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法界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16:33:42 375 人看过

所谓经营者集中,又被称为企业合并、企业集中、企业结合,是指经营者所发生的资产、管理人员或生产经营等经营者组织或支配权的集中行为。

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1)导致主体资格发生变化的经营者间的合并;

(2)取得其他经营者足够数量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实质性资产;

(3)经营者之间通过委托经营、联营等方式形成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4)经营者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其他经营者的人事。

在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反垄断法意义上的经营者集中与企业法意义上的企业合并(或企业兼并)在内涵和外延上均有不同,不可混淆。

企业法上所称的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通过取得财产或股份等形式被一个新的企业所取代或合并成一个企业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被合并企业法律人格的变化,企业法对企业合并行为进行规范主要是为了确立企业在合并时应遵循的准则和程序,以维护企业合并的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稳定。而反垄断法意义上的经营者集中,不仅包括企业法上的企业合并,还泛指一个经营者对其他经营者产生支配性影响的所有形式,包括取得其他经营者足够数量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实质性资产、经营者之间通过委托经营、联营等方式形成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经营者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其他经营者的人事等。即不论是资产转移还是经营控制,只要经营者的经营权实质性的转移,形成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即有可能成为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可见,反垄断法关注的并非被集中经营者的法律人格是否发生变化,而在于“企业合并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市场经济力量的集中和合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关注企业合并后是否创设或强化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其目的在于维护一个均衡的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确保市场主体间的充分有效的竞争。

(二)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进行规制的目的和方式不在于禁止,而在于控制。

不管哪种形式的经营者集中,对竞争的影响都是双重的,既有促进竞争的市场功能,也有损害竞争的天然倾向。有些经营者集中本身具有改善市场竞争条件,促进有效竞争的功效,如增强竞争力的经营者集中,而有的经营者集中会导致垄断,破坏市场竞争结构,阻碍甚至损害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功能,如获得或巩固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集中。因此,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的控制是以该经营者集中损害或限制了市场竞争为前提条件的,不损害市场竞争的经营者集中的行为不受反垄断法的限制或约束。反垄断法并不禁止经营者集中,只是禁止可能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集中。

(三)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的控制主要针对经营者的横向(水平)集中,对于非横向集中相对宽容。

