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认识错误,也称违法性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受怎样的处罚,有不正确的理解。这种不正确的理解或是由不知法律规定或是由误解法律所引起的。法律认识错误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假想犯罪
所谓假想犯罪,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并不构成犯罪,但行为人误认为构成犯罪,即刑法理论上通常所说的“幻觉犯”。这是一种法律上的积极错误。假想犯罪又可分为三种情形:其一,行为人实施了一般违法或违反道德的行为,而误认为是犯罪。比如行为人与现役军人配偶通奸,误以为是犯罪而向司法机关投案,但实际上刑法并没有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其二,行为人实施了某种正当行为而误认为是犯罪。比如行为人把意外事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误认为是犯罪而向司法机关投案。其三,某种行为过去是犯罪,但现行法律不再认为是犯罪。这些情形理应不成立犯罪。因为判断和认定行为性质的依据是法律,而不是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既然某种行为刑法并没有将其规定为犯罪,那么就不能因为行为人认为是犯罪而成立犯罪。
(二)假想不犯罪
所谓假想不犯罪,是指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是犯罪。这是一种法律上的消极错误。比如,行为人嫖宿未满14周岁的幼女发,误认为自己只是嫖娼,不成立犯罪,却不知道法律规定嫖宿未满14周岁幼女的,成立犯罪。法律上消极错误的场合,行为人希望并追求他所认识的行为结果的发生,但是欠缺违法性认识,对此能否成立犯罪故意,在刑法理论上存在着争议。我们认为,根据法律的规定,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只要求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危害性,而没有要求行为人明知行为及结果的刑事违法性,也就是说刑事违法性并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因此欠缺违法性认识并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换言之,假想不犯罪原则上不能因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法律性质的误解而不负刑事责任,以防止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后,以不知法律为借口来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是,例外的情况是,行为人确实不了解国家法律的某种规定,从而影响行为人对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应当排除犯罪故意,行为不成立犯罪。
(三)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
即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但对其行为触犯了刑法所规定的何种罪名,应当被处以怎样的刑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比如,行为人盗窃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的重要零件,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毁坏危险,依照法律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但行为人却误认为构成盗窃罪;行为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行为,依照法律应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行为人却误以为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行为人对法律的这种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司法机关应当按照其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定罪量刑。
-
普法小常识-----纠正生活中的错误法律认识
309人看过
-
盗窃数额认识错误
214人看过
-
事实认识错误分类
414人看过
-
认识错误如何定罪
312人看过
-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具体表现为什么
137人看过
-
对离婚的错误认识
411人看过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
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抽象认识错误, 抽象认定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问题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7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这种情况分为: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和因果关系错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
-
盗窃数额认识错误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6首先,犯罪行为人对盗窃数额的认识发生错误,不影响盗窃罪的定罪。但是,可能会对量刑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刑法》的规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及“数额特别巨大”乃是指被损害法益的实际价值,而不是按照行为人所认识到的价值来定数额较大、巨大还是特别巨大。所以说,在主观认识价值与财物实际价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按财物实际价值认定;但在主观认识价值与财物实际价值相差巨大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
-
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手段错误与方法错误是一个意思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6不是手段错误是指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本来会发生危害结果,但行为人误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手段错误根据行为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1、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因而不能成立故意犯罪;如果有过失,则成立过失犯罪;如果没有过失,则属于意外事件。 2、行为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行为人本欲使用会发生危害结果的手段,但由于认识
-
想象竞合犯和刑法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认识错误的区别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7流年暗换,时光渐渐老去,沉淀在脑中的印迹,那便是回忆。不曾记得,自己何时喜欢上了仰望天空,偶然间觉悟:只身江湖,却还没有自己的传奇。
-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什么,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06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也就是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行为的法律意义或者事实情况发生的认识错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可分为两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一)刑法上的法律认识错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与事实认识错误相对,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在有关法律性质和法律意义的评价上的不正确认识,又称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也谓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