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持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是怎么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12 00:44:08 478 人看过

根据这一原则,每一股东根据其持有公司股份的多少对公司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由于每一股股份的价值原则上是相同的,因而在决定公司事务时,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简称“多数股东”)便较持有少数股份的股东(简称“少数股东”)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在一般情况下,这并不会产生任何不公正的结果,然而,在某些时候,“多数股东”却滥用这种优势地位,通过控制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途径,在处理公司业务时,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己谋取私利,不顾甚至损害公司以及少数股东的利益。在那些由一个人或少数人控制公司多数股份的公司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在西方国家中,多数股东对于少数股东的压迫或侵害通常被称为“Freeze—ots”(排挤)。

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一些手段:

(1)违反法律或章程故意拖延或拒发股息;

(2)不合理地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支付高额报酬和提供高福利待遇;

(3)用公司的资金为多数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高价租用其财产;

(4)任意罢免或无理阻挠少数股东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5)恶意增加公司资本,迫使少数股东因无力认购新股而使其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

(6)操纵公司股票价格,迫使少数股东低价出售所持股票;

(7)在董事或管理人员非法经营、违反职责而损害公司利益时,无理拒绝以公司名义对他们进行追究;

(8)违反法律或章程的规定,为少数股东参加股东大会附加不合理的条件;

(9)无理拒绝向少数股东提供或隐瞒有关公司经营状况、资产情况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10)利用“恶意兼并”或“短期合并”等手段,将少数股东排挤出去,然后再恢复公司原状;

(11)利用因其职务所获得的内部信息为自己谋取私利。

虽然在西方国家公司中多数股东欺压少数股东的现象十分普遍,但长期以来各国对于是否应当给予少数股东以特殊保护一直犹豫不决,他们担心这样做有可能造成对公司内部事务的过度干预。例如,在英国,早在1843年的“Foss诉Harbottle”案中即确立了所谓“多数规则”(Majorityrle)或“内部管理规则”(Internalmanagementrle)。根据这一规则,如何对待公司董事及管理人员的行为,应以股东大会中多数股东的意志为准;除非经多数股东表决同意,否则少数股东不得仅因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或管理人员的行为违反公司内部细则而对其提起诉讼。在上述著名案件中,被告公司的两名董事将自己所有的土地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公司。由于这两名董事拥有公司的多数股份,因而使股东大会通过决议认可了此项交易。该公司少数股东对这两名董事提出起诉。法官判决认为,既然经股东大会认可,那么对公司造成的损害只能由公司本身而不能由少数股东提出起诉。法官做出这一判决所依据的直接法律原则是公司具有独立的人格,但是其真正的目的在于:

(1)防止个别股东重复地对公司或其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2)避免法院过分干预公司内部事务。现代西方“法律的经济分析学派”更认为,从经济意义上看,公司的经营权较多地集中于小部分人手中,尽量减少少数股东对经营的参与,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更有效率的。一方面,它可以降低股东的监管费用,同时也可以避免个别股东为其个人的短期利益而干扰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例如,当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公益捐赠等活动时,少数股东要比多数股东更容易提出异议。因此,这一学派的学者主张,只要给予少数股东合理的经济补偿,法院便不应对多数股东排挤少数股东的行为进行干涉或制裁。这一主张与该学派民法典理论中“有效违约”(Efficientbreach)的主张如出一辙。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虽有其客观合理之处,但却带有过多的功利主义色彩,它忽视了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乃是维护社会正义和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即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当少数股东(往往是众多的个人投资者)面对多数股东的侵害而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时,必然影响到他们的投资热情和信心,这对整个社会而言,最终亦是不利的。

因此,现代各国公司法在维持“多数规则”这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实体法或程序法,不断加强对少数股东的特殊保护,这已成为现代公司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实体法保护

由于法律传统以及学说体系的差异,各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进行保护的方法和程序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现就英、美及大陆法国家的有关实体法保护措施分别介绍如下。

(一)英国法

最初,英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的保护主要依据普通法。根据普通法,作为“多数规则”的例外,当多数股东的行为构成对少数股东的诈欺(Frad)时,少数股东有权对多数股东提出起诉,追究其侵权责任。随着少数股东受到欺压的现象日益增多,虽然一些法官试图通过对“诈欺”的扩大解释来保护少数股东,但这种方法愈来愈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英国目前更多地通过制定法来达到这一目标。制定法为少数股东提供了以下三种主要的保护措施:

