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喜事件看食品安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7:11:57 146 人看过

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光了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等劣质原料加工肉产品的行为。原来一度极受消费者追捧的洋快餐竟是福喜变质肉而来,市民一片哗然。

此次事件折射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源头食品生产企业的不自律,也反映出餐饮企业对食品原料采购的重大疏忽。事件发生后,宜春市餐饮保化所迅速对市内洋快餐连锁企业进行了彻查。执法人员重点查看相关企业的食品原料特别是肉类制品的采购进货台账,并对食品冻库存品进行排查,未发现来自上海福喜的供应货品。福喜事件再次为餐饮服务单位敲响必须严把食品原辅料采购关的警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餐饮企业进行索证索票工作的指导,促使各餐饮单位提高索证索票的意识,规范索证索票制度。

餐饮企业在日常采购中,应该完善每一笔采购验收记录,进货工作要做到票证齐全,务必保证所有食品原料均从正规渠道获得,特别在采购肉品时要看两章两证(即生猪产品检疫合格印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和检验合格证)。这就要求餐饮企业所采购的畜禽肉类必须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杜绝使用病死或来源不明的畜禽肉类及其制品,保证基本肉食安全,有效地制止病害肉流入到餐桌上。

此外,所有餐饮企业采购的桶装油和食品添加剂须票证齐全,并在餐饮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所使用的食用油、食品添加剂和餐厨废弃物信息,主动接受就餐群众的监督。今后,有关部门将会更多地定期组织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在培训中向餐饮单位普及索证索票的相关知识,教育大家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最大限度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22: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新食品安全法对无健康证从事食品经营的处罚
    第一百二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一)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三)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六)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
    2023-02-08
    430人看过
  • 食品安全犯罪者限制从业
    因食品安全犯罪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犯罪属于食品行业就业的禁止性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人员违反前两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许可证。因食品安全犯罪的几年不得从事食品一、因食品安全犯罪的几年不得从事食品1、因食品安全犯罪的,五年不得从事食品。如果被吊销了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他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主管食品安全的人员,有其他直接责任人从处罚作出的那一天开始,五年之内不能再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
    2023-07-02
    353人看过
  • 绿色食品——安全食品
    在你买来的薯片、饮料等包装壳上,有没有QS标志呢?你知道这标志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吗?他可是起着告诉人们这种食品是经过检查的安全、卫生食品的作用,没有这标志的食品,你还敢吃吗?说到食品安全问题?我就要问了,什么是食品安全?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的呢?我现在就来告诉大家,所谓的食品安全就是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那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呢?大家都知道,糖果类食品对人体不好,不如对牙齿有害,还会使人发胖,因此,专家给它们挂了黄牌,授予了它们限制食品的级别。但在糖果家族中,只有巧克力被列为了适当使用的成员,因为巧克力有丰富的营养素,但是去含有一定的脂肪、添加糖,所以只能适当食用。许多同学喜欢吃肉类、蛋类零食,不仅因为好吃,还在于它们有营养,所以就属于可以经常食用。当然这只是包括天然的水煮、煎、蒸鸡蛋和自己家里烧的肉,如果是一些小店或者超市里的牛肉干、松花
    2023-06-06
    111人看过
  • 食品安全不能光靠《食品安全法》
    打造自家菜园和炒菜做饭,办法虽然简单但是有效。或许,我们可以掀起一场厨房运动或者盆栽运动,这可能是配合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好办法。1905年,美国一部纪实小说《屠场》催生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的诞生。当年美国人读到这部揭露肉类加工厂肮脏内幕的小说时,他们恶心了,尤其是想到早餐刚刚咽下的香肠和醺肉片。小说点燃了美国人的怒火,肉类食品全面滞销,畜牧业一片萧条。争论半年后,终于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规定制造和出售掺假食品和药物,定为联邦刑事罪行。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食品安全法》,当然,这不可能是一部小说的功劳,如今小说已失去梁启超所期许的社会功用。大家知道,这与一起起公共事件有关。这之前,关于食品卫生和质量监督的法规不只一部,而且实施多年,但是,在苏丹红、多宝鱼、福寿螺、三鹿奶粉等多起公共事件中,监管部门的行动总是慢人半拍,使得消费者听不到权威声音而无所适从。新法调整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
    2023-06-07
    222人看过
  •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福州市食品安
    发布部门:福州市政府发布文号:榕政办[2011]1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为进一步加强和保障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福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福州市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建设工作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六月八日福州市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建设工作意见为了加强社会监督力量对食品安全工作监督作用,保障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557号)有关规定,按照《福建省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105号)和《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流程通知》(榕政办〔2011〕13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食品安全监管和食
    2023-06-07
    72人看过
  • 隐瞒缓报食品安全事故将从严追责
    今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焦作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须在两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同时进行网络直报。昨日记者从焦作市卫生局了解到,我市对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作出要求,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对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实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制,凡是对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隐瞒、缓报的,将依法依纪问责,从严追究责任。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或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发现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关单位,应当在两小时内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所在地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立即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在事发后两小时内以最快方式上报至市卫生局。对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事故,实行紧急报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直医疗卫生机构,要在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立即上报省卫生厅,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一小
    2023-04-24
    439人看过
  • 解读:《食品安全法》的七大看点
