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职公司未及时转移社保如何处理
处理方式如下:
1.是参保人员携带本人的身份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参保缴费凭证;
2.参保人员携带参保缴费凭证向转移地的社保机构提出转入申请;
3.转移地的社保机构对参保人员的参保情况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为参保人员办理接入手续。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二、单位没给交社保该怎么办
单位没给交社保的处理办法是:
1.可以到当地的社保局和地税局投诉,寻求行政部门处理。
2.如果社保局对投诉不处理,不作为,可以行政诉讼,起诉社保局,要求对补交社保问题作出处理。去投诉时,要写书面的投诉资料,另外还要将劳动合同、厂牌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复印给社保局和地税局。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三、辞职了社保可以停几个月
离职后社保多久才会停要看当地的社保机构的缴费申报期和缴费时间,离职后原单位一般情况会下个月停止缴费。可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去办理,具体事宜建议咨询社保部门。
辞职了之后,社保最好停缴不要超过三个月。因为一旦超过三个月没有交社保,就需要在之后续交6个月才能够正常地使用医疗保险,但如果社保停缴不超过3个月,那么一般在缴费后的次月就可以恢复医保的使用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n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n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离职公司什么时候办理社保转移
133人看过
-
社保 离职 转移 原公司 没缴
57人看过
-
公司未及时停社保,员工离职后怎么办?
74人看过
-
公司财产离婚时怎么转移,如何处理离婚前财产转移
61人看过
-
离职到外地发展,如何办理社保转移
269人看过
-
离职后重新加入新公司,如何转移社会保险关系?
474人看过
-
辞职时公司如何处理社保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6劳动者辞职的,其缴纳的社保,用人单位是不能全部扣回的,劳动者可以把社保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离职后,原单位从其公司账户内做减员处理,然后劳动者可以自己按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自己继续缴纳社会保险,也可以转到新公司账户内,让新公司继续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与社保类似。如果新公司在外地的,还需要先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
-
离职公司转移社保有什么影响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7涉及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社保年限可以转出吗?1、目前,社保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只有部分地区可以办理异地社包转移,只是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可以转移,其他的还不能办理转移。 2、一个人不可以办理多个社保帐户,更不能在多个参保地参保,就算你办理了多个社保帐户,到时也只有一个有效。其他的社保只算缴费金额,不累积缴费时间。 3、社保费是按申报缴费工资计算的,你申报的缴费工资高,将来退休养老金就
-
如何把社保转移到新公司?河南在线咨询 2023-12-20从原单位辞职后,只需该单位办理退工停保手续,新单位办理用工参保手续,社保关系自动转入新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辞职后社保转移的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02劳动者合法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未及时支付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社保一般单位都会停缴了。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
公司未及时缴纳社保可以随时辞职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09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此为由随时辞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