1.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122、124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少数股东可以请求法院下令解散公司。如果法院认定解散公司是正当和公平的,便可下令解散公司。任何少数股东,甚至只有一名股东均有权向法院提出这一要求,但原则上他应当持有公司股份连续达六个月以上。法官对于判定是否“正当和公平”拥有自由裁量权。

在实践中,在下列情况下,法官通常可以判定解散公司是正当和公平的:

(1)公司经营超越其经营范围或其宗旨已无法实现;

(2)公司实际上仅仅是多数股东、董事或经理人员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或“幌子”;

(3)公司被人利用进行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

2.请求法院对“不正当的侵害行为”进行干预

根据英国1986年《公司法》第459—461条的规定,任何股东在他认为公司的经营不正当地侵害了部分股东(至少包括他本人)的权益时,均有权请求法院对这种行为进行干预。在英国1948年的《公司法》中,使用了“欺压”(Oppression)的概念,而1986年《公司法》则代之以“不正当的侵害行为”(Unfairprojdicialcondct)的概念。英国学者认为,前者过分强调多数股东、董事或管理人员的行为性质,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因而在适用范围上较为狭窄;而后者则侧重于上述人员的行为对少数股东所造成的后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因而适用范围较广。英国法官在一项判决中指出,判断多数股东的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的侵害行为”,不应考虑控制公司的人在做出该行为时在主观上是否已经认识到其行为的不公正,而应根据“合理人”标准来判定,即看一个正直、合理的普通人在同等或类似的情况下是否应当做出这种行为。这种法律用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法院扩大对少数股东保护的趋势。但是,英国法院处理此类案件仍然是十分谨慎的。在英国最新的一项判例中,某母公司持有其子公司75%的股份,而且承诺在必要时为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后来,母公司因自身资金紧张而拖欠了大量从子公司采购商品的货款。原告是子公司的股东,同时兼任子公司的董事,他因此与母公司发生了矛盾,母公司便利用其对董事会的影响迫使子公司罢免了他的董事职务。此后该公司的业务出现滑坡,最终被迫清算。Gibson法官在判决中指出,虽然母公司的行为确实损害了子公司,但考虑到它当时的处境,其行为并不属于“不公正”的侵害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1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关于保护少数股东利益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现实中,多数大股东往往利用自己的表决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那么中小股东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中小股东认为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侵害自身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以请求法院确认其无效,违反公司章程或者会议召集程序的表决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由法院撤销公司章程。它的内容在我的网站上有详细的介绍。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的会计帐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帐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要求,说明查阅目的。公司有合理理由认为股东查阅会计帐簿的目的不正当,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书面请求。公司拒绝检查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检查。需要召开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大会临时会议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有权提议召开临
    2023-05-07
    272人看过
  • 少数股东权益受到什么样的保护
    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在决定公司事务时,持多数股份的股东便较持少数股份的股东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如果“多数股东”滥用这和优势地位,便会通过控制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途径,在处理公司业务时,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损害公司以及少数股东的利益。一、侵害少数股东权益的表现形式及存在问题(一)表现形式。多数股东对少数股东的侵害常见以下一些手段:1、违反法律或章程故意拖延或拒发股息;2、不合理地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支付高额报酬和提供高福利待遇;3、利用公司的资金为多数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高价租用其财产;4、利用公司对多数股东控股的其他公司提供贷款优惠或免除债务;5、恶意增加公司资本,迫使少数股东因无力认购新股而使其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6、操纵公司股票价格,迫使少数股东低价出售所持股票;7、在董事或管理人员非法经营、违反职责而损害公司利益时,无理拒绝以
    2023-04-29
    256人看过
  • 股东持股形式是怎么样的?
    一、股东持股形式是怎么样的?(一)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以出资的实际情况与登记记载是否一致,我们把公司股东分为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缴、认购公司出资额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等材料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又称为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人。显名股东是指正常状态下,出资情况与登记状态一致的股东。在本文中有时也指不实际出资,但接受隐名股东的委托,为隐名股东的利益,在工商部门登记为股东的受托人。(二)个人股东和机构股东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三)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以获得股东资格时间和条件等来分,可分为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创始股东是指为组织、设立公司、签署设立协议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认
