调整人身权法律关系,为人身权关系的产生、实现和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行为标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5: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权利相关文章
  • 什么是第一性权利和第二性权利?
    第一性权利与第二性权利的区别是,第一性权利义务是原有权利义务,第二性权利义务是在第一性权利被侵犯时而产生的。性权力指个人由于拥有性资源而具有使他人服从其意志的能力。性权力作为一种权力类型,而具有权力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质。性权力具有非强制性。这是与一般权力相异的,性权力完全是一种利益,一种诱导,是权力的受动者为了获得性利益而心甘情愿地服从性权力拥有者的意志。不服从性权力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但也不会得到奖赏和利益。性权力的行使本质上是一种交换,性权力的拥有者付出了性资源,性权力受动者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作为交换,在现实生活中,自由意志有了更多的具体内容,包括金钱,政治利益等。隐名股东的权利与义务隐名股东的权利与义务所谓隐名股东,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与隐名股东对应者,通常被称为显名股东。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应当依据其出资形成确定两者的法律关系,但最常见的是委托关系。对于
    2023-07-17
    186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的平等性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的平等性民事诉讼的基础在于确保当事人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分为两大领域:诉讼权利和法律适用。1.诉讼权利的平等意味着无论当事人的身份如何,他们享有的起诉、辩护、申请执行等权利都是相同的,这也包括了诸如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等程序性权利;2.当事人在法律适用上也享有平等,即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摒弃对当事人社会地位、种族、性别等方面的一切偏见,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二、诉讼权利的平等制度的重要性1.诉讼权利的平等性是民事诉讼公正性的重要保障;2.每个当事人无论其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或者身份背景,都应拥有平等的诉讼权利;3.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构成了法律平等的核心,确保了诉讼过程的公正。三、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法律适用的一致性要求:1.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所有当事人一视同仁,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2.无论当事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公民、法人或组织,在法律的适用上都必须得到公平对待。这一
    2024-02-05
    425人看过
  • 妻子在性方面有拒绝的权利吗?
    妻子有权拒绝性义务。法律上并没有将婚后性生活作为夫妻任何一方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是如果妻子拒绝性生活导致你们夫妻之前情感出现破裂的,丈夫一方可以提出协议离婚,如果妻子不同意的可以进行诉讼离婚,但是如果妻子不同意强硬实施性行为则属于强奸。离婚后妻子有义务帮丈夫还债吗离婚后,妻子有义务帮老公偿还夫妻共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
    2023-07-16
    327人看过
  • 法人财产权是有限授权性质的权利
    法人财产权来自于投资人。投资人向企业法人投资的目的是营利,是将财产交给法人经营和承担民事责任,而不是将财产拱手送给了企业法人,所以法人财产权是有限授权性质的权利,进一步说是法定授权、定向授权、有限授权、特殊授权。授权的内容就是:投资人要将投资财产的占有权交付法人;接受投资的法人可以根据投资人授权将所接受的投资财产用于经营,无条件的用于承担法人自己的民事责任。既然是有限授权,那就是还有所保留。投资人授予法人的权利是法人财产权。投资人没有授出的,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权利就股权。两者都是不完整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主要体现投资财产所有权的外在形式,股权则主要代表投资财产所有权的核心内容。一、法人财产权和股权的相互关系:(一)股权与法人财产权同时产生,它们都是投资产生的法律后果。(二)从总体上说股权决定法人财产权,但也有特殊和例外。因为股东大会是企业法人的权利机构它做出的决议决定法人必需执行。而这些决议
    2023-04-11
    340人看过
  • 离婚女性是否有权利分配财产?