    2月28日,历时三年,跨越两届,社会各界广泛建言的《食品安全法》终于出台,该法共十章104条,今年6月1日起施行,届时《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参与该法制定过程的几位专家对该法进行了如下解读。由卫生到安全:不只是监管理念的转变按照通常的立法程序,一般的法律案经三次审议后就会通过,但《食品安全法》草案三审过后,反复打磨,立法的审慎和精细超乎寻常。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李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直接相关。李主任说,该法从卫生到安全,不只是两个字的改变,更是监管观念上的转变,即从注重食品干净、卫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外在为主,转变为深入到食品生产经营的内部进行监管,这个转变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段监管全程监控:锁定责任不留真空李主任表示,监管机制是本法立法的难点和重点。为了解决监管空白的问题,《食品安全法》重新明确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确
    2023-06-07
    426人看过
  • 食品安全知识: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技术加入了外来基因或去除原有基因的食品。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破坏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从这个角度上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并没有差别。导致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担忧的因素还有: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或过敏源;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的转基因作物,毒素可能伤害其他生物,或进入食物链威胁家畜与人类健康;转基因作物可能与野生亲缘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对其毒素有抵抗力的害虫获得生存优势,成为新的“超级害虫”。这些风险中,有的可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消除,有的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予以确认。对食品进行严格的毒性与过敏性检测可以有效减少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023-06-07
    228人看过
  • 新食品安全法,是否从三鹿事件得出足够教训?
    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第四次听取和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四审草案中出现了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委员会、约束名人代言、优先民事赔偿等亮点,从中不难看到三鹿事件的影子。在三鹿事件之后进行的网络调查中,明星应当为其所代言的问题奶粉承担责任的观点获得了半数以上网民的支持。不过,广告法对于问题广告的处罚对象仅限于广告主和经营者,要求代言人承担赔偿责任并无法律依据。食品安全法草案规定名人代言将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显然具有填补法律空白的意义。中国民众对于广告的信任度高达35%,名人忽悠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可以想象。但是,上述防忽悠条款能否真正起到作用,却值得推敲。根据草案,名人代言承担连带责任的前置要件是,他们推荐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在这里,不符合标准到底是实质上还是形式上的不符合,没有明确界定但却至关重要。如果要求名人代言的食品必须在实质上符合标准,这显然超出了代言人的能力范围,他们并
    2023-06-07
    451人看过
  • 新《食品安全法》要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怎么做?
    一、单位的职责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1、报告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接到报告的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上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处理传染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
    2023-06-06
    167人看过
  • 呼市上限处罚食品安全事件
    因在养鱼水里投放非法添加剂,7月26日,呼和浩特市一家水产品经营店被市工商局处以最高额度处罚5万元。4月以来,在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中,呼市已有10几家食品经营企业受到上限处罚,包括某知名糕点企业、某大型超市等。执法人员说:今后在对所有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者都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上限处罚。呼市工商局一位负责人说:从目前看,这一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下一步,我们执法的触角将伸向餐厨垃圾和地沟油。
    2023-06-07
    398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增加婴儿食品安全系数
    《食品安全法》不仅对婴幼儿食品对安全,对营养质量本身做了更严格的规定新的《食品安全法》有100多条,实际上对食品安全管理从风险监测、到风险的评估、到标准的制定、到监督执法有全套的管理规定,应该说《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所有的要求都适合于婴幼儿食品,考虑到婴幼儿是特殊的人群,也是敏感脆弱的人群,所以对于婴幼儿食品有四条专门的规定,比如说对于婴幼儿食品在标准这部分,就规定了婴幼儿就符合应当有的要求,在婴幼儿的标签部分还有专门的要求,对婴幼儿食品必须专门标识营养的要求,在监督处罚这部分也有专门的要求。所以考虑到婴幼儿特殊人群,在法律里边对这类的产品又做了一些专门的单独的规定,包括如果婴幼儿食品营养成份达不到要求给予什么样的处罚。因为除了卫生安全之外,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他的营养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部分内容对婴幼儿食品做了额外的要求。因为几年前发生的阜阳奶粉事件,就是因为蛋白含量没有达到,所
    2023-06-06
    462人看过
  • 食品安全罪缓刑条件
    一、食品安全罪缓刑条件《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由上可以得知,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就能判处缓刑,也就是说,如果被判处食品安全罪,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就可以被判处缓刑。《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
    2023-06-06
    462人看过
  • 食品安全包括哪些内容食品安全事故包括什么
    一、食品安全包括哪些内容食品安全事故包括什么食品安全包括以下内容:1.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4.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7.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其中,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品中毒。二、食品安全事故怎么处理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
    2023-11-07
    61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从事食品安全检查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6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进行健康检查,其检查项目等事项应当符合
    • 什么是食品安全?什么是食品安全事故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30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所谓“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其中,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品中毒。
    • 食品安全案件刑事判多少年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29
      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因食品安全犯罪几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09
      食品安全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食品安全犯罪多少年不得从事这个行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8
      食品安全犯罪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因为在我国刑法中,食品安全犯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对一类罪名的总称;而这一类罪名也并未包含相同的同类客体因此,食品安全犯罪是刑法理论上对具有同类犯罪对象的一系列罪名的总称: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经营罪。