    2024-01-17
    261人看过
  • 上市公司收购少数股东股份怎样维护权益
    一、上市公司收购少数股东股份怎样维护权益股东平等待遇原则基本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体持有人规则。在公开要约收购的情况下,收购者必须向所有持有其要约所欲购买股份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有的国家的法律,如英国《伦敦城收购与合并守则》第14条还规定,如果目标公司有着不同类别的股份,则对不同类别的股份应作出条件类似的要约。在要约条件改变时,收购者还必须向所有要约人通知要约条件改变的情况。2、按比例接纳规则。进行部分收购时,当目标公司股东承诺出售的股票数量超过收购者计划购买的数量时,收购者必须按比例从所有同意出卖股份的股东那里购买,而不论股东作出同意出卖其股份的意思表示的先后,这与一般证券交易中遵循的“时间优先原则”明显不同。3、价格平等和最高价规则。目标公司股东在收购中平等地享有收购者向任何股东提出的最高价要约,这是股东平等待遇原则最具实质意义的内容。如果受要约人在要约期间内提高收购价格,
    2023-04-27
    374人看过
  • 股东减持股份对股票是好还是坏
    一、股东减持股份对股票是好还是坏股东减持股份对股票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具体取决于减持的规模、时间和市场情况。股东增持意味着会产生大量的买单,大量买单就会使股票上涨,并且股东增持有可能是股东看好股票后续的发展,并大量买入股票,总体来说对股票是利好的。股东减持意味着会产生大量的卖单,大量卖单就会使股票下跌,股东减持有可能说明股东获利出货,或者不看好公司后续的发展,认为现阶段市场对于公司的估值较高,选择减持出场,总体来说对股票是利空的。二、股权和股票是一回事吗股权和股票不是一回事,具体如下:1.数量的区别:股票数量很少,股权数量很多,只要是一个公司,就有股权。2.价值不同:股权本身没有价值,也很难判断价值高低。但是,股票有价值,就是股票的价格。3.流动性不同:股权的流动性不强,很难顺利的买卖,买入容易,卖出难。股票流动性很好,只要股市不发生暴跌,随时可以卖出。4.升值空间不同:好的股权升值空间,
    2023-09-12
    186人看过
  •  少数股东 如何保护?
    少数股东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知情权,查阅公司账簿。董事或者是高级管理人员侵害公司的权益时,股东董事会议以及监事会都不履行自己职责的情况下,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一、股东损害公司利益能如何处理股东损害公司利益建议其他股东行使以下权利,维护公司或自身利益:1、股东可以依法行使知情权,如查阅董事会、监事会会议纪要、账簿等;2、股东可以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议的权利;3、股东可以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4、股东可以依法要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5、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公司及其合法权益的权利;6、股东可以要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并要求清算。二、公司监事会有什么责任公司监事会的责任有如下:1、检查公司财务;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3、当董事、高级管理
    2023-03-04
    439人看过
  • 对小股东权益是怎样保护的,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1、因董事、高管的违法失职给股东造成损害的,股东可以起诉要求赔偿。2、公司经营困难,继续存续会严重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解散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
    2024-05-04
    158人看过
  • 股东替公司代持股份是合法的吗?
    公司不存在股份的,但是可以替个人来进行代持股份。股权代持有以下风险:1、实际出资人难以确立股东身份的风险;2、名义股东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的风险;3、名义股东风险,比如债权人追索,则名义股东需要承担补缴出资的义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权是不受限制的。因此,发生交易的股东没有法定通知
    2023-04-12
    148人看过
  • 股东代持就是合法股份吗
    股份代持是否合法要看情况。如果具备下列要件的,是合法的。1、代持股份的人和实际股东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股份代持协议的内容真实合法;3、不违背公序良俗;4、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股东代持与隐名股东的区别挂名股东也叫名义股东,有时还叫人头股东,通常的表现是实际出资人,邀请若干人同意出借他的姓名或者名称,作为公司的股东,实际上不履行出资的义务,出资的义务由实际出资人去履行,公司的管理也不参与;但是个别情况下则表现为由名义股东出来参与公司的管理,但是要把其分到的股息红利,转给实际出资人,有的实际出资人甚至连名义股东都不是
    2023-07-25
    331人看过
  • 保护少数股东的法理依据有哪些
    现代公司的作用基本有二:一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面纱”。法律之所以赋予公司独立的法人资格,使其具有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目的在于使公司的出资人或股东可利用这一“面纱”,将个人财产作量的分割投入到公司中并以该投入的财产承担有限责任,从而起到减少投资风险,刺激投资的作用。二是股东谋求利益的法律工具。公司作为股东投资经营某项事业时得以利用的法律形式,其有限责任性使投资人能免除后顾之忧,大胆经营以追求更大的利益。可见,现代公司作为为投资人专设的使其在有限的风险下谋求最大利益的法律工具,归根到底,是为股东服务的,保护股东权益是现代公司法的重要宗旨。尽管现代公司尤其股份公司已成为包括股东、公司、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的立体结构体,对股东利益的保护也往往受此利益结构的制约,但股东作为公司所有人的地位并没有因之改变,现代公司的上述基本价值功能也没有改变,对股东包括少数股
    2023-06-12
    411人看过
  • 找别人代持股份,是否受法律保护
    代持股份受法律保护。但是代持股份的相关协议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只对实际出资人与代持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对外应当是代持人承担责任。代持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实际出资人追偿。一、股权代持协议的风险有哪些关于股权代持协议的风险有哪些,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下:1、股权代持协议被认定为无效;2、显名股东恶意侵害隐名股东权益;3、难以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三)》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二、代持股权是否能出售代持股权在经过实际出资人的同意后可以对他人出售。如果名义股东未经允许讲代持股权私自出售,实际出资人有权请求法院认定名义股东处