根据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竞争影响的效果和程度来划分,经营者集中可分为横向(水平)集中和非横向集中,非横向集中又可细分为纵向(垂直)集中和混合集中。横向集中是指因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或者提供同类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的经营者的集中。这种集中会直接减少相关市场内现实竞争者的数量,对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支配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直接危及市场竞争,因而成为各国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纵向集中是指处于不同生产或销售环节的经营者之间的集中,即产品或服务交易的上、下游经营者之间的集中。这种集中的实质是将市场交易内化为企业内部关系,即以企业管理代替市场交易,相对于横向集中危害并不突出,只有当纵向集中形成当事经营者对相应市场进入障碍时,才可能成为反垄断法关注的对象。混合集中是指不同行业领域的经营者之间的集中。这种集中有利于实现经营者内部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与横向集中相比,混合集中对市场结构影响较小,对市场竞争影响也不大,各国反垄断法对其控制亦较为宽松。可见,不同类型的经营者集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对竞争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也不相同,受反垄断法控制的程度也不一样。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横向集中是各国反垄断法的主要规制对象,而对于非横向集中,各国则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03: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经营者相关文章
  • 反垄断法草案不再规定经营者集中的具体申报标准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周婷玉、艾福梅)鉴于各方面对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意见不一致,24日进行第二次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不再规定经营者集中的具体申报标准。反垄断法草案初次审议稿规定,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在全球范围内上一年度的销售额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并且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上一年度的销售额超过8亿元人民币的,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地方、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对这一条规定提出不同意见:有的认为申报标准定得过低;有的认为申报标准不宜定得过高;有的建议分行业规定不同的申报标准;有的建议在申报标准中增加经营者所占市场份额等指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同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认为:申报标准定得过低,企业合并动辄就要申报审批,不利于国内企业通过兼并做大做强;申报标准定得过高,又不利于防止因过度集中形成垄断。鉴于各方面对申
    2023-06-07
    381人看过
  • 《反垄断法》中相关市场的界定探讨
    1引言《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施行。《反垄断法》被誉为经济宪法,在第一条中规定了它的主要任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依据《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是《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首次否定并购案。这个裁决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下面,笔者将通过这次并购事件并且结合美欧国家反垄断法的具体实践,对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2产生此次并购案争议的原因分析2.1相关市场的定义不明确?诚如博登海默所言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当前我国《反垄断法》对相关市场的定义并不明确。《反垄断法》第
    2023-06-07
    380人看过
  • 如何认定经营中集中的垄断行为?
    经营者集中的含义和表现形式:本法第20条以列举方式对经营者集中予以限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是指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机关以及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各种行为。1.主体。此处的行政机关是指除国务院之外的任何政府机关。2.行为方式及其要件。(1)地区封锁。我国反垄断法第33条至第35条规定了地区封锁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一,限制商品在地区间自由流通。这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的下列五类行为:一是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施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二是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
    2023-05-01
    408人看过
  • 反垄断法: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将被严惩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邹声文张宗堂)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是经济生活中一种最常见、最典型的垄断行为,往往造成固定价格、划分市场以及阻碍、限制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后果,对市场竞争危害很大,为各国反垄断法所禁止。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规定,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最高将被处以上年度销售额10%的罚款。草案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固定、维持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的;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联合抵制交易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草案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尚未实施垄断协议的,可以处200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
    2023-06-07
    292人看过
  • 反垄断行为经营者范围是如何的
    在《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经营者认定也是垄断行为认定的先决问题。立法上规制的垄断行为,主要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三种,三种行为的实施主体都必须是经营者。但何为经营者,如同《反不正当竞争法》一样,《反垄断法》的界定也是模糊的。因此,有必要将立法规定具体化,确立经营者认定的一般标准,用以指导《反垄断法》的执法与司法实践。一、《反垄断法》对“经营者”的界定《反垄断法》之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对经营者作了如下界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这里,营利性被看作经营者的首要特征,但现实中经常出现非营利性组织或个人被起诉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案例,典型的主体如学校、行业协会甚至政府部门等。这些主体的行为能否被认定为经营行为而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解尚不一致,分歧焦点在于经营者是否应当具备营利性特征。如果坚持经营者必须具有
    2023-06-14
    254人看过
  •  垄断经营罪如何界定和判断?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 如果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达成了垄断协议, 反垄断执法机构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同时还会对其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十的罚款。如果经营者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如果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了垄断协议,反垄断执法机构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没收其违法所得,同时还会对其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十的罚款。如果经营者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
    2023-09-25
    167人看过
  • 商务部颁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明确反垄断审查程序
    编者按:11月27日,商务部为规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明确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出台了《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全文如下:【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文号】商务部令2009年第12号【实施日期】2010-01-01《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已经2009年7月15日商务部第2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陈德铭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明确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商务部是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执法机构,承担受理和审查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具体执法工作。第三条在商务部立案之后、做出审查决定之前,申报人要求撤回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除放弃集中交易的情形外,申报的撤回应当经商务部同意。撤回经营者集中申报的,
    2023-06-07
    89人看过
  • 《反垄断法》重要概念的界定
    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最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名词的概念及内涵,同一个名词在不用的法中有不同的内涵,本文将简单介绍《反垄断法》中的重要名词经营者和相关市场。1.经营者《反垄断法》所称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有关规定,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但是,这里的其他组织,不同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上所称的其他经济组织,实践中,其他经济组织往往以是否领取营业执照为必要条件,没有营业执照的就不属于经济组织。而《反垄断法》中所说的其他组织,则不必局限于是否有营业执照。同时,反垄断法上所说的经营者,并不要求其是否以营利为目的。2.相关市场市场是指从其特征、性能和价格等出发,相互可以替代的一组产品的生产或者销售的地理区域。这组产品的范围被称为产品市场,生产或者销售这组产品的地理区域被称为地域市场。相关市场是经营者开展市场竞争
