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有刑事豁免权
外交人员享有刑事豁免权。外交豁免权适用于任何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临时使节,也包括其有限的眷属在内,例如,配偶、未成年子女及成年未有婚姻之女儿。具体如下:
1.外国驻中国使馆的外交代表以及他们的家属;
2.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
3.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4.持有中国外交签证或者持有外交护照(仅限互免签证的国家)来中国的外国官员;
5.经中国政府同意给予本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的其他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人士。
二、刑事豁免权的特征
1.豁免权是职业特权。豁免权是法律赋予辩护律师的专有权利。刑事诉讼中的其它主体,诸如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则不享有此项权利。豁免权是控辩式诉讼模式的必然诉求,也是实现控辩双方权利平衡的重要保证。
2.豁免权是程序性权利。豁免权只发生在刑事诉讼以及与之相关程序中,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之外的个人行为以及有关言论不受此特权保护。如果律师在执业活动之外所知悉的其它案件的有关事实情况,
3.豁免权是不可放弃权。豁免权是基于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而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实体公正及程序公正,从而实现刑诉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之根本任务。
三、刑事诉讼豁免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辩护律师有权就其在其执业活动中对所知悉的当事人有关事项进行交流,拒绝向司法机关作证且不受拥法律追究。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等。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
外交代表暨刑事管辖豁免中的豁免有哪些?
124人看过
-
外交豁免权是啥,刑事豁免权的特征
229人看过
-
领事有完全刑事豁免权吗
50人看过
-
外交豁免权应由哪些人持有
249人看过
-
被允许豁免死刑的人有哪些
310人看过
-
污点证人的刑事豁免权问题
245人看过
刑事豁免是指特定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的特殊权利,这些权利使他们可以免受某些刑事指控或减轻刑罚。通常,这些特殊人员包括政府官员、议会议员、外交人员等,他们在履行职责时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的风险,因此国家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而给予刑事豁免。... 更多>
-
污点证人有刑事豁免权吗,有哪些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6污点证人是没有刑事豁免权的。凡是知道案情的人都有作证义务,并且证人故意做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要以伪证罪追究刑事责任。污点证人是指犯罪活动的参与者为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与国家追诉机关合作,作为控方证人,指证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实的人。
-
租赁的豁免权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1租赁豁免权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租赁纠纷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它包括作证豁免权和责任豁免权。它是指律师对其在业务活动中得知的当事人的秘密,可以拒绝作证的权利。
-
在我国污点证人有刑事豁免权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当前社会对污点证人(以下主要指我国当前讨论中使用的“污点证人”,即与侦控方合作的同案涉罪者或关联案件涉罪者)的关注,源自于其对难以侦破之重要案件的关键作用,腐败案件是此类案件之典型。而令涉罪者愿意与侦控方合作的机制,集中体现为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协商与交换。该过程以刑事契约理论为基础,其外化形态呈现为一系列刑事责任豁免制度。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没有规定污点证人豁免制度,但该制度的内在精神在一些刑事制度中
-
证人为犯罪嫌疑人有没有刑事豁免权?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4污点证人是指犯罪活动的参与者为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与国家追诉机关合作,作为控方证人,指证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实的人。 污点证人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证人,与一般证人的区别在于,他是犯罪活动的参与者,有犯罪污点,不是清白的人,其行为已具有刑法上犯罪的构成要件。污点证人具有以下特点: (1)污点证人首先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 (2)其犯有符合刑事法规定的罪行,并且是未受刑罚处罚的现实的犯罪; (3)在国家控
-
什么是未成年人刑事豁免权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9未成年人刑事豁免权是指未满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减轻处罚的,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未成年人指未满十八岁的公民。未成年人作为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并加以保护的特殊群体,除享有一般主体都享有的大多数权利外,国家还通过立法在不同的法律中赋予他们许多特殊的权利,旨在体现和落实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的政策。根据我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