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遗弃罪的要素概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0:53:57 84 人看过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一、遗弃的对象包括: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

二、遗弃罪的处罚规定包括:

1、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暴力千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公务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4、本最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处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犯罪目的。

《刑法》第261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6: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婚姻自由相关文章
  •  德州污染环境罪刑事构成要素概述
    本罪属于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客体为国家对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主体要件包括:(1)本罪属于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2)犯罪行为必须满足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才能被认定为犯罪。(二)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三)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四)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德州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德州污染环境罪是指在生产、贮存、运输、利用或者处置过程中,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
    2023-11-16
    62人看过
  • 犯罪的概述、要素和种类
    犯罪构成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本罪的要件是,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客观要件是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主体要件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主观要件包括故意或者过失。概念及其构成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是指边防、海关等国家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或边防的正常活动。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海关是进境出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人员有权查阅进境出境人员的证件。人员出境入境时,应向边防检查站出示证件,边防检查站人员对未持有护照等出入境证件、持无效出入境证件、持伪造、涂改、冒用的出入境证件或拒绝交付出入境证件的人员有权不予放行,这是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也是其必须履行的职责。如果海关、边防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
    2023-07-06
    452人看过
  • 论述单位犯罪的构成要素
    四要件:1、主体要求单位是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即要有能够承受刑罚的能力。2、主观方面可以是出于过失,也可以是出于故意。3、客体因为犯罪不同而实际侵犯的法益不同。4、客观方面一定要是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单位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单位犯罪的客体单位犯罪主要分布在刑法分则中的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1条1个罪名)、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7条8个罪名)、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53条79个罪名)、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条1个罪名)、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3条33个罪名)、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3条3个罪名)、第八章。贪污贿赂罪(4条5个罪名)。至此可以看出,单位犯罪的客体因不同的犯罪而有所不同,主要有:(1)国家的安全;(2)社会的公共安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4)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5)社会管理秩序;(6
    2023-07-02
    328人看过
  •  侮辱罪构成要件概述
    刑事责任年龄
    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1. 该罪行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2.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 主体为一般主体。4.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1.该罪行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 刑 法 侮 辱 罪 构 成 要 素 是 什 么 ?强制猥亵、侮辱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的罪名。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构成该罪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素:1. 客体要件: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客体是妇女或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2. 客观方面:强制猥亵、侮辱罪要
    2023-09-27
    56人看过
  •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1)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对于与构成要件要素相对应的客观事实,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知觉的、认识的活动即可确定的要素。如刑法第320条所规定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构成要件为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其中,提供、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即属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2)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需要法官的评价的要素,或者说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活动、需要法官的补充的价值判断的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类:a.法律的评价要素。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私财物b.经验法则的评价要素。入户抢劫中的户c.价值的评价要素。猥亵、淫秽物品等,注意,毒品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3)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的区分:a.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例如,人通常认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但是死亡标准不同,也导致了需要具体判断。又比如,作为盗窃罪的对象的财产,一般认为属于记述的构成
    2023-08-18
    450人看过
  • 共同犯罪构成要求的概述
    共同犯罪构成要件是:1、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2、每个共同犯罪分子的行为都是通过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其个人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3、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职务侵占罪共同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的构成:1、客体是公司的财产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共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的职员;4、在主观方面是共同的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财物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3-07-08
    181人看过
  •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怎样算遗弃罪
    一、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怎样算遗弃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形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二、遗弃家庭成员如何定性遗弃家庭成员的定性:一般应当以遗弃罪定罪。构成遗弃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三
    2021-11-27
    270人看过
  • 毒品犯罪构成要件概述
    隐瞒毒品罪构成要件如下:1、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行为侵害了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3、行为人存在直接故意;4、行为人实施了隐瞒毒品的行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隐瞒毒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毒赃的行为,不仅帮助犯罪分子隐匿罪证,妨害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制裁,而且为毒品犯罪分子继续犯罪提供物质条件。这些毒品可以随时流入社会,危害他人的身心健康。因此,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依法予以惩处。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犯罪分子用作犯罪的毒品、毒赃,所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
    2023-07-12
    124人看过
  • 假币罪犯罪构成概述
    构成这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只有伪造的货币,才能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如果托运人并未向承运人如实告知所运货物的真实情况,因受蒙骗等原因不知道所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的,不构成犯罪。2.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出售伪造的货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以各种方式或途径,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伪造的货币的行为。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价格用货币买入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明知道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伪造
    2023-07-05
    218人看过
  • 抢劫罪的构成情形概述
    刑事责任能力
    抢劫罪的构成情形有:1、入户抢劫;2、抢劫公共交通工具;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造成重伤死亡;6、冒充军警抢劫;7、持枪抢劫;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抢劫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抢劫致人
    2023-07-03
    296人看过
  • 骗贷罪的构成条件概述
    骗贷罪构成条件如下:(一)客体方面,骗取贷款罪侵犯的客体系双重客体,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金融信贷资金管理制度。(二)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虚构事实;以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骗取严重贷款情节的行为。(三)主体方面,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单位、法人或者非法人不限,除单位本身外,还包括犯罪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四)主观方面,骗取贷款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不要求具体目的。骗贷罪是怎么立案的骗贷罪立案标准有:(1)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数额一百万元以上的;(2)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4)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
    2023-07-02
    242人看过
  • 遗弃罪的概念什么拒绝支付抚养费会构成遗弃罪吗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拒绝支付抚养费情节恶劣的,是有可能构成遗弃罪的。一、丈夫10年不管妻子是不是遗弃罪呢丈夫10年不管妻子,后果严重的,构成遗弃罪。夫妻之间是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的,丈夫有能力扶养而不抚养构成遗弃罪。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故意拒绝扶养,情节恶劣。二、如何证明遗弃子女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三、没结婚在哺乳期离开是遗弃罪吗没结婚在哺乳期离开没有造成婴儿有生命危险的,不会构成遗弃罪。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
    2023-03-10
    170人看过
  • 简述遗弃被抚养人行为的构成
    遗弃被抚养人的处罚
    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可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罪的主要特征包括: 1. 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2. 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 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 4. 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
    2024-01-05
    169人看过
  • 遗弃罪遗弃家庭成员的构成要件--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
    2023-03-30
    185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婚姻自由
    相关咨询
    • 简述遗弃罪的构成要件,遗弃罪怎么处罚?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02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情节恶劣,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遗忘物是犯罪记述构成要件要素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1
      的,不需要通过法官的规范的,因为是否是遗忘物只需要法官根据认识活动就可判断、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
    • 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北京在线咨询 2024-08-22
      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所确认的人与人之间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经济法律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客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重要因素;内容是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 简述决水罪构成要素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18
      1、决水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犯罪主观上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遗弃罪可以由作为方式构成的要素是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6
      故意杀人罪:可以是行为人直接故意把人杀了,就是直接故意,积极追求的心态。或者是为了杀一个人在一群人的饭里下毒,主观上不想杀其他人但是不制止其他人去吃饭,处于一种他人死活无关紧要的心态,有义务防止损害而没有防止,同样属于放任的心态,兑取他人人的死是不作为。 遗弃罪:可以是行为人直接人遗弃了,就是直接故意,积极追求的心态。也可以是不直接遗弃他而是本有义务抚养某人却不管某人的生活,也就是不作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