    2023-06-07
    173人看过
  • 论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禁说起
    中国商务部于今年3月18日就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案反垄断审查作出了禁止的裁决。商务部禁止此项收购的依据是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即以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为由禁止此项经营者集中。从这起案例中,可以推知反垄断法的政策趋向、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实际运作,从而为将来可能的收购行为提供指引。一、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审查必要性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企业合并、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或者通过订立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此为需要申报的经营者集中的定性规定。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第三条则对需要申报的经营者集中的定量作出了规定: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或者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
    2023-06-07
    288人看过
  • 特许经营协议中存在的反垄断法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必然具有知识产权的特性,尤其是独占性。学界普遍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由国家赋予知识产权人对其智力成果的独占权,其目的是保护创新激励,促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之所以与垄断发生密切的联系,成为反垄断法关注的问题,乃是因为知识产权的价值性和稀缺性。权利人掌握了这种资源,当然会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加以开发和利用,而这种对智力成果独占性生产和销售所产生的市场力量就会产生一种市场支配力(或者说自然垄断力),这是由于规模经济性或资源稀缺性而形成的一种自然垄断。目前多数国家并不关注垄断状态(市场支配力),但是关注垄断行为。只有当权利人在行使自己权利的过程中利用其优势地位不合理地限制竞争时,也就是滥用这种垄断状态时,才会引起反垄断法的关注。由于特许经营本质上是一种合同关系,根据合同自由的原则,特许权人就可以在合同中为特许经营人规定各种义务,这样特许协议中就可能包含一系列知识产权
    2023-06-07
    369人看过
  • 反垄断法全文中如何认定垄断的行为
    垄断指少数大资本家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关于我国反垄断法建立的建议正如前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我国急需制定反垄断法,建立独立的和高度权威性的垂直领导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迄今我国学者对反垄断机构的组织机构、性质、职能、及实施手段提出了详细的建议,比如周昀博士认为,我国的反垄断机构应当具有广泛的行政权、准司法权和准立法权,应当是“审执合一”的统一体。[1]本文主要在原告诉权的完善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的发挥反垄断法对经济性垄断及上述行政性垄断更好的进行规制。(一)原告资格问题确立适当的反垄断诉讼原告范围是有效发挥反垄断法实现机制的作用的前提,不适当的扩大原告资格范围既不能有效的发挥反垄断诉讼的作用,不利于
    2023-07-21
    479人看过
  • 反垄断法中的垄断协议有哪几种
    一、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横向间的垄断协议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变更)价格协议,是指相互竞争的公司通过协议、决定或协同行为,确定、维持或改变价格。固定价格的形式很多,有协议向某些或全部客户收取特定的价格;协议共同提价;协议计算价格的标准或公式;协议统一折扣或消除折扣;协议减价的程序;价格是市场竞争中的敏感问题,固定价格协议也是严重的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各国反垄断法都首当其冲地予以禁止,根据他国实践来看,一旦企业价格密谋和固定行为被确证,其有无有效损害结果已不再重要,只要有证据证明,即可认定固定价格协议成立。2、划分市场。是相互竞争的公司通过画地为牢的方式,取消彼此的竞争。其表现形式有,以地理区域为界(一个经营于城市的西部,一个经营于城市的东部,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以客户群为界(一个服务老人产品,一个服务于青少年产品);以商品功能为界(一个专供专业用商品,一个专供于非专业之用)。划分市
    2023-06-02
    190人看过
  • 《反垄断法》以谁的名义“反垄断”?
    反垄断法本来是用来对付垄断者高价格、低质量的行为的,但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消费者前所未有地享受着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不断提高的质量。一些竞争对手,日子越来越难过,便转而向政府寻求行政帮助。最近政府几宗针对微软、英特尔、Visa与万事达卡的反垄断诉讼,始作俑者都不是消费者,而是被告企业的竞争对手。这个现象令人忧虑。自由竞争才是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呼吁有关当局撤消那些证据不足的反垄断起诉。——美国240位经济学家给总统的公开信谁在推动反垄断?最近两周,有两条关于反垄断的新闻同时引起媒体的关注,其一,是即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意外的是这部法律在竞争充分的汽车市场引起一场激辩,挑起者,是各品牌的授权经销商;其二,是欧盟对Intel公司提出3项反垄断指控,指控书明言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主要竞争对手AMD公司的利益。两场反垄断的推动者,前者是商业伙伴,后者是竞争对
    2023-06-07
    156人看过
  • 经营者的垄断行为包括哪些
    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律师补充: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垄断协议的规定:(一)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二)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三)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四)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五)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六)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七)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反垄断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
    2023-05-06
    393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营者
    词条

    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消法》上的经营者,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1、经营者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的提供... 更多>

    #经营者
    相关咨询
    • 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当中的第二十三条经营者向国务院反垄断机构申报集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8
      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当中的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集中,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报书; (二)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 (三)集中协议; (四)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五)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申报书应当载明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预定实施集中的日期和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事
    • 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实施集中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应当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没有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经营者违反规定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反垄断法所称经营者和相关市场的相关对象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2
      答:《反垄断法》所称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营者”界定了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是独立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类主体,从主体性质上看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从营业性质上看包括生产者、经销者和服务提供者。 《反垄断法》所称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相关市场”界定得越窄,作为被调查对象的经营者的市场份额
    • 经济法中所说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和反垄断审查是是个个意思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09
      经济法中所说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和反垄断审查不是一个意思,所谓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根本目的是为了反垄断,具体如下: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是基于商务部部门规章,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配套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和审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
    •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后可以作出哪些决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2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后可以作出的决定共有四种,分别为对经营者集中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和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