    提出离婚的女性也可以分配财产。男女双方都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不会因为谁提出离婚而剥夺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分割财产时,夫妻双方一般先协商如何分割财产。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法院判决如何分割。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婚后财产一方可以遗嘱分配吗夫妻一方只对处理自己的财产,对于另一半的财产是无权处置的,即使处置了,也是无法生效的。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所谓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具体主要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各
    2023-07-07
    141人看过
  • 配偶权是绝对权还是相对权
    配偶权属于人身权,具有绝对性。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份权,其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表现出配偶权的双重特征。所以侵害配偶权的主体不仅是有配偶之另一方,还有配偶之外的第三者。作者着重对侵害配偶权的配偶另一方及第三者的法律制裁方法,以及对受害之配偶一方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途径做简要论述。妻子有配偶权吗妻子有配偶权。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夫妻享有的配偶身份权利,其他人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具体包括夫妻双方各自享有平等的姓名权,夫妻双方都有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且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都有生育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023-07-31
    414人看过
  • 民法典人身侵权怎么定性
    一、民法典人身侵权怎么定性人身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行为的违法性。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但执行职务的行为,正当防卫的行为,紧急避险的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因其不具有违法性,故不为侵权行为。(2)损害事实。既包括对财产权利的损害,也包括对非财产权利的损害。对财产的损害可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害是指可得利益的减。(3)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4)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
    2023-06-19
    109人看过
  • 著作权的人身权具有永久性吗?
    一,著作权的人身权具有永久性吗?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特点/性质:1、著作人身权整体的不可转让性;2、不可剥夺性;3、个别权能的可继承性(如发表权);4、著作人身权的永久性。二,著作权的含义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保护。1、著作权的人身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2、著作权的人身权利包括对作品的署名权
    2023-04-29
    122人看过
  • 专利权人享有哪些排他性的权利
    专利人具有的排他性权利一,就是独占权。它的出现明确以法律的形式说明了专利拥有者可以自行处理属于他自己的专利创造。这个权力只能是个专利的发明者所有,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亵渎的。一旦亵渎,那就是侵权了。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政府是非常看重这方面的权利的。而且法院对这种侵权行为的处罚也是十分之重的,所以我们的国家。也应当西方国家学习这种法律制度。排他性权利2,转让权。我国法律规定了专利拥有者可以随意的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并依法获得自己应得的专利费。我们必须要把这个转让和一般的授权区别开来,两者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排他性权利3,专利授予权。比如美国的高通,它几乎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主导权,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手机很多都是用它的处理器,几乎到达了一个垄断的地位,所以说他一旦发现有别的手机厂商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私自用他的处理器或者他其他的相关技术的话,最重要的一点是并且商用了,那么高通将会把他告上国际法
    2023-04-19
    345人看过
  • 荣誉权的性质是身份权
    谈:荣誉权究竟是人格权,还是身份权,抑或兼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双重属性,大有争议。我认为荣誉权的基本属性是身份权。其理由是:第一,荣誉权的来源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权,而是基于一定事实受到表彰奖励后取得的身份权。人格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固有权,是民事主体基于出生或成立的事实而取得的权利,从始至终由民事主体所享有,不得撤销或剥夺,因为民事主体丧失了人格权,就丧失了作人的资格。荣誉权不具有固有权的属性,一是,非生而享有,非有卓著的成绩不能取得;二是,不仅如此,尚须由机关或组织正式授予荣誉,而非仅依自己的行为而取得;三是,不仅可以经一定程序而撤销,某些荣誉还可依法定程序而判决剥夺,荣誉一经撤销或依法剥夺,荣誉权人即丧失荣誉权,不再是荣誉权主体。荣誉权的非固有性,表明它缺少人格权的基本属性,而正与身份的非固有性相合,因而不是人格权而是身份权。第二,荣誉权的基本作用不是维护民事主体人格之必须,而是维护民事主
    2023-06-13
    390人看过
  • 行政机关不宜享有对民事纠纷的终局性和排他性裁决权
    原告TMT贸易有限公司诉被告广东省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商标所有权纠纷一案,①首先涉及的法律问题是,该案是应当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还是应当由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法作出终局行政裁定。原告认为该案属人民法院管辖,被告则持相反意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支持了原告的意见,依法作出确权判决,确认被告注册的三个商标专用权归原告所有。本案实际上触及到了行政机关是否有权裁决民事纠纷,以及这种裁决是否具有终局性和排他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行政机关依法审理和裁断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民事纠纷,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一个普遍特征,它有利于方便、经济、快捷地解决民事纠纷,稳定社会秩序,减轻法院负担。但另一方面,行政机关裁决民事纠纷的活动既不能剥夺公民、法人自主选择由法院审理民事纠纷的权利,也不能剥夺法院对民事纠纷作出最终判决的权力,即行政机