    2023-03-23
    175人看过
  • 小股东享有什么样的法律保护
    a公司、B公司和C公司分别持有a公司32.26%、35.48%和32.26%的股权。为满足增资需要,a公司于2010年8月7日召开第二次第三次股东大会,并形成决议:全体股东应当按照出资比例自行出资或者引进新股东出资,并于2010年8月25日前完成增资,否则视为自动放弃。a公司反对引进新股东。8月20日,a公司提议召开第四次股东大会,形成会议记录。a公司表示,如果其他股东不能自己出资,可以自己出资。对于增资期限,a公司表示可以按照原时间或本次会议确定的时间出资。B公司和C公司表示,情况已经改变,目前很难确定投资时间。9月20日,a公司召开第五次股东大会,代表2/3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决议。a公司通过吸收合并B公司(B公司与外部公司于2005年9月成立)完成增资。a公司请求确认两次股东大会决议无效,并有权按持股比例优先认购公司增资,对其他股东不能认购的增资有优先认购权。律师认为,a公司虽然按照资本
    2023-05-02
    252人看过
  • 被代持股份股东的权利
    被代持股东权利如下:1、利润分配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2、参与经营管理以及优先认股权,均由代持人代为行使。被代持人的股东权利,实则表示为隐名股东的权利。其权利一般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来实现对公司的管控,但在显明股东行使真正的股东权利时,由被代持股东操控。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一、签订代持股协议则存以下法律风险:(一)合同效力纠纷如果代持股协议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主要是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没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情形的,一般代持股协议是合法的。但是,这种合法也仅限于签订协议的双方之间,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另外,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中国有些产业限制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投资者)投资或者禁止外国投资者投资。如果外国投资者规避中国法律规定,通过股权代持方式进入相关行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此时实际出资者和名义股东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会因违反中国法律规
    2023-03-21
    381人看过
  • 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重要性
    少数股东权益的保障有知情权的保障制度、累计投票制度和表决权的回避制度。股东知情权指的是法律赋予的,股东通过查阅公司的财务报告资料和帐薄等有关公司经营、决策、管理的相关资料,以及询问和上面有关系的问题。表决权回避制度又叫做表决权排斥制度,指的是某一股东和股东大会决议事项有利害关系的时候,该股东或者其代理人不能就该事项行使表决权。公司股东权益遭侵害怎么办公司经营过程中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建议先和公司或其他股东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受侵害股东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包括以下纠纷类型:公司决议撤销纠纷;股东知情权纠纷;请求公司收购股权纠纷;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公司解散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六条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2023-07-01
    26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少数股东对股权有哪些保护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少数股东受以下法律保护: 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大股东人数持股比例是怎样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3
      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百分之五十及以上或者所持有的股份虽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但其持有的股份所具有的表决权,能够对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大股东是指股票占比较大的股东,它表示该股东与其余的股东相比较,它的占比最大。控股股东一定是大股东,但大股东却并不一定是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是指股票占比大到足以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和重大事情的决策的股东。控股股东还分为绝对控股(占比超过50%)和相对
    • 股份公司股东数量是多少的对于股东数量有要求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30
      按照新《证券法》和新《公司法》规定,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没有上限,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时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因为股东人数200人以上的股份公司为公众公司,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
    • 股东的持股数量怎么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2
      1. 持股比例指的是出资额占到总的注册资本金的比例。 2.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持股比例=出资额÷注册资本金 3. 举例某公司原有注册金90万,现在某股东新出资10万元,则该股东持股比例为10÷(90+10)=10%
    • 股东减少股份的数额怎么确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3
      我国《公司法》并未规定增资需要全体股东同意,其实现实中也会有很多股东不同意增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因此进行股权稀释比较通行的方法就是增加注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