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能否与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10-31 18:11:55 73 人看过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在职工无过错时,《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过需要满足具体的条件。

案例

【案情简介】:

王某与沈某为同一单位员工,一日王某先是骂了沈某一句,后又先用拳头打向沈某,沈某当时正手握扳手,在厮打中沈某将王某打成双臂粉碎性骨折,沈某因此承担了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王某被认定为工伤,依据该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单位滋事打架者,公司有权辞退,公司依据规章制度开除了王某。

【争议焦点】:

1、工伤职工能否被辞退?

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企业应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待遇,本案中王某能否要求公司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待遇?

3、王某被认定为工伤四级时,王某已经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这时应该如何处理工伤待遇赔偿问题,法律依据何在?

【法律分析】

一、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同时《劳动法》第25条也有类似的规定。

上述规定,赋予了用人单位无限制的法定解除权,即只要劳动者符合上述情形时用人单位即可依法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本案中我们设定该公司的规章制度是依法制定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该公司依据规章制度辞退王某,是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用人单位解除与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在王某被认定为工伤四级后,两个法律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因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是无权解除或终止1—6级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的。此时,应该维护劳动者的工伤救济权还是保护用人单位的法定解除权?

二、笔者认为从现行的法律规定来看应该保护用人单位的法定解除权,理由如下:

(一)用人单位的法定解除权规定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之中,两部法律的效力等级高于《工伤保险条例》。因此,依据《立法法》的冲突适用原则,应适用法律的规定,而不应该适用行政法规。

(二)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也规定:劳动法第25条为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即使存在《劳动法》第29条规定的情况(劳动法29条第一款: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之一的,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第25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从实务情况来看,一般而言,用人单位解除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情形仅发生在职工在单位打架而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此时工伤职工的民事救济权利并非完全缺失,往往由实际侵权的工人对其进行了民事赔偿。