    2023-04-24
    221人看过
  • 商标注册人的性质和权利是什么
    证明商标的注册人的义务是:1、不得在自己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该证明商标;2、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该商标的,应当与另一方订立书面协议,并向商标局备案;3、需要对该商标进行修改,应经商标局审查核准;4、证明商标的注册人的其他义务。商标注册人的权利商标注册人的权利主要是指对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对该注册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商标专用权应当包括:1、使用权:商标注册人有权在其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和服务上使用该商标,在相关的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商标。2、独占权: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3、许可使用权:商标注册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形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4、禁止权:对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擅
    2023-08-12
    367人看过
  • 著作权中的人身性权利包括什么内容
    著作权保护的人身权主要有四种,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权。但是要注意,这里并不包括所谓的使用权。不能将使用权一起划归到著作人身权当中。著作人身权包括: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一、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有什么区别?1、归属不同。著作人身权只能由作者或者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而著作财产权不仅可以由作者或者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也可以归著作权继受主体所有。2、保护期不同。除发表权外,作者终身享有著作人身权,没有时间的限制。作者死后,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可依法由其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国家的著作权保护机关予以保护。一般认为,它不能转让、剥夺或继承。而著作财产权具有严格的保护期限。在著作权的有效期限内,作者的著作财产权可以依法继承、
    2023-02-28
    305人看过
  • 人格权对财产性利益的保护
    一般人格权的客体是一般人格利益,这种一般人格利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从具体内容上分,一般人格利益包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但这些人格利益不是具体的人格利益,而是高度概括的人格利益。这种概括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1、是一般人格利益本身的概括性,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都不能化成具体的人格利益,也不能成为具体人格权的客体。2、是一般人格利益是对所有一般人格权客体的概括,任何一种具体人格权的客体,都可以概括在一般人格利益之中。因此,一般人格权才成为具体人格权的渊源,由此产生并规定具体人格权。人格权的性质1、主体普遍性一般人格权的主体,是普遍主体。一般人格权仅自然人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不享有一般人格权,且公民和公民之间之间一律平等。不能从抽象且不具体的人格权独立、自由和尊严加以掩饰,这样只会将现实法律与人格权疏远,并且加剧社会个人主义彰显和罪责形态的意识出现,事实上,人格权的实质并不能
    2023-07-03
    395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民事权利
    相关咨询
    • 民事权利中绝对权有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29
      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它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任何人,即任何人均负有不妨害权利人实现其权利的义务。绝对权的主要特点在于,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权利人不须借助义务人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绝对权的主体一般不必通过义务人的作为就可实现自己的权利。各种人格权、知识产权、继承权、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等都属于绝对权。 一是积极方面,即支配特定的财产或利益,不需要他
    • 女性的人身权利受到的保护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30
      网友提问:妇女的人身权利受到哪些保护解答: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妇女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
    • 物权的绝对性怎么理解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18
      物权的绝对性是相对于债权的相对性而言的。绝对权就是对抗一般人的权利,其效力范围涉及一切人,又称对世权。相对权即要求特定人的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其效力范围仅涉及到特定之人,又称对人权。物权的排他性一方面是指物权具有不容他人侵犯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指同一物之上不得同时成立两个内容不相容的物权。
    • 人身性权利可以继承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1
      某些被继承人不可转让的人身性权利,如受扶养赡养的权利,领取养老金、退休金、病残人员补助金等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
    • 斡旋是属于对认为有权利事件不利害性的人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3
      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和证据来分析,建议委托律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