三、停工留薪享有工伤待遇,需要符合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性条件,即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是依然存在着的。此案中,用人单位已经合法的辞退了该员工,因此,王某无法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5: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员工与单位之间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能够采取下列方式来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其他。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如何解除?通过下列方式能够合法地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其他。二、在公司如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可通过以下方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其他。三、常见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是什么常见
    2023-03-22
    72人看过
  • 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发现罹患职业病的是否属于工伤
    一、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发现罹患职业病的是否属于工伤符合法定条件是可以的。因职业病的潜伏期较长,发现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能因为发现的晚就剥夺了职业病患者的工伤权益。1、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义务,导致职工患上职业病,即使劳动关系解除,仍然可以认定为工伤。如果被认定为工伤,职工可以享受相关的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工伤补助金、伤残津贴等。2、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由于工作的性质、条件或者职业活动所致,使劳动者患上的疾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估和控制,并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职业健康检查。3、当职工确诊为职业病后,应当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诊断证明、工作记录等。劳动保障部门将会进行核查和认定,确认该职工的疾病是否属于职业病,以及是否与工作有关。如果被认定为工伤,职工可以享受相关的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工
    2023-12-04
    470人看过
  • 用人单位能否在试用期内解除与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关系
    试用期内怀孕的女员工如果从人德和社会责任的角度持否定态度,是否可以终止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无可厚非。但今天我们只能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境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的治疗(4)孕期女工,生育、哺乳(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女职工怀孕、分娩、哺乳期间的劳动合同不得终止,但本规定还有一个前提,即女职工怀孕期间的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终止生育、哺乳:
    2023-05-07
    88人看过
  • 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能否追索培训费?
    [案例]林某是一家三星级酒店的厨师,1996年12月林某进入该酒店时与酒店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1997年初酒店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港式口味的菜肴市场前景很好,于是酒店派遣林某到香港一家厨艺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在这三个月期间,酒店照常发放给林某基本工资,同时为林某在香港的培训支付了培训费六千元。林某回到酒店后推出一系列港式菜肴果然给酒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8年1月,林某向酒店提出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酒店与林某经过多次协商,林某仍然坚持离开。在林某与该酒店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提前解除合同的一方须承担违约金四千元。林某愿意交纳四千元违约金,但对酒店提出的支付培训费六千元的要求却不同意。酒店向林某追索培训费的做法是否合法呢?[评析]本案的争议在现实生活中较具典型性,用人单位支付了大笔培训费培训本单位职工后,职工却不愿继续为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不仅损失了培训费用,而且往往是为竞
    2023-06-10
    491人看过
  •  残疾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问题
    该政策规定了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时的医疗待遇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方式。同时,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将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一政策旨在保障工伤职工在停工期间的医疗需求,并确保其在康复后得到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保持劳动关系,但不再参与工作岗位。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将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相关标题标题:关于互联网平台非法金融活动的法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非法金融活动也逐渐涌现。这些活动可能涉及到多种法律问题,例如P2P网络借贷、虚拟货币交易、非法集资等。本文将对这些非法金融活动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首先,
    2024-01-13
    308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出具什么证明?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出具什么证明?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6〕354号)第十五条规定:在劳动者履行了有关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作为该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出具什么证明?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6〕354号)第十五条规定:在劳动者履行了有关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作为该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的凭证。证明书应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解除的日期、所担任的工作。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中客观地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职工时应查验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以及其他能证明该职工与任何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方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2023-06-10
    276人看过
  • 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单位有移交档案的义务
    日前,平谷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决定某公司将赵某的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移交就业服务中心备案。2003年7月23日,赵某在一家公司上班。2006年3月初,赵某离开公司。今年4月,赵某口头提出辞职,但一家公司不同意。8月3日,赵某通过特快专递向一家公司寄出辞职报告,8月4日一家公司在邮件上签字。此后,双方因赵某档案调出和社会保险关系发生冲突。赵某于2006年9月5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告知赵某,因赵某的申请不在受理范围内,不予受理。为此,赵某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某公司调出其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某公司辩称,我公司与赵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未经法定程序解除或终止,故无权请求法院解决档案调出和社会保险关系,根据相关规定,赵某应请求仲裁机构先进行仲裁。因此,我们不同意赵的说法。法院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2006年8月3日,赵某向某公司邮寄辞职报
    2023-05-02
    208人看过
  • 在职工不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能否单方解除劳动关系
    一、在职工不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能否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怎样做才是合法解除?在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是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但这种解除必须符合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用人单位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确属于“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二是用人单位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先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岗位,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劳动者
    2023-03-30
    349人看过
  • 工伤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是否有补偿
    工伤后职工自愿辞职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经过伤残鉴定后才有经济补偿,如果没有伤残等级,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一、主动辞职单位是否给予赔偿主动辞职单位没有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对离职补偿金是不同的,就是解除劳动合同也有多种方式,员工自行提出或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补偿金的,员工自行提出,但是是经双方协调一致的,单位要按上年平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员工不胜任工作,单
    2023-02-27
    234人看过
  • 如何解除与单位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终止前这段时期内,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时,因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或双方提出,而提前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单方解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终止前这段时期内,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时,因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或双方提出,而提前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是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用人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但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
    2023-06-10
    484人看过
  • 与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工伤复发治疗怎样处理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受伤职工的二次手术费还是不能一概否定的,如需要取内固定的二次手术费等。劳动者四肢或其他部位骨折了,需要内固定治疗,恢复期会很长,往往在仲裁裁决后才能取内固定,这种伤情是已经发生了的,需要费用支出也是可以预见的,简单地以劳动者已经领取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来否决劳动者取内固定的二次手术费,对劳动者显然不公平,有些取内固定手续费甚至会高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这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就失去了保护劳动者工伤赔偿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对受伤劳动者明确会发生的二次手术费应当纳入工伤保险待遇之中,不能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而终止了劳动者这部分工伤保险权利,切实解决劳动者工伤复发治疗怎么处理的疑惑。仲裁机构解决办法的探求:毕竟有些劳动者的二次手术在裁决时尚未发生,没有具体的医疗费数额可供调解或裁决,为了融合上述两种观点,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建议:1、从工伤发生开始,劳
    2023-02-16
    269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与未鉴定工伤的关系
    工伤未鉴定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遭受工伤,没有依法申请工伤鉴定,单位在职工工伤鉴定期间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在工伤期间员工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在工伤期间的员工能够主动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除过失性辞退外,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
    2023-07-03
    301人看过
  • 女职工在“三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
    1997年5月8日,张女士与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签订有效期限自1997年5月8日至2001年5月7日的劳动合同,后经双方续订,劳动合同有效期限延长至2005年5月7日。从2003年起,张女士因国华公司取消其工作岗位而在家待岗,国华公司按每月545元的标准向其支付工资。2005年3月15日,国华公司书面告知张女士其劳动合同将于2005年5月7日到期终止。张女士以自己处于孕期为由,向海淀仲裁委提出申诉,要求国华公司顺延劳动合同的期限。海淀仲裁委于9月22日作出裁决书,确认国华公司与张女士的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张女士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该裁决已发生法律效力。2006年1月30日,张女士分娩产子。6月,张女士未到国华公司工作。6月27日,国华公司以张女士6月1日至27日期间旷工为由,作出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本人。在庭审中,国华公司未能向法院提交充分证据,证明张女士在劳动合同期内存
    2023-04-22
    299人看过
  • 职工未婚先孕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不能。首先,根据法律规定,任何的用人单位都不能因为公司的女职工结婚、怀孕、哺乳期减少女职工应得的工资、辞退女职工或者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规定中提到的怀孕并没有说是结婚后怀孕还是未婚先孕,可以说,未婚先孕的女职工也是在法律特殊保护范围内的。女职工在与公司签订合同时,公司可能会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而在规章制度中,公司可能会规定女职工如果未婚先孕,公司可以无理由辞退,不需要支付补偿金。这种规章制度显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如果公司以此为由辞退女职工,公司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因为违反法律的规章制度不能作为合法行为的依据,本身就没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2023-06-14
    34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工伤职工劳动关系确认后,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6
      工伤职工中,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至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时止;五级、六级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可以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具体而言: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
    • 工伤六级伤残能否解除劳动关系,工伤职工能否解除劳动关系如何赔偿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7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为六级伤残的,保持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合适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直至退休,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但工伤职工本人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
    • 工伤8级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工伤8级伤残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3
      本人严重违法违纪,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工伤八级属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二)项规定,工伤职工本人严重违法违纪,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可以按第四十四条规定终止合同。其他情形,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不影响依法应当享有的一次性工伤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其中,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一)、(四
    • 单位能协商解除工伤劳动关系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3
      工伤后,如果没有构成伤残的,用人单位是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的,如果构成伤残的,除了劳动者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外,用人单位不得提出解除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
    • 退休的职工能否与劳动局解除劳动关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2
      超过退休年龄的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可 以劳动局处理,但是不能适用劳动法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即在没有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不得终止。一般情况下,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应该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时,与用人单位是劳务关系,在没有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时,应该是劳动关系。 根据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